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00754) 作品数:39 被引量:242 H指数:9 相关作者: 顾兵 王芳 潘世扬 梅亚宁 张杰 更多>> 相关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 江苏省人民医院 江苏盛泽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实验诊断学重点实验室基金 江苏省卫生厅开放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自制室内质控品在BK病毒DNA定量检测中的应用 2015年 目的探讨自制尿液和血清室内质控品用于BKVDNA定量检测室内质量控制的可行性。方法收集含有较高浓度BKVDNA(104-106拷贝/m1)的临床尿液和血清标本,分别充分混匀并分装数管,于-700C冻存。荧光定量PCR测定BKVDNA含量,连续检测20批次。采用“即刻法”、“学生化残差法”分析检测结果,并绘制Levey-Jennings质控图,进行室内质控动态监测。结果“即刻法”分析BKVDNA尿液和血清质控品,每批次检测值的SI上限和SI下限均在控;“学生化残差法”分析BKV尿液和血清质控品,每批次均无离群值。Levey—Jennings质控图显示BKV尿液质控品检测结果,除第四批次外均在警戒线面±2S内(i=6.06,S=0.33,CV=5.45%),血清质控品每批次检测结果均在警戒线x±2S内(x=4.35,S=0.36,CV=8.38%)。结论BKV尿液和血清室内质控品均匀稳定,制备简单,单次制备量大,适用于BK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的室内质量控制。 应葳 戎国栋 赵鸿 张洁心 黄珮珺 王芳 徐婷 陈丹关键词:荧光定量PCR NJ001特异性抗原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 探讨N J001特异性抗原在肺腺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13份肺腺癌和46份肺部良性肿瘤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中N J001特异性抗原的表达,并用半定量评分法判定结果,比较该抗原的表达与肺腺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3份肺腺癌组织NJ001特异性抗原的阳性表达率为84.07%,高于肺部良性肿瘤组的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050,P<0.01).中、低分化肺腺癌的N J001特异性抗原的阳性表达率89.41%,高于高分化者的6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 =0.009);同时,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NJ001特异性抗原阳性表达率为91.53%,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75.51%,(x^2 =5.177,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NJ001特异性抗原表达程度越高,患者生存率越低;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提示,NJ001特异性抗原高表达是影响肺腺癌患者术后总体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肺腺癌细胞NJ001特异性抗原的表达与肺腺癌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肺腺癌患者预后的新指标. 韩月 王芳 徐婷 徐建 徐娟 朱善军 凌芸 陈欢欢 黄蕾 王鹏 史新惠 黄飒琚 潘世扬关键词:肺肿瘤 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需手术干预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Modic改变及相关临床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需手术干预的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颈椎MRI图像上Modic改变发生率及临床相关因素。方法:2009年5月-2013年3月在本院住院手术的133例CSM患者,收集术前MRI及颈椎过伸过屈位片,评判Modic改变的发生情况,并测算椎管有效容积(space available for the cord,SAC),测量颈椎动力位片上颈椎总活动度(total angle of motion,TAM)和病变节段活动度(segmental angle of motion,SAM)。用秩和检验做临床相关因素统计学分析。结果:在需要手术干预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Modic改变发生率为51.1%。高龄(〉60岁),后伸活动度增加,椎管狭窄较严重的患者,Modic改变的发生率较高。病史长短和性别与Modic改变无相关性。结论:高龄、椎间盘突出导致的较严重椎管狭窄以及颈椎局部过伸位活动度增加,和颈椎Modic改变的发生密切相关。 周浩 孙鹏 周炜 凡进 王维东 万博文 殷国勇关键词:MODIC改变 颈椎间盘突出 南京地区2006-2009年中段尿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被引量:40 2011年 目的监测并分析南京地区2006-2009年中段尿培养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最新依据。方法采用VITEK系统或API系统鉴定细菌和真菌,细菌药物敏感性测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真菌药物敏感性测定采用Rosco纸片法,应用WHONET5.3软件分析中段尿培养标本所分离的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结果 2006-2009年的尿路感染仍然以细菌感染为主,大肠埃希菌位居首位占42.3%~46.1%,有下降趋势;肠球菌属和真菌感染的比例有所升高,2009年分别升高至14.6%和12.7%;大肠埃希菌产ESBLs酶的检出率明显升高,从2006年的12.5%升至2009年的34.1%;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敏感性依然较高,对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率明显升高;肠球菌属在2009年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率分别为5.3%和3.0%;葡萄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仍高度敏感,未发现耐药菌株。结论定期监测和分析当地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变迁,对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李贵玲 韩崇旭 曹艳 顾兵 梅亚宁 刘根焰 潘世扬 童明庆关键词:中段尿 病原菌 耐药性 2011年江苏盛泽医院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了解江苏盛泽医院2011年各科室培养阳性标本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规律。方法:收集培养标本共2 224例,利用API系统进行细菌及真菌鉴定采用,细菌药物敏感性测定采用纸片扩散法;WHONET5.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检出阳性标本648例,阳性率为29.1%;阳性标本主要分布在神经内科(26.7%),呼吸内科(23.8%),重症监护病房(17.6%)等;检出革兰氏阳性菌128株,占19.8%;革兰氏阴性菌431株,占66.5%;真菌89株,占13.7%;其中检出率最高的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占阳性标本的16.4%,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16.0%)和肺炎克雷伯菌(13.6%);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肠杆菌科细菌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67.0%、62.5%;产ESBLs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菌株,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高度敏感(94.0%~100.0%);非发酵菌属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肠杆菌科细菌;葡萄球菌属中甲氧西林耐药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且未发现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株;肠球菌和链球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耐药率较高,均在65%以上,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菌株。结论:本院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较为严重,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有助于了解病原菌耐药性的变迁指导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缓新耐药株的产生。 张肖 蔡辉 夏文颖 顾兵 周四海 严佳斌 张杰关键词:细菌耐药性监测 抗菌药物 病原体 2008~2011年鲍曼不动杆菌科室分布和耐药性变迁分析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对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2011年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进行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或API细菌鉴定板条进行菌种鉴定。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irb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在痰标本中所占比例最高,达到80.0%。该菌检出率较高的科室是老年医学科、重症监护病房、急诊科、呼吸科和脑外科。2008年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2.0%、14.8%、23.3%;而2011年的耐药率分别上升至67.4%、90.8%、91.1%。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药物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应加强耐药监控,控制其传播。 蒋秀园 王珏 徐婷 顾兵 文怡 刘根焰 梅亚宁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 药敏试验 耐药性监测 南京地区不同人群呼吸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及五种耐药基因分析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南京地区成年健康人群鼻咽部携带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医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中分离的MRSA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分布特点。方法收集南京地区成年健康人群(健康组)鼻咽部分离的19株MRSA和医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组)痰液中分离的51株MRSA,K-B法测定其药敏情况,多重PCR法检测mecA基因,氨基糖苷修饰酶基因aacA-aphD,大环内酯类23srRNA甲基化酶基因ermA、ermC,四环素类核糖体保护蛋白基因tetM、tetK。结果所有菌株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敏感,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在90%以上,携带mecA基因;aacA-aphD、ermA、ermC、tetM、tetK五种耐药基因的MRSA菌株在健康组和临床组的检出率分别为94.8%、100.0%、21.0%、100.0%、10.5%和98.0%、96.1%、19.6%、96.1%、23.5%。结论南京地区成年健康人群鼻咽部携带的MRSA和医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离的MRSA均表现出多重耐药,相关耐药基因检出率高。 陈意 顾兵 黄茂 王彤 梅亚宁 刘海燕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基因 多重耐药 顺铂诱导SPC-A1人肺腺癌细胞凋亡过程中miR-27a的表达及意义 2013年 目的:检测miR-27a在顺铂(DDP)体外诱导人肺腺癌细胞株SPC-A1凋亡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细胞凋亡之间的相关性及其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体外培养SPC-A1细胞,实验组加入终浓度为2.5μg/ml DDP,同时设置不加DDP的对照组。观察12、24、48和72 h后显微镜下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eal-time PCR检测培养上清液中和SPC-A1细胞内miR-27a的表达变化。结果:DDP(2.5μg/ml)组SPC-A1细胞形态呈凋亡改变,在48和72 h凋亡率分别为(59.3±2.5)%和(76.4±3.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P(2.5μg/ml)组培养上清液中和SPC-A1细胞内miR-27a含量在24、48和72 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P(2.5μg/ml)组培养上清液中miR-27a含量在12、24、48和72 h逐渐升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27a在DDP诱导的SPC-A1细胞凋亡中表达升高,提示其可能参与细胞凋亡调控;对miR-27a进行定量检测有望用于对肺腺癌化疗疗效的评估。 朱善军 韩月 徐娟 谢而付 陈丹 张美娟 张燕 娄鉴芳 曹艳 许雨乔 孙瑞红 王芳 潘世扬关键词:顺铂 细胞凋亡 沙门菌感染流行病学及对喹诺酮耐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017年 沙门菌感染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沙门菌耐药菌株的逐渐增多给沙门菌病治疗带来了极大困难,成为公共健康的一大威胁。本文就沙门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和对喹诺酮耐药机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沙门菌的感控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顾兵 顾兵关键词:沙门菌 喹诺酮类 耐药 特异性循环肺癌细胞流式检测参考区间的建立及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建立特异性循环肺癌细胞(SCLCC)流式检测的参考区间并探讨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前后的应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30名体检合格人员外周血进行SCLCC水平检测,建立SCLCC的参考区间。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确诊NSLCC患者化疗前后SCLCC水平、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角质蛋白19片段(CYFRA21—1)进行检测,同时行胸部CT检查,采用配对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健康人外周血SCLCC的参考区间为0~504个/ml;70例NSCLC患者化疗前SCLCC水平为673(43~2876)个/ml,显著高于化疗后456(14~2288)个/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65,P〈0.01);其中17例部分缓解患者SCLCC水平从1109(225~2729)个/ml显著降低至453(101~988)个/ml(Z=-3.53,P〈0.01),而35例疾病稳定患者SCLCC水平从773(84~2354)个/ml降低至540(102~2288)个/ml,降低水平不明显(Z=-1.79,P=0.073)。结论SCLCC流式检测技术在对NSCLC的治疗评价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王加 潘世扬 张炳峰 王芳 徐建 黄普文 张丽霞 杨瑞霞 黄珮珺关键词:肿瘤细胞 流式细胞术 参考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