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07-08D152)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姚慧卿梁香伟赵东张桂玲方维保更多>>
相关机构:宿州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心理
  • 2篇野草在歌唱
  • 2篇异质文化
  • 2篇中国文化
  • 2篇文化
  • 2篇民族
  • 2篇民族心理
  • 2篇国文
  • 2篇《野草在歌唱...
  • 1篇真相
  • 1篇中国人
  • 1篇中国题材
  • 1篇中国题材小说
  • 1篇中国文化精神
  • 1篇人性
  • 1篇人性救赎
  • 1篇赛珍珠小说
  • 1篇殊途
  • 1篇殊途同归
  • 1篇题材小说

机构

  • 6篇宿州学院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4篇姚慧卿
  • 4篇梁香伟
  • 1篇黄斐
  • 1篇李荣
  • 1篇赵东
  • 1篇方维保
  • 1篇张桂玲
  • 1篇陈艳梅

传媒

  • 3篇宿州学院学报
  • 2篇电影评介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1
  • 5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中国的事情,总是中国人做来,才可以见真相——兼论赛珍珠与中国文化精神的隔膜
2010年
从赛珍珠和林语堂之间从密切合作到情断意绝的事情可以看出,由于赛珍珠具体的生活环境,尤其是家庭环境,使她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精神还有着一定的隔膜。相比较而言,确实是"中国的事情,总是中国人做来,才可以见真相。"
姚慧卿梁香伟陈艳梅
关键词:文化精神民族心理
赛珍珠中国题材小说的传奇性被引量:1
2011年
赛珍珠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以中国为题材的传奇,其中包涵着浪漫的爱情、传奇的人物、奇异的风俗等等,再加上她善讲故事,能够化常为奇,避常取奇,使得其中国题材小说形成了鲜明的传奇风格。
张桂玲方维保
关键词:小说传奇性中国题材
论赛珍珠小说《大地》的跨时代性被引量:2
2010年
赛珍珠小说《大地》写作于上个世纪30年代,作品反映的是旧中国动荡不安、瞬息万变的社会画卷。《大地》在问世之时遭到中外文坛的普遍非议,这部作品超越了作者所处的时代,显示出跨时代的特征。《大地》无论从写作视角还是从文化意义上都明显带有超越作者所处时代特征的跨时代性,《大地》的跨时代性表现在作者用艺术和哲学的眼光和东西文化比较的方法来审视当时中国社会特征和精神图景。作者赛珍珠独特的文化身份是造成小说跨时代性的主要原因,她对中美两种文化充分了解,中美文化的互补性使这部小说天然超越了同时代的作品。《大地》在文学艺术理念上采用的中外艺术兼容并包的手法也是造成小说跨时代性的又一个主要原因。《大地》的跨时代性对于今天考察当下社会现实以及开拓文学创作的国际视野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赵东姚慧卿
殊途同归:异质文化之思考——赛珍珠的《东风·西风》与多丽丝·莱辛的《野草在歌唱》比较分析
2010年
美国女作家赛珍珠与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因独特的双重文化经历创作了小说《东风·西风》与《野草在歌唱》。《东风·西风》通过异族通婚及新生儿的降临体现了异质文化融合的可能与希望,从正面揭示了异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野草在歌唱》通过白人玛丽被黑人男仆杀害展示了异质文化冲突的悲剧,从反面证实了加强异质文化沟通的重要性。两人对异质文化的思考可谓是殊途同归,对全球化时代人类共建美好的文化大家园具有启发性意义。
梁香伟黄斐李荣
关键词:《东风·西风》《野草在歌唱》异质文化
从《我的中国世界》看赛珍珠与中国文化的隔膜被引量:1
2010年
以赛珍珠的《我的中国世界》为例,从赛珍珠与鲁迅,赛珍珠看汉人与满人之关系,赛珍珠看中国传统教育,赛珍珠看"五四青年"及"五四新文学运动",赛珍珠看中国女性解放五个方面对赛珍珠与中国文化的隔膜进行了探讨。认为,与同时期的中国女性作家相比较,鲁迅所言"中国的事情,总是中国人做来,才可以见真相"有它的合理性。
姚慧卿梁香伟
关键词:中国文化民族心理
不一样的救赎:宗教救赎与人性救赎——赛珍珠的《群芳亭》与多丽丝·莱辛的《野草在歌唱》比较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美国女作家赛珍珠与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因独特的双重文化经历创作了《群芳亭》和《野草在歌唱》。《群芳亭》通过中国吴太太在意大利传教士安德雷的宗教救赎中走向新生的故事,表现了异质文化融合的可能与希望。《野草在歌唱》通过南非白人玛丽被黑人男仆摩西杀害导致人性救赎失败的悲剧,展示了异质文化的冲突。不一样的救赎:宗教救赎与人性救赎都表达了两位作家对异质文化之间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和谐共处的思考。
梁香伟姚慧卿
关键词:宗教救赎人性救赎异质文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