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2M510062)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崔玉谦许伟伟杨浣更多>>
相关机构:宁夏大学河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北宋
  • 2篇党争
  • 2篇考论
  • 2篇考述
  • 1篇大中祥符
  • 1篇宋史
  • 1篇蕃部
  • 1篇王安石变法
  • 1篇解盐
  • 1篇边防
  • 1篇变法
  • 1篇裁撤

机构

  • 7篇宁夏大学
  • 2篇河北大学

作者

  • 4篇崔玉谦
  • 2篇杨浣
  • 2篇许伟伟

传媒

  • 2篇西夏研究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宁夏大学学报...
  • 1篇衡水学院学报
  • 1篇保定学院学报
  • 1篇西夏学
  • 1篇辽金历史与考...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北宋秦凤路沿边界壕考
2017年
根据现有的文献,虽然很难断言北宋西北首段界壕的出现时间,但是却可以弄清楚把界壕的开辟上升到边防战略高度的倡议者。此人就是真宗景德年间知镇戎军曹玮。《宋史》卷285《曹玮传》(下文省称《曹玮传》)载:(曹玮)徙知镇戎军。……以镇戎军据平地,便于骑战,非中国之利,请自陇山以东,循古长城,堑以为限。《续资治通鉴长编》(下文省称《长编》)卷60'景德二年(1005)五月癸丑'条亦载:知镇戎军曹玮言:军境川原夷旷,便于骑战,非中国之利。请自陇山而东,缘古长城凿堑以为限。从之。《武经总要前集》卷18'渭州'条也载:宋咸平中,曹玮守边,自州界循陇山而东,刳边壕数百里,颇得守御之要。
杨浣
关键词:大中祥符
熙宁五年仪州省废考论
2015年
仪州原为义州,始建于后唐同光元年,完整行政区划形成于宋太祖乾德二年,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因避讳宋太宗御名改名为仪州,北宋前期仪州均作为州一级政区存在,仪州的设置使得大小陇山区域首次有州一级政区建制存在。仪州全境处于大陇山与小陇山之中,在北宋前期处于重要的秦州经仪州至渭州交通的枢纽地位,尤其在宋夏战争全面爆发的初期,有效沟通连接了秦凤路与泾原路的战线。随着神宗朝熙河开边伊始,北宋的对夏国防政策转为攻势,新的交通线路随之开拓,新的交通格局逐步形成,秦州至渭州不再需要经仪州的山道交通线,仪州的地位随之衰落,至宋神宗熙宁五年十月,仪州省入渭州。熙宁二年至熙宁九年为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裁撤合并州县时期,累计有二十七个州、一百四十四个县被裁撤合并,仪州的被裁撤除去自身地缘不利因素外,亦有王安石变法的"省废州县、省废节流"的方针及大背景,因此仪州的省废原因既有存在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特点。
崔玉谦
关键词:北宋王安石变法
唐龙镇考被引量:3
2013年
唐龙镇,本为五代府州旧属,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来隶麟州新秦县,景祐中(1034—1037年)没入西夏,重熙十八年(1049年)为辽夺占,置宁边州。金灭辽后因之,元至元二年(1336年)省并入东胜、武州。该镇位于丰州以东方向、府州东北150里、东胜州西南300里处,其辖境西北至柳拨川(今陕西神木县西北),北至故胜州(今内蒙古托克托县西南),东北隔内蒙古清水河县西北黄河与府州子河汊混波川(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南的浑河与黄河交汇处)相邻,正东隔黄河与辽静寇镇(内蒙古土默特左、右旗境)相依,东南隔晋黄河与火山军久良津(今山西河曲县东北)相望,南与河滨堡以北卢子寨白家津(今陕西榆林市府谷县北60里以北处)相邻,其地域总体形状呈自西北至东南走向的斜坡。唐龙镇镇治位于黄河西岸,可能为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哈岱高勒乡城坡村城坡古城;宁边州州城位于黄河东岸,即内蒙古清水河县窑沟乡城湾之下城湾古城。
许伟伟杨浣
夏辽边界问题再讨论被引量:1
2013年
囿于传统史料的匮乏,目前学界有关夏辽边界问题的讨论仍然处于勾勒轮廓的阶段。本文依据近年河套地区若干城址考古报告和《天盛改旧新定律令》的若干条文,对辽夏边界划分和西夏对辽朝的边防措置进行探讨。西夏初期与辽通使时期,夏辽东段边界在金肃、河清、唐隆镇以西至浊轮川区域,北段边界包括三角川、威塞州等具体地名及阻卜、党项等若干部族。西夏的防辽体系以监军司为核心,由北院、北边中司等监军司和边地司等军事机构构成。
许伟伟杨浣
关键词:边防
关于秦州弓门寨的几个问题被引量:2
2013年
在宋代史料与地理总志的记载中,关于弓门寨的记载有歧义,经过对相关史料的记载对比分析后,可以得知宋代史料记载中的弓门堡与小弓门寨以及弓门寨并不是一座堡寨;通过对《读史方舆纪要》的记载与宋代史料的记载对比分析后,可以得知《读史方舆纪要》中的弓川寨与北宋时期的弓门寨实为一个堡寨。弓门寨为北宋初期于西北缘边区域所进筑的一座堡寨,弓门寨的进筑对于安抚大小陇山区域秦仪两州的蕃部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弓门寨扼守了北宋前期重要的秦州通过仪州经陇山进入渭州的黄石河路与秦州通过小陇山分水岭过大震关至陇州的大震关路,由于北宋中后期西部疆界向西开始扩展,原有的蕃部问题不再突出与已有的交通格局发生变化导致了弓门寨地位的下降,到宋仁宗之后弓门寨几乎不见于史料记载。
崔玉谦
关键词:北宋蕃部宋史
北宋华池寨与华池镇关系再考——兼论华池寨北宋以降的流变
2014年
华池寨是北宋西北缘边堡寨中地位特殊的一座堡寨,与此同时,华池寨紧邻同名的一座市镇——华池镇;关于华池寨与华池镇的关系,相关研究已有初步进展,但仍需作进一步补考,新材料证明了北宋后期华池镇通管华池寨这一特殊模式的存在。关于华池寨的流变问题,尚未有学者研究,相关史料显示,华池寨自北宋之后功能再次发生变动,北宋时期的华池寨至明清时期发展为华池镇,北宋时期的华池镇(库多汗古城)则再次废弃,自北宋至清代前期,华池寨经历了由华池县到华池镇再到华池寨最终又成为华池镇的变迁过程,华池寨完成了由宋夏缘边堡寨向明清市镇的转变过程。
崔玉谦
关键词:北宋
熙宁初年甘谷城垦田争议考述
甘谷城为宋神宗熙宁元年新置的一座堡寨,置甘谷城即为招抚甘谷城周边的蕃部,同时开垦甘谷城周边大量的荒闲田,这也符合神宗朝伊始西进拓边国策的大背景。但在开垦甘谷城周边荒闲田的过程中却引发了诸多争议,以至于甘谷城垦田进程几经改...
崔玉谦
关键词:党争
文献传递
北宋陕西路制置解盐司考论
2015年
陕西路制置解盐司的设置与北宋西北地区形势变化密切相关,真宗朝始置陕西路制置解盐司是为处理同西夏之间的青白盐走私事务,仁宗朝之后再次设置则是推行新盐法及筹措宋夏战争的军费诸事务。陕西路制置解盐司设置非军职陕西路制置解盐使一名,陕西路制置解盐使多由路转运司与提点刑狱司官员所兼任,其间也有专任陕西路制置解盐使,陕西路制置解盐司并不在监司之列。陕西路制置解盐司的设置有效弥补了北宋中后期西北三类路级监司的管辖范围均不涉及西北全境的不足,同时对于西北地区推行新盐法以及筹措宋夏战争的军费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崔玉谦
关键词:北宋
熙宁初年甘谷城垦田争议考述被引量:2
2013年
甘谷城为宋神宗熙宁元年新置的一座堡寨,置甘谷城即为招抚甘谷城周边的蕃部,同时开垦甘谷城周边大量的荒闲田,这也符合神宗朝伊始西进拓边国策的大背景。但在开垦甘谷城周边荒闲田的过程中却引发了诸多争议,以至于甘谷城垦田进程几经改变,围绕被开垦荒闲田的规模、荒闲田的的性质以及与甘谷城周边蕃部的关系等一系列争议,朝中新党与旧党的势力进行了激烈的斗争,新党集团内部也产生了分裂,宋神宗的态度也一度摇摆,以至于从宋神宗熙宁三年六月至熙宁四年六月,争议持续了一年之久甚至惊动了宋神宗与朝廷,最终在宋神宗对新党的支持以及王安石等新党官僚的坚持下,甘谷城垦田得以进行。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对这一问题未有足够的关注,有鉴于此,本文拟从甘谷城进筑经过与甘谷城垦田争议始末及垦田争议产生的复杂原因入手做深入探讨。
崔玉谦
关键词:党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