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08JCYBJC06200)
-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郝牧邱录贵李长虹漆佩静李刚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脐血CD34^+细胞在NOD/SCID小鼠体内造血重建的影响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脐血CD34^+细胞在NOD/SCID小鼠体内造血重建的影响。方法将3.5×10~5个脐血CD34^+细胞单独(单移植组)或与5.0×10~6个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共同(共移植组)输入经^(137)Cs 3.0Gy照射后的NOD/SCID小鼠体内,观察移植后6周内小鼠外周血象的变化情况。于移植后第6周处死小鼠,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骨髓、脾脏及外周血人源细胞(hCD45^+)含量,并分别检测小鼠骨髓中人源淋巴系(CD3/CD19)、粒系(CD33)、单核系(CD14)、血小板(CD61)、红系(CD235a)等各系血细胞比例,比较间充质干细胞共移植对CD34^+细胞植入率的影响。结果移植后3周,两组小鼠外周血象开始有不同程度恢复;移植后6周,共移植组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均已达高峰,明显高于单移植组(P<0.05),两组小鼠的红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6周,共移植组骨髓及外周血中人源细胞hCD45^+CD34^+比例分别为(42.66±2.57)%和(4.74±1.02)%,明显高于单移植组的(25.27±1.67)%和(1.19±0.54)%(P=0.006)。移植后6周,共移植组小鼠骨髓内的CD19^+、CD33^+、CD14^+、CD61^+和CD235a^+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单移植组(P<0.05),CD3^+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单移植组(P=0.003);CD19^+ B淋巴细胞得到优势扩增,明显高于其他各系血细胞比例(P<0.05)。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脐血CD34^+细胞共移植可促进造血干细胞的植入,缩短CD34^+细胞移植后造血恢复时间。
- 郝牧漆佩静李刚孟恒星徐燕李长虹王亚非邱录贵
- 关键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D34^+细胞造血重建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CD34^+细胞在小鼠体内归巢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SC)对脐血来源CD34^+细胞在NOD/SCID小鼠体内归巢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CD34^+细胞与MSC细胞共移植入经放射线照射后的NOD/SCID小鼠,采用流式细胞术和RT—PCR检测移植后20hNOD/SCID小鼠骨髓及脾脏中人CD34^+细胞,计算其相应的骨髓和脾脏的归巢效率。将脐血CD34^+细胞与脐带MSC体外共培养,检测MSC细胞对CD34^+细胞趋化功能的影响;并于培养4、7d检测培养后CD34^+细胞表面CD49e、CD31、CD62L、CD11a等归巢相关黏附分子表达情况。结果①移植后20h采用流式细胞术成功在小鼠骨髓和脾脏中检测到人CD45^+细胞。共移植组CD34^+细胞骨髓归巢率[(7.2±1.1)%]高于单移植组[(5.4±0.9)%](P〈0.05)。②RT-PCR结果显示共移植组小鼠骨髓细胞和脾脏细胞,单移植组小鼠脾脏细胞扩增得到人GAPDH基因片段,而单移植组小鼠骨髓细胞未见明显扩增条带。③MSC存在时,CD34^+细胞的体外迁移能力为(35.7±5.8)%,显著高于CD34^+细胞自发迁移率[(3.5±0.6)%,P〈0.05]。④CD34^+细胞与MSC体外共培养后细胞表面CD49e、CD31和CD62L黏附分子的表达水平高于CD34^+细胞单独培养组。结论MSC细胞与CD34^+细胞共移植有利于CD34^+细胞向骨髓、脾脏等造血器官归巢,这可能与MSC促进CD34^+细胞迁移以及维持CD34^+细胞表面归巢相关黏附分子的表达相关。
- 郝牧孟恒星李刚漆佩静徐燕李长虹王亚非邱录贵
- 关键词:胎血间质干细胞归巢细胞黏附分子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脐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背景:体外扩增是目前解决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所面临的单份脐血造血干祖细胞数不足问题的主要手段。已有许多关于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联合不同细胞因子支持脐血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的报道,而单独应用间充质干细胞对人脐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的报道仍很少。目的:观察应用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作基质层的体外培养体系对脐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的支持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6-03/2007-05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经产妇知情同意,采集健康足月分娩胎儿脐带9份。方法:应用贴壁培养的方法从正常足月出生儿脐带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通过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分化实验进行鉴定。利用免疫磁珠分离法从正常足月出生儿脐带血中分离CD34+细胞。应用3种不同培养体系进行脐血CD34+细胞的体外扩增:单独应用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作基质层、细胞因子培养体系和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细胞因子培养体系。主要观察指标:应用细胞计数法、集落培养计数法和流式细胞学检测法对扩增后细胞数量、集落形成能力和免疫表型进行分析比较。RT-PCR检测间充质干细胞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培养第14天后,间充质干细胞组的CD34+细胞比例明显高于细胞因子联合间充质干细胞组;CD34+细胞总数为培养前的(4.19±1.37)倍,明显高于细胞因子组。培养第7天和第14天,间充质干细胞组的CD34+CD38-细胞亚群比例均高于另两组。RT-PCR结果显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可表达干细胞因子和血小板生成素早期干细胞效应因子。结论:单独应用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可有效地对脐血CD34+细胞进行体外扩增,更有利于保持较早期干、祖细胞的扩增。
- 袁晓莉孟恒星郝牧李长虹韩俊领邱录贵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脐带脐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