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24-002-006)

作品数:11 被引量:111H指数:7
相关作者:黄世军程林松沈非刘佳陈泓全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6篇油藏
  • 4篇水平井
  • 4篇平井
  • 3篇低渗
  • 3篇低渗透
  • 3篇低渗透油藏
  • 2篇底水
  • 2篇底水油藏
  • 2篇混相
  • 2篇CO
  • 2篇CO2驱
  • 2篇稠油
  • 1篇堵水
  • 1篇压力剖面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油藏工程
  • 1篇油藏工程方法
  • 1篇油藏数值
  • 1篇油藏数值模拟
  • 1篇油气

机构

  • 8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中国石化
  • 1篇北京石油机械...
  • 1篇中海石油(中...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6篇黄世军
  • 5篇程林松
  • 2篇刘佳
  • 2篇沈非
  • 1篇范子菲
  • 1篇薛永超
  • 1篇李南
  • 1篇田虓丰
  • 1篇陈泓全
  • 1篇王岩
  • 1篇李乾
  • 1篇赵文齐
  • 1篇杜玉桥
  • 1篇孙群
  • 1篇吴小军
  • 1篇邹明
  • 1篇贺小慧
  • 1篇张健

传媒

  • 2篇油气地质与采...
  • 2篇北京石油化工...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石油钻采工艺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油气井测试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5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流管法的普通稠油水驱波及系数计算方法被引量:14
2016年
根据普通稠油油田面积注水开发的特点,为了解决注水平面矛盾的问题,基于流管法得到了注采单元面积波及系数、时间和含水率的计算公式,并成功运用到反九点井网,从数学理论上初步解决了两相驱替条件下面积波及系数的计算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稠油油藏油井见水后,含水率迅速升高,面积波及系数增速减小;反九点井网边井和角井的见水时间和面积波及系数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工作制度使水驱更加均匀;理论计算结果与数值模型计算结果一致。该方法为后续面积波及系数理论研究的开展提供理论基础。
沈非程林松黄世军赵文齐刘雪莹
关键词:普通稠油面积井网
不同注聚时机聚合物驱含水率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因海上平台寿命有限,研究聚合物驱不同注聚时机的生产特征及产能预测,对在有效时间内实现经济高效生产很有必要。通过一维物理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注聚时机聚合物驱含水率变化规律。研究结果显示,早期注聚可以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但含水变化率随注聚时机的延后而增大。综合分析认为,通过动态数据的含水变化率总结,建立累计产油量和含水变化率的关系式,可以实现对注聚受效井生产能力的预测。
沈非程林松黄世军范晶李权
关键词:聚合物驱含水率
气顶油环协同开发下油气界面运移规律研究被引量:17
2015年
针对气顶油环协同开发时,油气界面运移规律认识不清的问题,展开了不同采气速度下油气界面运移规律的研究,研究中通过三维可视化气顶油环油藏物理模拟装置和与室内实验等尺寸的数值实验模型,模拟不同采气速度下气顶油环油藏的开发过程,通过模型可视窗口和数值模型饱和度场,实时观察记录油气界面运移规律以及油井生产动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采气速度增加,气顶膨胀能得到有效抑制,油气界面运移速度减慢,且内、外油气界面运移速度逐渐趋于平衡,油气界面运移形态逐渐稳定,有效减缓油井气窜的发生,增加气顶膨胀驱油的动用范围。通过物质平衡原理,建立气顶油环协同开采的油藏工程方法,推导不同开发方式下的油气界面运移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当采油速度越小,采气速度越大时,油气界面向油环侵入的速度越小,合适的采油速度和采气速度可以保持油气界面平衡。
刘佳程林松范子菲黄世军张健
关键词:气顶油藏油藏工程方法
多孔介质中CO_2驱油相态及驱替特征被引量:3
2018年
为弥补中国陆上原油在多孔介质中微观CO_2驱替特征的研究空缺,通过可视化PVT装置、CT装置和核磁共振装置,研究CO_2混相与非混相、不同注入气体积和不同注入气速度下的微观相态变化,以及不同条件下CO_2驱的相态变化特征与驱替特征,重新认识CO_2与地下流体的混相特征。结果表明:气液界面的变化规律为相间传质→传质增强→传质剧烈→混相;混相驱明显优于非混相驱,而且存在一个注入体积的最优值;当达到混相压力后,CO_2与原油几乎是一次接触混相的。由于混相形成了活塞式驱替,从而提高了驱油效率,减缓了气体指进。相同条件下增大CO_2注入速率并不能明显改善驱替效率,反而会使气体突破和驱替效率下降。
李南谭先红田虓丰吴昊李西
关键词:相态变化驱油效率驱替特征
番禺油田薄层边底水稠油油藏水平井含水率上升特征被引量:10
2016年
以番禺油田薄层边底水稠油油藏水平井为例,将水平井含水率上升特征类型划分为开井水淹型、快速水淹型、阶梯上升型和爬坡型4类,根据油藏实际地质特征、流体特征和水平井生产动态,分析水平井含水率上升类型影响因素,并用灰色关联法对影响因素进行排序。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水平井含水率上升特征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夹层范围、原油粘度、避水高度和水体厚比。夹层范围越大,原油粘度越小,单井含水率上升越缓;避水高度越小,水体厚比越大,单井含水率上升则越快。水平井含水率上升类型是驱替模式、原油粘度、水平井避水高度和油藏水体厚比等耦合影响而得到的结果,由此制作薄层边底水稠油油藏水平井不同含水率上升类型影响因素定量组合表,该表可广泛应用于预测单井生产动态类型、水平井是否存在工程问题及历史拟合迭代建模等。
李林罗东红陶彬贺小慧薛永超杜玉桥
关键词:薄层边底水油藏水平井
过热蒸汽吞吐水平井加热半径计算模型被引量:1
2016年
基于水平段热物性参数计算模型,利用实际气体状态方程、Buckley-Leverett理论和复变函数理论得到注过热蒸汽水平段加热半径沿程分布模型。研究了加热半径沿程分布规律和不同因素对过热度、加热半径沿程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加热半径沿程分布呈"U"型;注汽速度增加,过热度沿程下降变缓,加热半径基本不变;周期注汽量越大,加热半径越大,过热度沿程不变;水平段越长,过热度沿程降低越慢,但指端过热度降低。模型对优选过热蒸汽注汽速度、周期注汽量和过热度具有重要意义。
孙群黄世军
关键词:保角变换水平井
塔河油田水平井堵水数值模拟被引量:4
2013年
针对塔河油田水平井高含水问题,结合实际资料,建立单井数值模型,利用精细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实现水平井堵水参数分析及优化,对堵剂注入量、堵剂类型、顶替液注入量以及堵后工作制度等相关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堵水效果与堵剂在平面上的展布距离相关,不能盲目增加堵剂用量以达到增油效果;4种类型堵剂中,冻胶堵剂效果最好,乳状液次之,颗粒型堵剂效果较差;其中颗粒型堵剂注入一定量的顶替液后,堵水效果明显增强;数模与油井动态数据均表明,水平井堵水再生产时,控液生产堵水效果最优。
刘佳程林松黄世军王雷
关键词:底水油藏堵水油藏数值模拟水平井
超低渗透油藏注水方式研究被引量:23
2012年
从超前注水的机理入手,结合数值模拟与实际动态,对比了不同注水时机下油水井间的压力剖面,优选了超低渗透油藏的注水时机,并在最优注水时机下,分析了不同注水方式对地层压力波及范围的影响; 基于超低渗透油藏具有启动压差大、应力敏感性强、孔喉细小等特性,分析了不同超前注水方式下油井和水井压力升幅和压力波及范围,在岩石不破裂的情况下,进行不同超前注水方式的筛选与组合,反阶梯温和注水能够得到最优的开发效果。以长庆油田BMZ区块为例,进行了不同注水方式的开发效果分析,当采用反阶梯温和注水时,预测平均单井产油量在前20个月都明显高于非超前注水。
李南程林松陈泓全田虓丰
关键词:超低渗透油藏超前注水温和注水压力剖面
过热蒸汽吞吐水平井注采参数多因素正交试验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过热蒸汽吞吐是哈国库姆萨伊油田提高稠油采收率的经济有效方法之一,合理选取注汽参数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利用多因素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影响采出程度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周期注汽量、过热蒸汽温度是最主要因素,过热度、焖井时间等影响较小。利用单因素分析法研究了适合该区块的合理注汽参数,结果表明:最优周期注汽量为2 500t,过热蒸汽温度为290℃,过热度为20℃,注汽速度为150t/d,焖井时间为8d。
孙逢瑞黄世军王岩邹明李乾吴小军
关键词:正交试验水平井
低渗透油藏CO_2驱微观波及特征被引量:14
2015年
基于两相驱油机理,文中建立了考虑扩散的微观两相渗流数学方程,采用二维从简单到复杂的孔隙喉道模型,分析了均匀、非均匀孔隙喉道不考虑对流扩散和非均匀孔隙喉道考虑对流扩散条件下的微观波及特征,总结了微观剩余油模式以及润湿性对微观波及效率的影响,进一步认识了CO2在低渗透油藏中的微观渗流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流扩散提高了CO2驱微观波及体积;孔隙喉道内部剩余油分布模式主要为柱状、楔形和膜状;随着润湿角的增加,微观波及体积明显降低,因而可以通过改变储层润湿性来提高低渗透储层微观波及体积。
李南田冀谭先红刘新光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CO2驱润湿性渗流模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