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3JJD750011)

作品数:23 被引量:83H指数:5
相关作者:赵奎英张超何飞雁杨光吴承笃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南阳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艺术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哲学宗教
  • 3篇文化科学
  • 3篇艺术
  • 1篇文学

主题

  • 11篇美学
  • 8篇审美
  • 5篇艺术
  • 3篇生态
  • 3篇环境美学
  • 2篇对象性
  • 2篇审美经验
  • 2篇审美模式
  • 2篇生态美学
  • 2篇生态审美
  • 2篇生态文明
  • 2篇美学建构
  • 2篇卡尔松
  • 1篇当代艺术
  • 1篇当代中国美学
  • 1篇修辞
  • 1篇修辞学
  • 1篇修辞学研究
  • 1篇言语行为
  • 1篇艺术化

机构

  • 9篇南京大学
  • 6篇山东师范大学
  • 3篇南阳师范学院
  • 2篇济南职业学院
  • 2篇山东大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赵奎英
  • 3篇张超
  • 2篇杨光
  • 2篇何飞雁
  • 1篇吴海庆
  • 1篇吴承笃
  • 1篇王亚芹
  • 1篇崔秀芳

传媒

  • 7篇厦门大学学报...
  • 2篇美与时代(创...
  • 1篇文艺评论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文艺研究
  • 1篇文学评论
  • 1篇教育评论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当代文坛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鄱阳湖学刊

年份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然的复魅之维与生态审美被引量:9
2015年
在祛魅的影响下,自然丧失了神秘感和亲和力,不再是人的存在的价值源泉,它作为人类神圣的栖居家园已经全然崩溃。生态美学突破了传统美学以人类自身所创造的价值为合法界限的束缚,将人的审美理想与生态现实统一起来,开启了通往自然之魅的道路。生态审美以"人在世界中存在"的本真生存升华为审美体验的方式,把自然从对象性领域和形而上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让自然成为自身得以显现的澄明之境。
吴承笃
关键词:生态审美
微媒介与“微生活”中的审美被引量:1
2016年
微媒介所产生的媒介化个体导致了非媒介环境的消亡和微众的勃兴。微媒介的上述社会学后果提出了对"微生活"的审美化进程进行再思考的要求。作为当代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新现象,"微生活"中的审美愉悦呈现出一种快适感特征,是混合着私人利害性、表演性、交往想象力与非反思性理解力的新型审美化快感。"微生活"审美化的主要社会学力量已经不再是所谓的"新型文化媒介人",而是由媒介化个体组成的"微众"。微媒介环境中,"微众"趣味的生成与社会流动以特有的"精英←→微众"模式有别于传统媒介环境中的"精英→大众"模式和"精英←→新型资产阶级←→大众"模式。面对这一新型模式,精英艺术及其审美究竟何为,仍需斟酌思量。
杨光
从“生态”与“环境”之辩看当代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系被引量:1
2015年
与生态批评领域"生态"与"环境"之辨的针锋相对相比,我国美学研究领域对二者的区分和关联的认识却更具有包容性。"环境"是一种审美对象,具有宽泛性和包容性;"生态"是一种关系,是观察和研究事物的一种新视角。"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研究对象都是无所不包的"环境";"生态美学"是"环境美学"的重要理论立场和未来发展方向。不管是"环境美学"还是"生态美学",作为哲学的分支,都是对环境审美某种模态的理论阐释,在实际审美过程中它们并不单独存在,并时常与艺术审美、生活经验和理论思维等交织在一起。
张超
关键词:生态生态美学环境美学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观与艺术审美理论的革命
2020年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观认为,语言是一种由"字词"和"动作"构成的"语言游戏",各种语言游戏没有统一的本质,只具有一种"家族相似"关系。活动、规则和差异共存于语言游戏概念之中。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观对当代艺术审美理论产生了革命性后果。从这一观念出发,美和艺术作为一种词语,其意义就在具体使用中,是无法对它下一个本质性的定义的,从而导向一种艺术和审美行动论。艺术和审美是一种遵循"规则"和"习俗"的活动,最终由生活形式决定,从而又走向反对心理主义的公共性、公开性美学。这种美学不是对看不见的心理的解释,而是对看得见的审美行为的描述,从而走向"审美描述论"。而当代西方的艺术体制论、习俗论等也都是与这一观念相关的。
赵奎英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
艺术哲学与艺术史研究之间的对话——也谈海德格尔与夏皮罗之争被引量:7
2017年
面对海德格尔与夏皮罗关于凡高《鞋》的争论,笔者认为:第一,艺术之思不同于艺术史研究,海德格尔艺术之思的任务是追问艺术的本质,而不是考察具体作品对象的所属;第二,物之所属不同于物之所是,搞错鞋之所属不会从根本上影响海德格尔的艺术本源之思;第三,夏皮罗判断鞋之所属的依据并不比海德格尔的依据更有效;第四,海德格尔的艺术真理观并非对艺术家在场的否定,它只是调整了艺术家在艺术世界整体中的位置。这个世界整体重建了艺术与神性领域、与民族历史世界、与大地自然根基的联系,体现一种更高的生态人文主义精神,导向一种更宽广的生态宇宙整体,而非民族主义、种族主义。海德格尔的艺术之思并非没有局限性,艺术哲学并非不需要与艺术史研究合作,但二者的合作必须以先行的平等对话与相互倾听为前提。
赵奎英
关键词:艺术史研究艺术哲学人文主义精神艺术世界民族主义
壮族山歌文化与壮族民众的生存家园被引量:1
2019年
壮族的山歌与壮族的历史性存在息息相关,是壮族人人生在世得以栖居的生存家园。在壮语语境中,山歌的原初表述是“家”和“欢”,这种表述包含了壮族人们对自然之家的尊重与热爱,对神灵的信仰和敬畏,对美好姻缘、美满家庭的追求与坚守,对和谐友善之社会家园的营造与张扬,对人在天地间欢乐栖居的祈求与践行,体现了“天、地、神、人”的四重性融合统一。
何飞雁
关键词:生态美学
美学重建与当代中国美学研究的四大形态被引量:3
2020年
综观百年中国美学发展的历程,20世纪的两次美学“大讨论”,如果说是中国当代美学基本理论的确立阶段,20世纪90年代的论争和新世纪以来的美学转型研究,则触及对美学的反思与重建问题。在当今中国的美学研究中,生态美学(和环境美学)、生活美学、身体美学、文艺美学(或艺术美学),是表现出明显的美学重建意识并产生了标志性成果的几种重要美学理论形态。并且这几种美学形态不只是在中国语境中,而且也在西方语境中表现出来,或具有更早的类似形态。我们今天的美学重建应立足于当代中国美学研究的理论语境和现实问题,把握当今中西方美学研究的主导趋势,总结吸收当下美学理论形态研究取得的新进展,重建一种以生态审美为指向、以艺术审美为依托、以生活世界为基底、注重身体诸知觉的、既具有理论解释性又具有文化批判性和实践构成性的美学基本理论。
赵奎英
关键词:当代中国美学美学形态
论自然生态审美的三大观念转变被引量:33
2016年
根据"生态"一词的原义及海格尔对生态学的界定,生态概念包含三个关键义项:家园、生命和无中心的相互关系。由于康德以来的审美概念,设置了主客体关系框架,强调审美主体的中心地位,主要关注对象的形式而非对象的生命存在,当今的审美概念与生态概念之间存在着一种张力。如果我们不想放弃"审美"一词,又要使我们对自然的欣赏既是生态的又是审美的,那就只有对审美概念进行生态化重塑,使之发生根本转变。这种转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从关注自然的"形式"到关心自然的"存在";从把自然当作"对象"到把自然当作"家园";从把自我当作"观光者"到把自我当作"栖居者"。只有当一个人作为栖居者站立在家园之中,从自然内部经历自然生命的涌动,遭遇自然存在的本现,为自然的内在光辉所照亮,获得切近生命存在本源的感动,对自然的生态审美经验才会真正发生。
赵奎英
关键词:生态审美生态概念存在者卡尔松存在论意义环境美学
美学变革与“非对象性”美学建构被引量:5
2019年
长期以来形成的认识论"对象性"美学,表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对象性的和形式主义的特征,它不仅在理论上受到一些新兴美学观念的挑战,也无法很好地解释当今的生态审美、生活审美、身体审美和当代艺术审美活动。这使得从"对象性"美学向"非对象性"美学的变革势在必行。"非对象性"美学不仅在中国天人合一哲学和现象学存在论哲学中有其根基,而且可以在当代具身认知科学中找到依据,并且当代艺术实践也为其提供了审美实践活动基础。"非对象性"美学不只是纯粹的美学概念运动,它意在促进一种非人类中心主义、非分离主义、非形式主义的以多样存在的和谐共生为目标的审美活动。从"非对象性"美学来看,审美关系不是认识论的对象性关系,审美也不是人在世界之外对对象表象的观审或沉浸,而是作为审美"缘构"的人与作为审美"缘素"的存在者相遭遇、相激发,共同生成一个审美世界并在这个世界之中经验或亲历这个世界的发生和显现的"具身行动"。
赵奎英
关键词:艺术审美
环境审美模式研究的当代意义
2014年
环境审美模式研究是对环境审美体验和欣赏方式"模态化"或"范型化"的研究。环境审美模式是环境美学研究的核心议题,也是当代中西方环境美学研究充满争议和亟待进一步探究的领域。对环境审美模式的考察研究,不仅可以厘清当前环境美学各种范畴、模式的内涵与意义,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还可以在反思各种研究路径的基础上,寻找审美欣赏过程中各种价值统一的基础,从而为当代美学的变革发展与流派纷争提供理论支撑。
张超
关键词:生态文明美学学科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