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03043303)
- 作品数:27 被引量:143H指数:9
- 相关作者:李朝品杨庆贵贺骥陶莉唐秀云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理工大学皖南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 亳州地区储藏中药材粉螨孳生情况调查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对亳州地区储藏中药材粉螨孳生情况的调查研究。方法对亳州地区采集54种储藏中药材采用直接镜检法及电热集螨法对540份样本进行分离、鉴定、计数等数据处理。结果在四种不同储藏物中分离出粉螨38种,隶属粉螨亚目7科21属,孳生密度17.69只/g~452.75只/g,平均孳生密度达71.25只/g。结论亳州地区的储藏中药材中粉螨危害情况严重,应加强对亳州地区储藏中药材的粉螨危害的防治,提高储藏中药材的经济价值,防止人体螨病。
- 唐秀云李朝品沈静田晔宋福春
- 关键词:粉螨孳生
- 淮南地区粉螨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被引量:21
- 2006年
- 在淮南地区仓储、人居、工作、野外4类生境中采集粉螨样本,行分离、镜检,共检获粉螨3 650头,隶属于7科20属,共32种。结果表明,其物种数S、丰富度指数R、多样性指数H′排序均为仓储环境>野外环境>人居环境>工作环境,野外环境中粉螨群落的均匀度指数最大,工作环境中粉螨的优势度指数最大。工作和野外环境的群落相似性指数最低,达到极度不相似水平。结果表明,粉螨群落的结构及多样性与其生境条件直接相关,人类活动是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 陶莉李朝品
- 关键词:粉螨群落结构多样性生境
- 粉尘螨Ⅰ、Ⅱ类抗原(Derf1,Derf2)的cDNA克隆测序被引量:3
- 2004年
- 粉尘螨Derf1、Derf2cDNA的克隆及测序分析。设计合成引物,常规抽提粉尘螨螨体总RNA,RT-PCR获得cDNA,经纯化回收后分别克隆至pMD-18T,转化大肠杆菌E.coliJM109,经PCR初筛挑选阳性克隆并测序。从粉尘螨基因组RNA中扩增出Derf1、Derf2cDNA片段,分别测得其核苷酸序列。Derf1cDNA测序结果与GenBank提供的Derf1基因(emb|X65196.1)去掉内含子后的序列经Blast分析,发现它们核苷酸同源性为99.52%,而Derf2cDNA序列与郝敏麒等报道的广州地区粉尘螨Derf2的cDNA序列(AF346905)相比,未发现有插入序列。成功地对粉尘螨Derf1、Derf2cDNA进行克隆测序,发现不同动物区系粉尘螨的Derf1、Derf2cDNA序列存在差异。
- 杨庆贵李朝品
- 关键词:粉尘螨抗原CDNA
- 粉尘螨Ⅱ类抗原(Derf2)的cDNA克隆测序及亚克隆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 获得粉尘螨Derf 2cDNA克隆及亚克隆 ,并进行测序。方法 设计合成引物 ,从粉尘螨螨体中提取RNA ,经RT -PCR获得cDNA ,PCR扩增目的片段经纯化回收后克隆至 pMD - 18T ,转化大肠杆菌E coliJM10 9,经PCR初筛挑选阳性克隆并测序 ,将PCR筛检阳性重组子及pET - 32a(+)表达载体分别用SacⅠ和NotⅠ双酶切 ,连接转化至E coliCompe tentCellJM 10 9中过夜培养 ,挑选菌落进行酶切鉴定。结果 从粉尘螨基因组RNA中扩增出Derf 2cDNA片段 ,成功构建pET - 32a(+) -Derf 2亚克隆 ,酶切产物的大小与预期相符。 结论 成功地对粉尘螨Derf 2cDNA进行体外扩增并构建pET - 32a(+) -Derf 2亚克隆。
- 杨庆贵李朝品
- 关键词:抗原EDNA
- 宣城地区储藏物粉螨的群落结构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研究安徽省宣城地区储藏物孳生粉螨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方法采用光照驱螨法进行粉螨的分离并制作临时标本鉴定,同时进行计数和统计学分析。结果27种储藏物中共分离出粉螨19种,隶属于7科16属。粉螨的平均孳生密度为131.63只/g,物种丰富度指数为1.72,物种多样性指数为2.84,物种均匀度指数为0.97。结论宣城地区储藏物粉螨污染较严重,群落组成多样化,应加强储藏物孳生螨类的防制和人体螨病的预防。
- 刘小燕李朝品陶莉贺骥
- 关键词:粉螨储藏物
- 粉尘螨Ⅰ类变应原的cDNA克隆测序及亚克隆被引量:37
- 2004年
- 目的 获得粉尘螨I类变应原 (Derf 1)cDNA克隆及亚克隆 ,并进行测序。 方法 设计合成引物 ,从粉尘螨体内提取RNA ,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获得cDNA ,PCR扩增目的片段经纯化回收后克隆至pMD 18T ,转化大肠埃希菌 (E .coli)JM10 9,经PCR初筛挑选阳性克隆并测序 ,将PCR筛检阳性重组子及pET 3 2a( +)表达载体分别用BamHⅠ和SacⅠ双酶切 ,连接转化至E .coli感受态细胞JM10 9中过夜培养 ,挑选菌落进行酶切鉴定。 结果 从粉尘螨基因组RNA中扩增出Derf 1基因 ,获得pET 3 2a( +) Derf 1亚克隆 ,酶切产物的大小与预期相符。 结论 对粉尘螨Derf 1基因进行体外扩增并获得pET 3 2a( +) Derf 1亚克隆。
- 杨庆贵李朝品
- 关键词:粉尘螨CDNA克隆亚克隆
- 安徽省部分地区不同环境内粉螨多样性调查被引量:1
- 2007年
- 为了解安徽省不同环境中粉螨孳生密度及其物种多样性,在安徽省15个地区的仓储、居室、工作场所3类环境中,各取20个采样点,每点采样品2份,共1800份,每份10 g,过筛,进行粉螨的分离、鉴定与计数。从3类不同环境中共分离出粉螨31种,隶属于7科22属。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3类不同环境粉螨平均孳生密度(D)为23.4±7.8~43.2±10.4,物种数为22~29,丰富度指数(R)为3.87~4.62,多样性指数(H')为2.84~2.99,均匀度指数(J)为0.89~0.93。因此,安徽省不同环境粉螨孳生严重,以仓储环境为主,3类不同环境粉螨的孳生密度及物种多样性存在较大差异。
- 李朝品张荣波胡东赵丹
- 关键词:多样性孳生
- 淮南地区房舍储藏物粉螨孳生密度与过敏性哮喘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了解淮南地区房舍储藏物粉螨孳生密度与过敏性哮喘发病之间的关系,为人群过敏性哮喘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体随机抽样调查方法,采集淮南地区房舍储藏物标本,镜下进行粉螨分离鉴定,并结合哮喘的流行病学调查表统计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淮南地区房舍储藏物中共分离鉴定出粉螨25种,隶属于7科19属。粉螨的平均孳生密度为(29.73±5.61)NO/g。哮喘患者居室储藏物粉螨孳生密度为(38.62±3.61~69.34±6.14)NO/g,非哮喘患者居室储藏物粉螨孳生密度为(11.02±5.37~16.43±2.78)NO/g,P=0.01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淮南地区房舍储藏物粉螨孳生严重,其孳生密度与过敏性哮喘发病有关。
- 唐秀云吕文涛沈静陶莉
- 关键词:粉螨过敏性哮喘
- 淮南地区粉螨群落与生境关系研究初报被引量:16
- 2005年
- 目的:探讨淮南地区不同生境对粉螨群落的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大学生宿舍、粮食加工厂、中药材库及食品储藏库4种不同的生境,采用直接镜检法和电热集螨法对1520份样本进行粉螨的分离、鉴定及计数,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分离出粉螨36种,隶属于7科21属。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4种生境的物种丰富度指数R在1.701~4.071之间,多样性指数H'为1.962~3.276,均匀度指数J'为0.718~0.922以及优势度指数D为0.046~0.186。结论:粉螨孳生环境中的食物种类和人类活动也是粉螨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重要影响因素。
- 李朝品陶莉王慧勇贺骥江佳佳
- 关键词:生境多样性
- 粉尘螨变应原明胶微球口服免疫动物的脱敏效果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研究粉尘螨变应原明胶微球经口服免疫小白鼠后的脱敏疗效。 方法 以粉尘螨变应原明胶微球 (含粉尘螨变应原 2× 10 -5mg )口服免疫小白鼠 ,以ELISA法检测 3 5d内血清特异性IgG水平变化。并以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的粉尘螨变应原浸液的小白鼠为对照实验 ,以口服不含粉尘螨变应原的空白明胶微球的小白鼠为空白实验。 结果口服粉尘螨变应原微球的小白鼠实验组可产生高水平的血清抗体 ,在给药后第 14d抗体最高值为 2 .45× 10 5Au/ml(Ar bitraryunitspermilliliter) ,高于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的粉尘螨变应原浸液小白鼠的最高抗体水平 (4 .2 7× 10 4Au/ml)。结论 在给予相同剂量粉尘螨变应原的前提下 ,明胶微球口服制剂的免疫效果优于变应原浸液腹腔注射剂。
- 袁新彦李朝品许礼发
- 关键词:粉尘螨变应原明胶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