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R1100395)
- 作品数:6 被引量:49H指数:4
- 相关作者:王飞严建华岑可法邢大伟姜治深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采用激光吸收光谱测量高温条件下CO体积分数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采用中心波长位于2.3μm的半导体激光器,结合扫描波长直接吸收法,对高温条件不同工况下的CO气体谱线吸收特性进行了测量,分别研究了压力和温度对谱线线宽和吸收线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的提高,谱线宽度逐渐增加,选择的激光器需要有足够宽度的扫描范围,R(30)谱线高压下独立性好,不与周围干扰谱线发生叠加,是理想的CO测量吸收谱线;通过消除背景信号的方法可减少颗粒对谱线吸收测量精度的影响;所选波段的谱线在高温时(>1 000K)有足够的线强,可以得到直接吸收(DA)信号,避免了采用调制技术带来的复杂性,为研究各种因素的影响提供了便利.
- 张海丹王飞邢大伟许婷姜治深严建华岑可法
- 关键词:激光吸收光谱燃烧参数
- 利用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对燃烧环境中的CO在线测量被引量:11
- 2014年
- 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选用2.3,μm附近的R(30)吸收谱线,利用波长调制技术分别对高温管式炉炉中标定的CO/N2气体和自制燃油炉燃烧烟气中CO体积分数进行测量.引入激光强度影响系数Tr(t)对实验结果进行修正,以排除激光强度变化所造成的干扰.结果表明,实验验证了R(30)谱线在1,200,K以下,随着温度的上升谱线强度上升,更有利于高温下CO测量.测量CO体积分数变化趋势与燃烧工况相符,并且与其他测量仪器所测结果一致,谱线R(30)应用于工业现场中燃烧环境下的CO测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 王超王飞邢大伟张海丹吴奇岑可法严建华
- 关键词:光学测量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燃烧波长调制CO
-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应用于平面火焰中气体浓度二维分布重建的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研究了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实现气体浓度二维分布测量的方法,探索了重建气体浓度二维分布的模型和算法,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对重建程序进行了可行性验证。搭建了由24束激光束构成的场参数测量系统,以甲烷/空气预混火焰中H2O为测量对象,运用重建程序重建了火焰中H2O浓度的二维分布,实验结果分析表明,重建结果较真实的反应了火焰中H2O浓度的二维分布状态,为实现优化燃烧控制提供重要数据。
- 姜治深王飞邢大伟许婷严建华岑可法
- 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应用于气体二维浓度分布重建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设计了气体浓度二维分布重建系统。将单路可调谐激光分为24路,交叉穿过目标区域,得到24组直接吸收信号(DA),并采用代数迭代法(ART)计算得到目标区域气体浓度二维分布。搭建了二维气体浓度分布测量试验台,利用中心波长在1.653μm的DFB激光器作为光源,选取HITRAN数据库CH4的2v3带R(3)线作为计算谱线进行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并对重建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结果表明重建系统能很好的实现气体二维浓度分布重建测量。
- 邢大伟王飞姜治深王超张海丹严建华岑可法
- 关键词:光学测量
- 污泥干化焚烧联用系统最佳运行工况研究被引量:20
- 2014年
- 污泥干化焚烧联用系统将污泥焚烧产生的能量用于污泥干化,可实现污泥处理的节能降耗。对于污泥干化焚烧联用系统的运行,进厂污泥负荷、初始含水率、热值、污泥干化目标含水率是最大的影响因素。为实现污泥干化焚烧联用系统的低能耗和安全稳定运行,结合国内某污泥干化焚烧处理工程,建立了污泥干化焚烧联用系统能量和物料平衡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变工况条件下污泥干化焚烧联用系统的运行模式,分析了运行负荷、污泥热值、进厂污泥含水率、入炉污泥含水率发生波动时,对污泥干化单元和污泥焚烧单元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对应的运行策略。
- 李博王飞朱小玲池涌严建华
- 关键词:污泥干化焚烧
- 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甲烷遥测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0
- 2012年
- 介绍了一种基于TDLAS技术的望远镜收发系统的设计原理,通过对吸收池内标准浓度CH4的测量,标定了测量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对40 m的开放光程下CH4进行不同工况测量,验证了系统具有良好的时间响应性。系统的最小可探测极限约为5.48×10-5m/m。研究证明,该系统可以满足工业气体的在线监测需求。此外,该系统还可以方便用于远程监测H2S、CO、NH3等危险性气体的泄露。
- 姜治深王飞许婷邢大伟姚华严建华岑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