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573109)

作品数:18 被引量:37H指数:4
相关作者:赵学庄蔡遵生陈兰李艳妮宋浩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中国矿业大学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混沌
  • 3篇CSTR
  • 2篇振荡
  • 2篇质量作用定律
  • 2篇离子
  • 2篇化学反应
  • 2篇混沌控制
  • 2篇胶体
  • 2篇反馈控制
  • 2篇反应机理
  • 2篇NAOH
  • 2篇BELOUS...
  • 2篇MONTE_...
  • 2篇从头算
  • 1篇调制
  • 1篇动力学特征
  • 1篇动力学影响
  • 1篇亚氯酸盐
  • 1篇原子
  • 1篇振荡反应

机构

  • 16篇南开大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16篇蔡遵生
  • 16篇赵学庄
  • 9篇陈兰
  • 7篇李艳妮
  • 5篇李勇军
  • 5篇魏庆莉
  • 5篇侯哲
  • 5篇宋浩
  • 4篇潘荫明
  • 3篇王贵昌
  • 3篇吴本湘
  • 2篇高庆宇
  • 2篇孙康
  • 2篇王惠
  • 2篇习保民
  • 1篇杜凤沛
  • 1篇马克勤
  • 1篇李兰萍
  • 1篇李保民

传媒

  • 5篇高等学校化学...
  • 4篇化学学报
  • 3篇物理化学学报
  • 2篇中国科学(B...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南开大学学报...
  • 1篇Chemic...
  • 1篇Scienc...

年份

  • 1篇2005
  • 3篇2001
  • 8篇2000
  • 3篇1999
  • 3篇199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布朗扩散系数对胶体分形粒子簇扩散控制聚集动力学影响的Monte Carlo模拟被引量:5
2000年
使用表征粒子簇结构的几何形状因子 ,通过对扩散控制聚集过程的模拟 ,从微观或介观层次研究了粒子簇结构对粒子簇增长速率和速率常数的影响规律 ,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
王惠王贵昌蔡遵生潘荫明赵学庄
关键词:MONTECARLO胶体粒子
非线性化学反应与质量作用定律——BZ-CSTR反应体系的周期调制
2000年
以流速为扰动参数,对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CSTR)中的Belousov-Zhabotinsky(BZ)反应体系进行周期扰动,改变扰动周期或扰动强度,在某些条件下,本征振荡可以扰动控制为另一类周期振荡形式.以BZ反应的四变量Montanator模型为基础,对相应流速区域的分叉图进行周期扰动,计算结果与实验基本定性一致,表明对本体系而言,在分叉点附近质量作用定律依然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魏庆莉李艳妮侯哲宋浩李勇军陈兰蔡遵生赵学庄
关键词:CSTR质量作用定律化学反应
Belousov-Zhabotinsky-CSTR体系从混沌到高周期行为的控制
2000年
用自适应延迟反馈控制方法和线性自相互作用反馈控制方法对在连续流动釜式反应器 ( CSTR)中的 Bel-ousov-Zhabotinsky ( BZ)体系进行了从混沌行为到较高周期轨道行为的控制 。
李艳妮宋浩陈兰吴本湘李勇军侯哲蔡遵生赵学庄
关键词:混沌控制
Bioscillation and Birhythmicity in the H_2O_2-KSCN-CuSO_4-NaOH System
2001年
Two kinds of different mechanistic oscillations can be displayed in the H_2O_2-KSCN-CuSO_4-NaOH system. One discovered by this study is the pH oscillation in a continuous flow stirred tank reactor(CSTR) resulting from the oxidation of KSCN. The other is the oscillation of H_2O_2 decomposition in both CSTR and batch reactors(reported by Orbáin in 1986). Under appropriat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 system exhibits a birhythmicity in a CSTR. Two different pH oscillations are reported here. The pH oscillations which accompany the decomposition of H_2O_2 exist in the batch reactor and the CSTR at a high flowrate, but the pH oscillations in a CSTR at a low flowrate originates from proton positive and negative feedback in the oxidation of KSCN. The oscillation of non-catalyzed oxidation of KSCN by hydrogen peroxide in a CSTR can be found. Also we have observed whether Cu^(2+) exists or not in the batch system, the pH increases to near neutral ultimately after pH drops twice.
GAO Qing-yu, SUN Kang and MENG Fan-yong (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221008, P. R. China) CAI Zun-sheng and ZHAO Xue-zhuang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P. R. China) To whom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
调制BZ-CSTR反应体系小振荡诱导非平衡相变被引量:1
2000年
以流量为扰动参数,对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CSTR)中的Belousov Zhabotinsky(BZ)反应体系小振荡进行周期或噪声扰动,改变扰动周期或扰动强度,在某些条件下可以诱导非平衡相变.以BZ反应的四变量Montanator模型为基础,对相应流率区进行周期或噪声扰动。
魏庆莉侯哲李艳妮陈兰蔡遵生赵学庄
关键词:非平衡相变化学反应
CuSO_4-KSCN-H_2O_2-NaOH反应体系双节律的周期调制
2000年
研究了 Cu SO4 -KSCN-H2 O2 -Na OH反应体系 ,新发现了两种双节律现象 .继而以流速作为扰动参数 ,对双节律 中两个不同振荡态的不同流速点进行了周期调制 ,发现在临界区 (接近实现 OSS1 OSS2或OSS2 OSS1的流速点 )只能实现单向跃迁 ;在 OSS1态的 k0f=4.0 m L/min和 OSS2态的 k0f=3.0m L /min,能实现在两振荡态间的双向跃迁 ,而且 OSS2态比 OSS1态稳定 .
魏庆莉陈兰吴奇林蔡遵生赵学庄
关键词:CSTR化学振荡反应
非线性体系S_2O_8^(2-)-ClO_2^--S^(2-)化学反应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对于新发现的S_2O_8^(2-)-ClO_2^--S^(2-)体系在CSTR实验中铂电位的振荡现象、以及Batch实验中铂电位、pH值的非线性现象进行了报道.分析了该体系的自催化过程,提出了反应的几个步骤所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并且对自催化机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侯哲李艳妮魏庆莉陈兰蔡遵生赵学庄
关键词:振荡自催化硫离子
微观化学反应产物分子能量分配的模式识别被引量:1
2005年
在不同拓扑特征的London-Eying-Polanyi-Sato(LEPS)型势能面上,应用经典轨线法计算了不同动态条件下的样本集,应用模式识别研究了势能面特征及动态因素对产物分子能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对A+BC→AB+C类反应,模式识别方法可验证若干已知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发现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乘积对产物分子能量分配有更重要的作用.根据模式识别的判别分析方法建立了产物分子能量分配的定性预测模型.
杜凤沛陈兰蔡遵生赵学庄
关键词:模式识别
功率谱方法重构混沌BZ反应体系的状态空间被引量:1
1998年
选择在连续流动搅拌反应器 (CSTR)中进行的BZ反应 ,通过实验得到低流速下由周期加倍分叉途径进入的混沌 ;引入由数理方面提出的功率谱方法 ,确定了用时间延迟坐标法重构状态空间所必需的延迟时间T和嵌入维数m ,对这样得到的混沌吸引子进行分析和表征 ,其结果与文献结果一致 ,表明功率谱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
李勇军蔡遵生李艳妮宋大海宋浩习保民马克勤吴本湘赵学庄
关键词:BZ反应混沌功率谱
H与ClF生成HF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
1998年
用从头算分子轨道法对H与ClF生成HF反应的势能面进行了系统的计算 .优选了与生成HF有关的各种可能的过渡态 .通过从以F原子为中心的线状过渡态出发作IRC的计算 ,并结合偏离线状构型后势能面的扫描数据确定了生成HF的直接型反应途径 ;通过从以H原子为中心的过渡态出发作IRC的计算确定了生成HF的迁移型反应途径 .从理论上证实了Polanyi提出的关于H与ClF生成HF的反应过程包含直接型与迁移型两种机理的假设 .
陈兰潘荫明蔡遵生赵学庄
关键词:从头算势能面量子化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