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2001CB711103)
- 作品数:5 被引量:108H指数:5
- 相关作者:葛颂郭亚龙任红旭汪晓峰孙国钧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 四裂红景天与长鳞红景天叶片中抗氧化系统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被引量:25
- 2005年
- 以分布于乌鲁木齐河源区天山中段不同海拔高度的四裂红景天 (Rhodiolaquadrifida) (35 0 0~ 380 5m)及长鳞红景天 (R .gelida) (380 5~ 4 0 10m)为试材 ,通过对比分析两种红景天在一连续的海拔梯度上种内及种间叶片膜脂过氧化及抗氧化保护系统的变化 ,初步探讨植物对于高山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结果显示 ,分布于海拔较高的长鳞红景天其叶片中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的含量明显高于分布海拔较低的四裂红景天 ,而两种红景天种内膜脂过氧化水平则没有随海拔升高呈现出明显差异。此外 ,抗氧化保护酶CAT ,POD ,SOD ,GR和ASA_POD的活性与非酶促抗氧化剂ASA、GSH的含量不仅在种间存在有明显差异 ,长鳞红景天中明显高于四裂红景天 ,而且在两种红景天种内亦随海拔升高有不同程度地提高。表明当海拔升高时 ,虽然环境条件渐趋恶劣 ,对植物造成的氧化胁迫增强 ,但红景天脂膜保护系统的功能亦相应加强 ,从而增强了其抵抗逆境胁迫的能力。其中以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变化最为显著 :在 380 5m以下海拔区 ,于四裂红景天叶片中均未检测到该酶活性 ,而分布海拔较高的长鳞红景天叶片中该酶活性则随海拔升高明显增强 ,推测POD可能在红景天适应特殊生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亦可能与高海拔区长鳞红景天取代四裂红景天有关?
- 汪晓峰任红旭孙国钧
- 关键词:叶片抗氧化系统海拔梯度丙二醛抗氧化保护酶
- 线粒体nad1基因内含子在稻族系统学研究中的价值——兼论Porteresia的系统位置被引量:30
- 2004年
- 在植物的系统与进化研究中 ,相对于叶绿体和核基因片段来说 ,线粒体基因片段由于其分辨率较低、结构复杂而较少应用到系统学研究中。本研究选用nad1基因的第 2内含子序列探讨了稻族Oryzeae的系统发育关系 ,并着重分析了单型属Porteresia的系统学位置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nad1基因内含子序列的系统学意义以及空位性状在系统发育重建中的价值。本研究结果支持将稻族分为两个亚族(Oryzinae和Zizaniinae)的处理 ,稻族中假稻属Leersia与稻属Oryza最近缘 ,Porteresiacoarctata不应该单独成属而应处理为稻属的成员。本研究表明 ,nad1第 2内含子具有一定的系统发育信息 ,尤其是在较高分类等级的系统发育重建中具有较大价值 ;
- 郭亚龙葛颂
- 关键词:线粒体内含子系统学系统发育
- 四川黄龙沟兰科植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被引量:24
- 2005年
- 由于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中国兰科植物具有附生与地生种类数目大致相同的特点,同时是世界上地生兰科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因此,地生兰科植物的保护是中国兰科植物保护的重要内容,而确定多样性中心对制定就地保护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四川黄龙寺自然保护区内的黄龙沟长仅3.5km,海拔为3100–3569m。通过对沟内兰科植物种类、生境、居群状况以及繁殖情况等的综合调查,我们发现该地共有兰科植物19属30种。这些兰科植物生长于明显不同的两类生境:一是林分稀疏、透光性好的疏林或灌木丛,通常有钙华滩流贯穿其中,有20种兰科植物生长;二是林分较密、透光性差的针阔混交林或针叶林,无水流,只有10种兰科植物分布,包括黄龙沟内仅有的4种腐生兰。黄花杓兰(Cypripediumflavum)、西藏杓兰(C.tibeticum)、无苞杓兰(C.bardolphianum)、广布红门兰(Orchischusua)、二叶红门兰(O.diantha)及少花虾脊兰(Calanthedelavayi)等3属6个种,以其极高的数量及成片的分布组成黄龙沟兰科植物的主体。它们在种下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而且花期存在重叠与交替现象。如此多的地生兰聚集在一条狭窄的沟内,并且部分种类在沟内形成优势草本群落,这种现象无疑是十分罕见的。可以说黄龙沟是我国地生兰多样性中心之一。
- 李鹏唐思远董立罗毅波寇勇杨小琴Holger Perner
- 关键词:兰科植物多样性植物种类针阔混交林植物分布旅游活动
- 黄花杓兰与菌根真菌共生关系研究被引量:16
- 2004年
- 对黄花杓兰 (CypripediumflavumP .F .HuntetSummerh .)植株的根进行了一个生长周期的采集和切片观察 ,发现黄花杓兰具有相应的菌根结构 ,菌丝的存在状态在各物候期有所不同 ,可分为 5个时期 :(1) 4月份联通菌丝时期 ;(2 ) 5月份菌丝团时期Ⅰ ;(3) 6、 7月份无菌丝团时期Ⅰ ;(4 ) 8、 9月份菌丝团时期Ⅱ ;(5 ) 10月份无菌丝团时期Ⅱ。可以看出 ,在植株生活转变期 ,根细胞内出现菌丝团 ;在植株完成正常的生命过程中 ,真菌营养是光合营养的补充 ;真菌菌丝团也作为植物营养的储存器 ,菌丝团消解释放营养供给植株。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菌根真菌与黄花杓兰的共生关系的一个方面 :植株通过联通菌丝沟通各个细胞的物质交换 ,菌根真菌利用植株体内物质完成生命活动 ,菌丝团消解 ,使真菌所储藏的营养物转化 ,为植株所利用。
- 王瑞苓胡虹李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