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科技厅指导计划项目(062761754)

作品数:2 被引量:113H指数:2
相关作者:常玉荣葛庆峰苗丽娟刘培光更多>>
相关机构:华北理工大学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脑梗死患者
  • 2篇急性
  • 2篇急性脑梗死
  • 2篇急性脑梗死患...
  • 2篇梗死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原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炎性因子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前状态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流变
  • 1篇血液流变学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因子

机构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1篇刘培光
  • 1篇苗丽娟
  • 1篇葛庆峰
  • 1篇常玉荣

传媒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前状态的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前状态(PTS)血浆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全自动血凝仪和全自动血液粘度分析仪分别检测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24h内及6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D-dimer、FIB和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含量和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增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测定可以作为脑梗死患者血栓前状态初筛试验,血浆D-dimer测定可作为脑梗死患者血栓前状态特异而敏感的诊断指标。
常玉荣苗丽娟葛庆峰刘培光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09
2016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5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作为观察组,及5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采用ELISA法检测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A-880心脑综合型数字血流动力学监测仪检测双侧颈动脉血流速度、血流量、外周阻力。结果:观察组血清IL-6、IL-8、CRP及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流速度、血流量均小于对照组,而外周阻力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梗死面积的增大,血清IL-6、IL-8、CRP及TNF-α水平呈递增现象,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梗死面积的增大,血流速度、血流量相应减少,而外周阻力相应增加,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炎性因子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可以用来判断ACI早期脑梗死及梗死面积大小的指标,临床动态监测其变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路小薇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血清炎性因子血流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