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11040606M69)

作品数:8 被引量:26H指数:3
相关作者:胡丰林王小董陆瑞利张德龙李康乐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液质联用
  • 2篇拟青霉
  • 2篇活性
  • 2篇被毛孢
  • 2篇DPPH
  • 1篇代谢产物
  • 1篇毒力
  • 1篇樟芝
  • 1篇真菌
  • 1篇蒸馏
  • 1篇蒸馏萃取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试验
  • 1篇质谱联用
  • 1篇中国被毛孢
  • 1篇色谱
  • 1篇色谱质谱
  • 1篇色素
  • 1篇珊瑚
  • 1篇生物活性

机构

  • 8篇安徽农业大学

作者

  • 8篇胡丰林
  • 5篇王小董
  • 4篇张德龙
  • 4篇陆瑞利
  • 3篇李康乐
  • 3篇罗飞飞
  • 2篇耿广青
  • 2篇庄梦敏
  • 2篇刘肖肖
  • 2篇李淑林
  • 2篇王学新
  • 1篇陈龙云
  • 1篇朱宇刚
  • 1篇黄勃
  • 1篇张琛
  • 1篇张龙娃
  • 1篇包佳源
  • 1篇王滨
  • 1篇张万存

传媒

  • 3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微生物学报
  • 2篇菌物学报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SDE-GC-MS法分析三种虫生真菌菌丝中挥发性成分被引量:9
2012年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DE-GC-MS)的方法分析了蝉拟青霉、拟细羽束梗孢、根足被毛孢菌丝的挥发性成分,从中分别鉴定出44、28和19种化合物,它们主要为萜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醇类、烷烃类、酯类和醛类。成分比较发现,3种虫生真菌挥发性物质中有3种主要共有成分,分别为丁羟基甲苯、1-辛烯-3-醇、苯乙醛。除共有成分外,它们各自都有大量特有成分,其中蝉拟青霉主要有5-甲基-2-呋喃-乙酸酯、反式-2,4-癸二烯醛、长叶烯等;拟细羽束梗孢主要有5-羟基-2-癸烯酸-δ-内酯、2,4-二甲基-恶唑、苯酚、β-榄香烯等;根足被毛孢主要有3,4,5-三甲基-苯甲醛、1,3-二甲基-3,4,5,6-四氢化-2(1H)嘧啶、顺式-2-羟基-1-(羟甲基)-9-十八碳一烯酸乙酯。
李康乐包佳源陆瑞利张龙娃张德龙胡丰林
关键词:蝉拟青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同时蒸馏萃取
拟青霉属真菌菌丝提取物抗真菌和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通过对不同寄主或不同来源的11种29株拟青霉进行抗白色念珠菌和清除自由基的活性筛选,发现古尼拟青霉菌株RCEF0866的菌丝体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在菌丝浓度为100.0 mg.mL-1时,其提取物的抑菌圈达到(18.1±1.7)mm;菌株RCEF0866和RCEF4118的菌丝体甲醇提取物还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活性,在菌丝浓度为5.0 mg.mL-1时,其对0.4 mg.mL-1的DPPH(1,1 diphenyl-2-picryhydrazyl)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2.75%和79.53%。对菌株RCEF0866菌丝体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薄层抑菌试验发现,其抗真菌主要成分的Rf值为0.90,表明该抗真菌成分为低极性成分。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薄层试验结果表明,RCEF0866菌丝体的甲醇提取物中具清除自由基活性的成分的Rf值为0.80,表明该清除自由基成分也为低极性成分。
耿广青刘肖肖朱宇刚王学新王小董胡丰林
关键词:古尼拟青霉DPPHTLC白色念珠菌生物活性
樟芝菌丝中自由基清除剂的醇提工艺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在用正交试验考察乙醇浓度、物料比、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浸提时间和浸提温度对樟芝菌丝中具清除自由基活性成分的提取率影响基础上,利用极差分析找出了3个主要影响因子:乙醇浓度、物料比和超声时间。用中心组合实验及响应面分析确定了这3个主要影响因素的最佳组合:乙醇浓度95%,物料比11.7 mg.mL-1,超声时间12 min。在优化提取条件下,樟芝菌丝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率达到94.4%。
庄梦敏王小董胡丰林
关键词:樟芝自由基清除剂正交试验响应面分析法
一株珊瑚虫草菌丝培养物中天然色素的分离和高分辨质谱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在一次对虫生真菌天然色素筛选过程中,发现1株珊瑚虫草分离菌株RCEF4022的菌丝体含黄色色素。采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方法从该菌甲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出1种橘黄色物质P-1。高分辨液质联用分析结果表明P-1的分子式为C30H18O12。经化学试剂显色反应以及波谱学方法鉴定,确定P-1为羟基蒽醌类色素2,2',4,4',5,5'-hexahydroxy-7,7'-dimethoxy-1,1'-bianthraquinone。该色素化合物尚属首次从虫生真菌中分离得到。
王学新王小董耿广青庄梦敏罗飞飞张琛胡丰林
关键词:天然色素ESI-MS
代谢组学方法鉴定球孢白僵菌孢子萌发和杀虫毒力相关的标记物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识别球孢白僵菌萌发和杀虫毒力相关的标记物。【方法】本研究对7个球孢白僵菌菌株的孢子进行萌发率和对茶毛虫毒力进行测定,采用基于LC-MS的代谢组学方法,识别菌丝和孢子提取物中与萌发和毒力有关的标记物。【结果】高毒力菌株的菌丝中具有高含量的carnitine、hercynine、acetylcarnitine、α,α-trehalose;Octa-Me、arg-arg-gln、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18∶2/0∶0)]、phosphotidylcholine[PC(18∶3/0∶0)]和PC(18∶2/0∶0)。高萌发率菌株的孢子中具有高含量的2,3-dimethylmaleate、acetylcarnitine、propionyl-carnitine和PC(18∶2/0∶0)。高毒力菌株的孢子中具有高含量的histamine、2,5-pyrrolidinedicarboxylic acid;Diamide、carnitine、acetylcarnitine、propionyl-carnitine、butyrylcarnitine、PE(18∶2/0∶0)、PC(16∶1/0∶0)和PC(18∶3/0∶0)。此外,对菌丝中杀虫相关的环肽beauverolides,beauvericins和bassianolide进行相对含量比较分析,发现单独一种肽的含量高低与菌株对茶毛虫的毒力没有直接关系,但高毒力的Bb1898菌株中的9种肽同时具有较高的含量暗示它们可能发挥协同作用。【结论】毒力和萌发的共同标记物是脂酰肉碱和磷脂,它们可能具有维持附着胞膨压和为穿透寄主提供能量的功能。其它标记物,如在高毒力菌丝中发现的hercynine和α,α-trehalose;高萌发率孢子中的2,3-dimethylmaleate,高毒力孢子中的histamine和2,5-pyrrolidinedicarboxylic acid Diamide,它们的作用原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罗飞飞李淑林陈龙云张万存王滨黄勃胡丰林
关键词:球孢白僵菌液质联用萌发毒力标记物
拟细羽束梗孢发酵菌丝体中自由基清除活性成分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用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法,首次对拟细羽束梗孢(Isaria gracilioides RCEF3 279)菌丝体的不同溶剂提取物进行了自由基清除活性的定性定量分析,发现其甲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活性,当菌丝浓度为10 g/L时,其甲醇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率达到了92.4%±0.3%。DPPH自显影-薄层色谱分析结果显示有4个具自由基清除活性主要成分。高分辨液质联用和活性联合分析发现,提取物中4个具自由基清除活性成分的可能分子式分别为C15H16NO3(1)、C32H40N2O18(2)、C30H55N5O5(3)和C17H14N2O2(4)。经天然产物数据库查询发现,化合物3和4可能分别为Viscumamide和Dehydrocyclopepti,这两个化合物在虫生真菌代谢产物中属首次发现。数据库查询没有发现与分子式C15H16NO3和C32H40N2O18匹配的结构式,因此化合物1和2可能为新化合物。
李康乐王小董张德龙陆瑞利胡丰林
关键词:清除自由基活性测定液质联用
液体或固体培养对环链棒束孢(Isaria cateinannulata)菌丝体中挥发性成分组成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测定环链棒束孢(Isaria cateinannulata)在不同培养方式下,其菌丝中挥发性代谢物组成,分析代谢产物差异与培养方式间的相互联系。【方法】分别用SDAY培养基固体平板与SDY培养基液体摇瓶的培养方式进行培养;培养温度为25℃,培养周期为8天;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提取菌丝的挥发性成分;用气质联用仪进行数据采集及分析。【结果】固体培养菌丝体含有较多种类的挥发性成分,共鉴定41种化合物,其中酯类、醌类和肟类化合物为其特有。液体培养菌丝体含有的挥发性成分相对较少,共鉴定32种化合物,其中羧酸类化合物为其特有,同时酚类含量远高于固体菌丝。固体和液体培养菌丝体的主要挥发性成分都是烃类物质,其中烯烃类物质分别占固体培养菌丝和液体培养菌丝总挥发物的57.6%和7.85%,烷烃类物质分别占固体培养菌丝和液体培养菌丝总挥发物的9.19%和22.4%。【结论】固体或液体培养条件对环链棒束孢菌丝体中挥发性成分的组成有影响。
张德龙王小董陆瑞利李康乐胡丰林
关键词:菌丝体气质联用
培养时间相关的中国被毛孢代谢产物初步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分析不同培养时间中国被毛孢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培养时间内,供试菌株菌丝的次级代谢产物差异显著。根据代谢组差异可将中国被毛孢培养时间分为前期(19d前)、中期(19–26d)、后期(26d后)3个阶段。3个培养阶段共出现43种显著差异化合物,其中仅在培养前期出现的差异化合物有3种,大部分差异代谢物出现在前期后段及中期,包括8种抗生素及多种具有独特生物活性的物质,在培养后期有3种抗生素没有检测到。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有些代谢物可能是受反馈调节机制控制,其含量呈波动变化;有些是持续合成的稳定的代谢终产物,其含量持续增加;有些由于合成速度逐渐减慢,或分解速度逐渐加快而出现含量持续下降。从代谢物的利用角度来说,人工培养菌丝适宜在培养中期采收,因为此阶段生物活性代谢物最多,但对于含量持续下降的化合物的利用应在培养前期采收;对于含量持续增加的化合物的利用宜在培养后期采收。
李淑林刘肖肖陆瑞利张德龙罗飞飞胡丰林
关键词:中国被毛孢次生代谢产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