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11040606M76)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周立志李小花刘刚吴东艳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螯虾
  • 2篇克氏原螯虾
  • 1篇毒性
  • 1篇毒性比较
  • 1篇营养化
  • 1篇浅水湖泊
  • 1篇种群
  • 1篇种群遗传
  • 1篇种群遗传结构
  • 1篇彗星
  • 1篇彗星实验
  • 1篇微核
  • 1篇微核实验
  • 1篇湖泊
  • 1篇富营养化
  • 1篇富营养化湖泊

机构

  • 2篇安徽大学

作者

  • 2篇周立志
  • 1篇吴东艳
  • 1篇刘刚
  • 1篇李小花

传媒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湖泊科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淮河克氏原螯虾种群遗传结构被引量:2
2013年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是广泛分布于我国淡水水域的外来入侵物种,对其种群遗传结构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种群扩散过程。本文测定了淮河流域自然水体中9个地理种群共151个野生克氏原螯虾线粒体COⅠ序列,获得624 bp的有效基因片段,共定义了25个单倍型。AMOVA分析结果表明,淮河流域的克氏原螯虾种群内的变异占主导地位,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均为中等水平,各地理种群间平均遗传差异较小(F st=0.078),遗传差异不显著。系统发生树并没有按地理位置形成对应族群,表明克氏原螯虾各地理种群间存在明显的基因流,各地理种群间没有形成明显的种群遗传分化。
李小花刘刚周立志鲁的苗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种群遗传结构
安徽沿江两个富营养化浅水湖泊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i)遗传毒性比较被引量:1
2012年
富营养化湖泊的蓝藻水华加剧了水体污染,影响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本研究针对安徽沿江富营养化程度不同的巢湖和菜子湖,2010年4 9月份,利用微核和彗星电泳实验检测水体污染物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血细胞的微核率和DNA损伤,评价湖泊污染物的遗传毒性效应.巢湖和菜子湖细胞微核率最低值分别为0.316±0.131和0.243±0.063,最高值分别为0.624±0.136和0.360±0.081;巢湖DNA损伤三项指标TailDNA、TM和OTM最高值为7.59±1.58、2.75±1.55和3.12±1.45,菜子湖为5.02±1.42、1.07±0.16和1.19±0.26.两个湖泊克氏原螯虾血细胞微核率和DNA损伤都表现为随时间推移而增加,且巢湖6、7月份血细胞微核率和DNA损伤增加幅度最大.7、8、9三个月份,两湖泊细胞微核率和DNA损伤差异性达到极显著.彗星实验和微核实验结果一致,但前者更敏感.两种不同的遗传毒性检测方法结合能更好地检测污染物对机体产生的遗传毒性作用.
吴东艳周立志
关键词:微核实验彗星实验富营养化湖泊克氏原螯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