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610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610006)
- 作品数:2 被引量:23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文王志青陈皓侃白宗庆李保庆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常压程序升温热解-质谱系统在煤脱羧过程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设计了在线监测煤和其它含高挥发分组份样品的热解气体的反应器,将此反应器与商品型质谱(MS)联用,建立了常压程序升温热解-质谱(AP-TPP-MS)系统。用模型化合物和真实样品检验了该系统的可靠性和重复性,并探讨了通过预处理前后煤热解时CO2的逸出情况来反映煤脱羧效果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此系统用于模型化合物热解时能获得响应好、重叠拖尾少、对称性好的气体逸出峰;用于氧化煤时能清晰可辨地显示同一热解气体的多个逸出峰;系统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较好。可利用此系统监测CO2的逸出情况,反映预处理对煤的脱羧效果。
- 王志青白宗庆李文陈皓侃
- 关键词:脱羧
- 吡啶预处理抑制煤热解过程中交联反应的研究被引量:21
- 2008年
- 采用吡啶蒸气、吡啶溶液两种溶胀方式对伊泰褐煤进行了预处理,用热重结合在线质谱仪考察了两种处理方式对煤热解过程中交联反应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两种预处理方法对煤热解过程的交联反应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但其作用温度和机理不同。吡啶蒸气预处理可能通过与煤形成N—OH氢键、断开煤本身含氧官能团之间的氢键,从而在400℃以前抑制煤本身含氧官能团之间的氢键交联反应;吡啶溶液预处理主要是通过改变煤的结构,减少煤小分子同大分子网络结构之间缔合,提高氢的传递效率等因素来抑制小分子同煤大分子网络结构及其热解过程中间碎片之间的交联反应。
- 王志青白宗庆李文李保庆陈皓侃
- 关键词:溶胀氢键交联反应TG-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