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055211010)

作品数:8 被引量:58H指数:4
相关作者:沈军吴广明周斌张志华刘春泽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气凝胶
  • 3篇溶胶
  • 2篇损伤阈值
  • 2篇激光
  • 2篇激光损伤
  • 2篇激光损伤阈值
  • 2篇HFO2薄膜
  • 2篇掺杂
  • 1篇单壁
  • 1篇单壁碳纳米管
  • 1篇低密度
  • 1篇氧化硅
  • 1篇折射率
  • 1篇溶胶-凝胶法
  • 1篇溶胶-凝胶工...
  • 1篇溶胶-凝胶技...
  • 1篇溶胶凝胶
  • 1篇溶胶凝胶法
  • 1篇水玻璃
  • 1篇碳纳米管

机构

  • 10篇同济大学

作者

  • 10篇沈军
  • 6篇吴广明
  • 5篇周斌
  • 4篇谢志勇
  • 3篇刘春泽
  • 3篇罗爱云
  • 3篇欧阳玲
  • 3篇杜艾
  • 3篇张志华
  • 2篇汪国庆
  • 2篇王晓栋
  • 2篇肖淑芳
  • 2篇倪星元
  • 2篇王生钊
  • 1篇杨辉宇
  • 1篇李宇农
  • 1篇林雪晶
  • 1篇王爱荣
  • 1篇徐翔
  • 1篇宓轶捷

传媒

  • 3篇原子能科学技...
  • 2篇功能材料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强激光与粒子...
  • 1篇真空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台阶光栅结构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工艺被引量:2
2008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一种具有光敏性的ZrO2薄膜,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对薄膜曝光前后的结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薄膜具有良好的光敏性。采用紫外曝光结合图形转移工艺,制备了具有多台阶结构的复杂微细图形。测量结果表明,该结构为周期性三台阶结构,周期为210μm,每个台阶的高度约为325 nm。
刘春泽周斌徐翔杜艾叶君建吴广明沈军
关键词:微结构ZRO2光敏
提拉法制备耐刮擦SiO2减反膜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采用碱/酸两步催化法制备出SiO2溶胶,在未钢化的玻璃表面经提拉法制备 SiO2薄膜,利用玻璃的钢化过程对薄膜进行热处理。使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椭偏仪、傅立叶红外光谱、分...
沈军谢志勇欧阳玲邬镝罗爱云王生钊王晓栋
关键词:溶胶-凝胶技术减反膜提拉法
文献传递
HfO2高激光损伤阈值薄膜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采用水热合成技术,制备了HfO2胶体,用旋涂法镀制了单层HfO2介质膜。采用XRD,椭偏仪,红外光谱 (FTIR)等方法对薄膜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用输出波长为1 064 nm,脉宽为10 ns的电光调Q激光系统产生的强激光...
沈军罗爱云王生钊欧阳玲谢志勇朱玉梅
关键词:HFO2薄膜高折射率激光损伤阈值
文献传递
化学法制备的HfO_2薄膜的激光损伤阈值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采用化学法制备了HfO2介质膜,研究了热处理、紫外辐照以及Al2O3复合对HfO2介质膜激光损伤阈值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仪对薄膜进行了表征,并用输出波长为1.064μm、脉宽为10 ns的电光调Q激光系统测试薄膜的激光损伤阈值。实验结果表明:采用150℃左右的温度对薄膜进行热处理可以提高薄膜的激光损伤阈值,所获得的薄膜的激光损伤阈值高达42.32 J/cm2,比热处理前的激光损伤阈值提高了82%;无机材料Al2O3的适量添加能够提高薄膜的激光损伤阈值,其中HfO2与Al2O3的最佳质量配比约为95∶5;另外,对薄膜进行适当的紫外辐照也可改善HfO2薄膜以及HfO2-Al2O3复合薄膜的抗激光损伤性能。紫外辐照对提高HfO2-Al2O3复合薄膜的激光损伤阈值效果尤为显著,辐照40 min后的激光损伤阈值达到44.33 J/cm2,比紫外辐照前的激光损伤阈值提高了90%。
沈军罗爱云吴广明林雪晶谢志勇吴晓娴刘春泽
关键词:HFO2薄膜紫外辐照激光损伤阈值
AF_(2400)-SiO_2疏水复合光学薄膜制备及其表征
2006年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低折射率二氧化硅(SiO2)增透薄膜,用AF2400(Telflon)对薄膜进行表面处理得到AF2400-SiO2疏水复合光学薄膜.对薄膜的表面形貌、疏水性能、光学性能等进行测试,结果显示AF2400-SiO2复合光学薄膜表面平整,折射率为1.21,疏水角可以达到110°~120°.
汪国庆沈军谢志勇吴广明
关键词:光学薄膜溶胶-凝胶工艺
快速制备含镍SiO2气凝胶材料的研究与表征被引量:3
2008年
以正硅酸乙酯(TEOS),硝酸镍为原料,HF为催化剂,通过sol-gel法,经CO2超临界流体干燥,可快速制备含镍的SiO2气凝胶;HF的加入大大加速了溶胶-凝胶反应速度。气凝胶密度在20~200mg/cm^3范围内连续可调,镍含量的浓度可在1%~30%范围内控。运用IR、XRF、XRD、TEM等方法对样品进行结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掺杂物以非晶态形式成功掺人SiO2气凝胶中,经673K热处理5h,后SiO2气凝胶载体的微结构未被破坏。
肖淑芳周斌杨小云杜艾张志华吴广明沈军
关键词:掺杂
ICF用铜基低密度气凝胶靶材料研制被引量:9
2008年
过渡金属基气凝胶是惯性约束聚变实验中靶的候选材料。以无机铜盐CuCl2的醇溶液为前驱体,采用聚丙烯酸为分散剂,环氧丙烷为凝胶促进剂,通过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柱状铜基醇凝胶。铜基醇凝胶经CO2超临界流体干燥后即可得到浅绿色柱状铜基气凝胶靶材料,材料密度为120~150mg/cm3。由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气凝胶的微结构分析可知,该样品呈现由纳米级球形颗粒均匀堆积而成的网络结构。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图谱和X射线荧光光谱的结果表明,样品结晶部分的成分主要为斜方晶Cu2^2+Cl(OH)3,而无定形部分的成分为水合氢氧化铜。
杜艾李宇农周斌吴越华肖淑芳刘春泽沈军倪星元
关键词:铜基气凝胶聚丙烯酸
以水玻璃为源常压制备高保温二氧化硅气凝胶被引量:32
2009年
以低成本工业级水玻璃为硅源,水为反应物及溶剂,在无需复杂的树脂交换和水洗条件下,分别采用HF一步快速催化法和HNO3-NaOH酸碱两步催化法,通过溶胶一凝胶技术制备出二氧化硅水凝胶。采用三甲基氯硅烷(TMCS)和六甲基二硅醚(HMDSO)作为表面修饰剂,在常压条件下制备了低热导率(0.03W/(m·K))、比表面积在200~500m^2/g之间的低密度、疏水特性可调,具有高效保温性能的纳米多孔二氧化硅。对该材料的制备过程、形成的结构以及反应机理、保温原理进行了讨论。
沈军王际超倪星元王博王晓栋张志华
关键词:水玻璃溶胶-凝胶法
用于储氢材料的碳/掺杂碳气凝胶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通过溶胶-凝胶工艺,以间苯二酚和甲醛为原料,采用常压干燥法制备有机气凝胶和金属掺杂有机气凝胶;在氮气保护下,经1050℃高温碳化获得碳/掺杂碳气凝胶;通过CO2活化工艺优化样品微结构、提高其比表面积,获得了比表面积达2 582 m2/g的碳气凝胶样品。使用比表面积与孔隙度分析仪、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对样品微观结构和气体吸附性能进行表征。通过溶胶-凝胶工艺实现了过渡金属的均匀掺杂,并研究了金属掺杂对碳气凝胶微结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金属掺杂可提高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微孔体积。
欧阳玲沈军周斌侯今强宓轶捷张志华吴广明
关键词:碳气凝胶CO2活化金属掺杂储氢材料
V_2O_5复合薄膜材料的制备被引量:3
2008年
本文采用了单壁碳纳米管(SWCNTs)与V2O5气凝胶进行复合。首先采用混酸处理的方法对SWCNTs进行预处理,然后与V2O5溶胶进行复合。V2O5复合气凝胶薄膜材料的制备过程,主要是以V2O5粉末、苯甲醇(BA)、异丙醇(IP)和SWCNTs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提拉法镀膜和溶剂替换的方法来制备。利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原子力显微镜、透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手段,研究了SWCNTs复合V2O5气凝胶薄膜材料的结构和热处理对薄膜性能的影响。
王爱荣吴广明杨辉宇张明霞周斌牛锡贤汪国庆沈军
关键词:五氧化二钒单壁碳纳米管气凝胶复合材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