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AZX003)

作品数:12 被引量:38H指数:4
相关作者:刘荣军刘世敏李文峰更多>>
相关机构:华侨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政治法律
  • 4篇经济管理
  • 4篇哲学宗教
  • 2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篇市民
  • 8篇市民社会
  • 8篇民社
  • 3篇哲学
  • 3篇政治经济学批...
  • 3篇社会
  • 3篇现代社会
  • 3篇经济学批判
  • 2篇意识形态
  • 2篇政治
  • 2篇政治哲学
  • 2篇社会政治
  • 2篇社会政治哲学
  • 2篇市场经济
  • 2篇市民社会理论
  • 1篇新经济
  • 1篇新经济形态
  • 1篇渊源
  • 1篇哲学意义
  • 1篇政治国家

机构

  • 5篇华侨大学
  • 4篇西南大学
  • 3篇重庆工业职业...
  • 2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8篇刘荣军
  • 3篇李文峰
  • 3篇刘世敏

传媒

  • 3篇马克思主义研...
  • 2篇马克思主义与...
  • 2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东南学术
  • 1篇深圳大学学报...
  • 1篇长沙大学学报
  • 1篇通化师范学院...
  • 1篇中共云南省委...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现代社会转型与重要意义被引量:8
2017年
认为"市民社会"概念在马克思中后期文本中是个"消失了的范畴"的说法只是一个"学术假象"。马克思在早期从"关于整体的一个混沌的表象"的"市民社会"中抽象出了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基础的"市民社会"概念,在中后期则将以"现代市民社会"/"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为具体形象的"现代社会"概念从一个描述性的实存性概念改造成了一个分析性的本质性概念和价值性概念,从而实现了市民社会概念的现代社会转型。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现代社会转型既张显了马克思主义以现代市民社会为研究对象和批判对象的价值立场和理论自信,也涵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探索现代社会发展规律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和基本原则。
刘荣军
关键词:市民社会资产阶级社会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学批判意识形态
数字经济的经济哲学之维被引量:10
2017年
工业经济和信息经济之后的人类社会是否能够借助于数字经济迎来一个新的经济时代和社会形态,这是数字经济的发展给我们提出的一个新的社会历史问题。就数字经济与当代社会的发展来说,数字经济不仅创造了人的发展所需要的自由时间和自由活动,带来了劳动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新变化,为现代社会走向共享经济提供了一条探索性方案,而且也带来了诸多需要我们客观面对并正确审视的发展关系问题,如经济手段与经济目的、数字素养与数字鸿沟、经济共享与社会支配等方面的问题与挑战。
刘荣军
关键词:数字经济新经济形态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再探
2013年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据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从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来说,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的研究对唯物史观的创立起到了开启逻辑起点和奠定核心思想的作用。在人们致力于深入挖掘马克思唯物史观和现代性的科学价值以引导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大背景下,很有必要对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尤其是马克思在不同语境中赋予市民社会的不同内涵做认真的解析。
刘世敏李文峰
关键词:市民社会
马克思市民社会思想的发展轨迹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对当前中国正在进行的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作用。市民社会思想伴随马克思一生研究的全过程,该文对其发展轨迹进行清晰的梳理,主要从两个途径进行研究:一是对市民社会的法哲学批判与分析,促使唯物史观的萌芽。二是对市民社会的政治经济学解剖,使历史唯物主义得以最终诞生和确立。
李文峰刘世敏
关键词:市民社会
马克思市民社会思想的理论渊源探析
2013年
马克思市民社会思想的理论渊源主要包含两个:传统意义上的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高度合一;现代意义上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二元分离。前者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认为市民社会是指政治共同体或城邦国家;后者以黑格尔为代表,真正在现代意义上把市民社会从政治国家中分离出来。
李文峰刘世敏
关键词:马克思理论市民社会理论渊源
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三重批判及其社会政治哲学意义被引量:5
2017年
马克思自身的思想发展呈现出对现代社会政治国家问题进行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历史唯物主义考察的整体特性,这是与他对现代市民社会的法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意识形态批判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法哲学批判使马克思把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同私有制和私有财产这个社会现实问题联系起来,确立了人的解放必须从现代社会的宗教崇拜、国家崇拜和金钱崇拜中超拔出来的社会政治哲学主题;政治经济学批判使马克思从私有财产、物化关系与资本逻辑的结合中诠释了现代社会中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及其背后更为深层的社会政治哲学,架构出了马克思为政治国家提供政治经济学支撑的实证道路;意识形态批判则使马克思完成了对现代哲学和社会学的观念论基础的批判,为破除附着在政治国家身上的所有权崇拜和社会符咒、为消灭资产阶级国家及其世俗基础即市民社会扫清了道路。
刘荣军
关键词:市民社会政治国家社会政治哲学
市场经济的意识形态还原与中国实践被引量:7
2014年
资本主义国家为市场经济辩护的一个重要理论支撑,就是把它看成资本主义本身的内在行为和意识结构,臆造出一种市场经济的意识形态神话。马克思从现代社会的发生发展角度揭示了市场经济对于人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意义,阐释了通过市场手段最终抛弃市场的历史唯物主义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经历了动力激励机制的历史性开启和分化抑制机制的价值性规制后,必将走向整合治理机制的总体性建构,即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基础上,依据个体主体性与社会公共性的统一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刘荣军
关键词:市场经济意识形态社会和谐
现代社会财富生产的发展悖论与理性重建被引量:1
2013年
马克思"从商品开始"分析现代社会财富生产的思想理路,蕴含着他从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中把握现代社会的方法论指导原则。现代社会财富生产的无限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财富表现的抽象性与虚幻性,导致了现代社会财富生产的生产悖论、生活悖论与生态悖论三种发展悖论。从马克思财富理论角度对现代社会财富精神进行新的理性重建,就必须使现代社会财富生产体现出新的生产力发展方向,体现出新的文化意识发展方向,体现出新的人类利益发展方向。
刘荣军
关键词:现代社会财富生产发展悖论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双重视阈及其现实意义被引量:3
2016年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视阈、问题意识与理论主题,就是对现代社会的经济本性与政治本性的历史唯物主义考察。在现代经济社会意义上,马克思科学地阐述了财富生产和财富分配的关系问题,批判了"把生产当作永恒真理来论述而把历史限制在分配范围之内"的观点的非历史性、反历史性本质;在现代政治社会意义上,马克思辩证地揭示了政治国家向社会国家的转型问题,从民权(民主)问题(权的问题)与民生问题(利的问题)的统一中阐述了国家向社会回归的历史必然性。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双重视阈来反思当代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我们必须科学合理而稳妥地解决好经济上的市场化与再分配和政治上的反腐败与制度化这两个核心问题。
刘荣军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批判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市场化
近代市民社会的两种历史传统被引量:1
2015年
古希腊的"城邦国家"和中世纪的"城市社会"构成了近代市民社会的两种历史传统。城邦国家的兴起与衰退推动了公民政治生活向市民私人生活的转变,使得人类社会从"作为一种政治动物的人"的公共生活中发展出了一种"作为一个个人的人"的自由意志。城市公社的复兴和发展则打开了中世纪封建社会和等级社会的缺口,为近代市民社会的诞生提供了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社会要素。城邦国家和城市公社不仅构造了二者在政治上与经济上的性格差异,而且奠定了近代市民社会的公民品格和市民精神的历史基础。
刘荣军
关键词:市民社会公民生活自由意志市民精神社会结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