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11040606M35)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李有桂张中涛王辉薄飞李春东更多>>
相关机构:合肥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理学

主题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性质
  • 1篇阳离子
  • 1篇阳离子识别
  • 1篇氧代
  • 1篇乙酯
  • 1篇中间体
  • 1篇四硫富瓦烯
  • 1篇吡啶
  • 1篇吡啶基
  • 1篇离子
  • 1篇离子识别
  • 1篇离子液
  • 1篇离子液体
  • 1篇精细化工
  • 1篇精细化工中间...
  • 1篇化工中间体
  • 1篇化学性质
  • 1篇环蕃
  • 1篇甲酸

机构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

  • 2篇李有桂
  • 1篇何刚
  • 1篇薄飞
  • 1篇张元元
  • 1篇李春东
  • 1篇王辉
  • 1篇张中涛

传媒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精细化工
  • 1篇Chines...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Property of One Bis (benzimidazolin-2-ylidene) Arene-mercury(Ⅱ) Complex被引量:1
2014年
Reaction of a N-heterocycliccarbene(NHC) containing an anthracene unit and two N-picolyl moieties with Hg(OAc)2 yielded a novel mercury(Ⅱ) complex(1). X-ray studies, UV-vis and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confirmed that a strong interaction exists between the mercury atom and anthracene unit.
李有桂韩磊马刚朱成峰
关键词:MERCURYCARBINEFLUORESCENCE
含四硫富瓦烯-吡啶结构环蕃的合成及其在离子液中的性质被引量:1
2014年
在甲醇钠的作用下,2分子的2,3-二(2'-氰乙基硫基)-6,7-二丁硫基四硫富瓦与2分子的2,6-二(氯甲基)吡啶反应生成四硫富瓦烯-吡啶结构单元的新型环蕃(3)。在离子液中测定了新型环蕃3的电化学性质,并研究了其对金属离子识别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离子液中,环蕃中四硫富瓦烯单元更加容易被氧化或还原,而且其紫外吸收也显著增强;同时发现Pb2+对这种新型环蕃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和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最为明显,其对Pb2+有一定的选择性识别功能,Cu2+能够破坏TTF结构单元。
李有桂张元元李春东何刚
关键词:四硫富瓦烯离子液体电化学性质阳离子识别
2-(3-氯-2-吡啶基)-5-氧代-3-吡唑烷甲酸乙酯的合成被引量:2
2011年
以3-氨基吡啶为原料,经取代、重氮化得到2,3-二氯吡啶,再与水合肼经亲电取代制得3-氯-2-肼基吡啶。所得产品无需提纯可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所得产物与马来酸二乙酯在氮气保护条件下,以无水乙醇为溶剂,反应得到有机中间体2-(3-氯-2-吡啶基)-5-氧代-3-吡唑烷甲酸乙酯,反应总产率为48.0%。所得产物经IR、1HNMR确定其结构。并对合成工艺进行优化,所得适宜工艺条件(以3-氯-2-肼基吡啶228.57 mmol计):在无水无氧反应体系中,回流状态下滴加马来酸二乙酯速度为10 s/滴时,回流反应1 h,产率为80.1%。
李有桂王辉薄飞张中涛
关键词:精细化工中间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