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ZX011)

作品数:11 被引量:26H指数:3
相关作者:向世陵辛晓霞张钊贻吴亚楠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天津理工大学昆士兰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主题

  • 3篇儒家
  • 2篇道德
  • 2篇仁说
  • 1篇道德价值
  • 1篇道德困境
  • 1篇第三种人
  • 1篇心安
  • 1篇远古
  • 1篇彰显
  • 1篇张栻
  • 1篇旨趣
  • 1篇儒墨
  • 1篇辱骂
  • 1篇生生
  • 1篇天地之心
  • 1篇天下为公
  • 1篇同路人
  • 1篇普遍化
  • 1篇亲亲
  • 1篇禅让

机构

  • 8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天津理工大学
  • 1篇昆士兰大学

作者

  • 8篇向世陵
  • 4篇辛晓霞
  • 1篇吴亚楠
  • 1篇张钊贻

传媒

  • 3篇道德与文明
  • 2篇文史哲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孔子研究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学术月刊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哲学史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儒家博爱观念的起源及其蕴含被引量:9
2014年
博爱的观念孕育于中国本土。作为仁的根本性内涵,儒家博爱适应于人道关爱与和谐群体的社会发展需要,自春秋发端,至战国进一步丰富。通过着重探讨先秦博爱观念的起源,揭示出儒家博爱论兴起时以爱人先于爱己和爱的互惠性为特色的基本蕴含,认为爱、亲、仁的概念之间是相互训释的关系,阐明博爱与差等双方是同一个仁爱在普遍原则与具体实践的不同层面的表现。孝为儒墨共有的观念,它可以在普遍之爱的意义上被理解。先秦初起的博爱观念在汉唐得以进一步展开并与社会政治相关联。"博爱之谓仁"的命题虽然晚出,但却集中展示了儒家博爱论的基本精神。
向世陵辛晓霞
关键词:互惠
《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背后的几个问题--“左联”的矛盾、“第三种人”论争与鲁迅“同路人”立场被引量:1
2018年
《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的写作背景牵涉中共纠正"左联"排斥"同路人"的关门主义态度,也牵涉"第三种人"论争和"左联"的内部矛盾,尤其突出的是冯雪峰和周扬的矛盾。"第三种人"论争中鲁迅与"左联"理论家对苏汶的批评有明显的差异,通过对这些差异的分析,可以展示鲁迅在论争中不同的立场。再将鲁迅的这个立场跟"第三种人"的立场作一对比,则苏汶显然并非"同路人",而鲁迅才是真正的"同路人"。
张钊贻
从“天下为公”到“民胞物与”——传统公平与博爱观的旨趣和走向被引量:3
2015年
"天下为公"作为一种思想资源和政治范型,在讲求公平和博爱的意义上一直存在于中国社会。博爱由于其内含的人己关系的公平,为公天下注入了最为深厚的情感资源。从人的自然生成及气与性结合的层面出发,人们可以超越现实具体的差别,寻求观念和抽象的平等。张载提出的"民胞物与",使公平和博爱跨越血亲"小家"走向同气同性的"大家"。人与己如能放在同一的公平尺度上予以考量,德性的关爱普遍播撒,定会得到天下民心的呼应和顺从。公平主要不是从动机,而是从效果——疏通执滞、宽慰心灵而最终"太和"的角度去理解。有常心爱人爱物,己亦会被人物常爱,爱的公共性和互惠性品格得以充分彰显。
向世陵
关键词:天下为公公平爱人民胞物与
大身是谓同善——儒家博爱观念的彰显被引量:2
2016年
"同善"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孟子。"同善"结合"兼所爱",在宋以后发展为"天人一身"的"大身"观。"大身"基于自我的扩充,"同善"则体现为人际的关爱。仁既是个体的美德,也是天道之善的生生流行。以生生论仁善,讲仁者生也,是宋明诸儒将孔孟的仁说与《易传》的生生之善贯通起来的结果。生生和仁爱不仅需要客观性的支撑,也需要主观性的自觉,基点在一心与众心的同一,并在实践中为走向"同善"的慈善救助提供方便路径。"同善会"在明代后期出现,与明中叶以后心学的流行并吸纳气学的因素密切关联。人间的善行借助了天人感应的逻辑,以为最终能导致家给人足的太平美景。
向世陵
关键词:生生
中华远古道德价值的挺立与普遍化进程
2016年
从禅让制到嫡长子继承制,儒家在整理古代典籍的过程中,赋予两者"惟德是与,非贤不授"和亲亲、尊尊的意义并都加以维护,这意味着即使是在儒家的传统中,德在王位继承制度中也逐渐失去了优先性。但优先性的调整,并不意味着德的失落,而是恰恰开启了德的普遍化进程。德最初产生于政治领域,经由儒家的重构,德从主要指向君主,逐渐扩展为对臣,进而普及到士,最终指向每一个人,成为普遍的价值原则,成为整个文明的价值内核。这一普遍化进程,对中国文化之精神气质的发育,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辛晓霞
关键词:禅让亲亲普遍化
二程论仁与博爱被引量:3
2015年
建立在一气流通和同气同性基础上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为博爱之可能奠定了本体论的基石。不仅是我之气血自身的流通,也是我与气化生成的不同人物相互感通,并体现为"我"对天地万物的关爱。值得关注的不是差等与无差等的矛盾,而是一体之仁在不同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如何与环境相适应而恰当表现。仁体是在其实施或作用之中才能生存的,用在最终的意义上决定着仁体的实现和完成。仁既是情感也是德性,爱可以出于私情,但仁却必须是大公。以存心爱物来彰显的博爱,并不只停留于理论的呼唤,而是已放诸于施政者的实践。
向世陵
顺情而心安——道德困境中儒家的选择被引量:2
2015年
陆澄得知儿子病危,因而忧闷不能堪,阳明先生批评他爱亲偏了,已是私意。然而当阳明得知自己父亲病危时,却"欲弃职逃归",这其中的差异值得探究。其实,阳明先生对陆澄的提点是基于理性的考量,但当自己遭遇此种危急时,则依于直觉之情。此情是人性深处的直觉的亲情,顺此情才能心安。安与不安,不是从理论推导、逻辑论证中得到的,而是情感的恰当安顿,心安是儒家面对内在困惑或道德两难处境时选择的依据之一。儒家肯定亲情,但不止于亲情,而是将其扩充、提升为普遍的仁爱之情,将"亲亲"与"仁民"、"爱物"统一起来,确立了由孝及仁,由身、家及天下的实践路向,扩充家庭和谐从而实现社会和谐。这也为我们的现代社会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启发。今天,我们应当重拾儒学,彰显其在慰藉心灵、和谐群体与稳定社会等方面表现出的重大意义。
辛晓霞
关键词:心安道德
非儒和斥墨中的儒墨之同
2013年
墨子"非儒",但所谓"亲亲有术,尊贤有等",只是讥讽儒家在践履中不能真正贯彻这一原则,反因私爱而废尊卑。墨子所设定的和兼爱相对立的是巫马子唯"我"之爱的差等之爱,这与儒家所倡导的差等之爱截然不同。同样,孟子虽然批评墨子的兼爱导致无父,是为禽兽,但孟子的着眼点不在于兼爱的爱一切人的层面,而是基于卫护儒家学派的地位和孔子道统的卫道之辩。儒墨俱道仁义,同倡爱人,共同塑造了中国文化的博爱精神。
辛晓霞向世陵
关键词:兼爱墨子
朱熹的“状仁”说及对爱的诠释被引量:2
2018年
朱熹"状"仁之体突出的是"公"的价值,贯穿的是"爱人"的观念。仁与公的关系,实质上即仁与人的关系。"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虽不构成爱的原因,但却是落实博爱所必需,为博爱的推行准备了条件。朱熹与张栻在仁说上的争论,重点围绕如何处理爱与仁的关系问题展开,并因此引起了性情体用之辨。从坚持仁与爱相关联出发,朱熹要求于情中体性,在爱中及体。相应地,人所应做的,是"为仁"而非"求仁"。朱熹不同意韩愈"博爱之谓仁"的界定,认为不能以用代体。佛教的无缘之爱并没有什么道理可言,毁己以成物,本身就背离了普遍之爱的原则。儒家由亲亲到仁民爱物,是实施博爱的最现实的道路。
向世陵
汉代政治中的“博爱”论说
2014年
自春秋发端的传统博爱观念,至汉代基本成型。本文通过对作为刑政的必须要件、以孝治天下的先行和公天下的普爱等博爱观内涵的探讨,揭示儒家博爱论在汉代政治中的基本表现。汉代大一统国家的长治久安需要内在的凝聚力,仁德博爱是"威势成政"的先导和内核。"博爱之谓仁"的命题虽然晚出,但却集中展示了儒家博爱论的基本精神。
向世陵吴亚楠
关键词:孝亲公天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