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KYZ200902)
- 作品数:4 被引量:93H指数:3
- 相关作者:欧名豪李鑫李兴校高扬肖长江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江苏省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对农地非农化影响研究
- 2011年
- 研究目的:分析经济增长方式与农地非农化的关系,解释中国农地非农化规模长期高位运行原因,为制定“十二五”管理目标与政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比较研究,回归分析。研究结果:(1)1990—2009年江苏省单位经济增长的土地代价水平介于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日本之间;(2)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冶金、化工等对工业增长贡献大,制约了江苏省经济增长土地代价水平的下降;(3)“十二五”期间江苏乃至全国农地非农化规模将保持在较高水平,资源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研究结论:有效的耕地保护策略不仅要求微观上完善资源配置机制,还必须在宏观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 姜海卜婷婷
- 关键词:土地管理经济增长方式农地非农化
- 江苏省城镇化发展协调度评价与地区差异分析被引量:58
- 2012年
- 将城镇化分解成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4部分,且认为这4部分应处在协调耦合状态,用TOPSIS法对江苏省城镇化发展协调度进行评价,之后对评价结果的地区差异进行分析,以对城镇发展政策制定提供依据。研究表明:常州和扬州在优质协调区;南京、镇江、苏州和无锡在良好协调区,且土地城镇化相对滞后,说明城镇土地高效集约利用;徐州、淮安和南通在基本协调区,徐州与淮安土地城镇化过快,社会城镇化滞后,表明城镇土地粗放低效利用,同时忽视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南通土地城镇化滞后,表明城镇扩张缓慢,城镇化的土地代价水平较低;泰州和盐城在轻度失调区,盐城经济城镇化滞后,泰州土地城镇化滞后,土地集约利用强度大,城镇发展选择的是一种精明增长路径;连云港和宿迁在中度失调区,土地城镇化明显快于其它城镇化,城镇发展土地代价水平高,具有相当过渡性损失。
- 李鑫李兴校欧名豪
- 关键词:城镇化协调度TOPSIS法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冲突的利益相关者属性分析及治理策略选择——以一般地级市为例被引量:4
- 2011年
- 研究目的: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在辨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冲突的利益相关者基础上,评价各利益相关者的属性,探寻针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治理策略。研究方法:标准化访谈,李克特量表法。研究结果:就一般地级市而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冲突涉及17个利益相关者,按照影响力和利益性属性可以分为4种类型,其中市级政府、省市级层面的国土、建设(规划)等部门、地方行政主管官员等9个主体是关键利益相关者;对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应当采取不同的治理策略,建立上下级政府和部门间的协商合作机制、加强督查力度、完善官员考核机制以及加强规划信息公开等,可以促进冲突的化解。
- 刘琼吴斌欧名豪欧维新郭杰
-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利益性
- 基于景观指数的细碎化对耕地生产效率影响研究被引量:31
- 2012年
- 研究细碎化对耕地生产规模效益和技术效率影响,以对农地政策制定提供一定依据。综合考虑地块面积、形状和分布因素,用景观指数量化耕地细碎化水平,把细碎化变量代入C-D生产函数,研究细碎化对耕地生产规模效益影响,用SFA方法测度耕地生产技术效率,用多元线性回归研究细碎化对耕地生产技术效率影响。结果表明:表征细碎化的第一主成分和地块平均面积、地块密度、面积加权形状指数和面积加权分维数载荷值大于88%,第二主成分和边界密度指数载荷值大于91%;在C-D生产函数中代入细碎化变量后所有单元规模弹性下降;表征细碎化的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对耕地生产技术效率影响系数分别是-0.077、-0.011,且通过显著性检验。研究结论认为基于景观指数的细碎化对耕地生产规模效益和技术效率有显著负影响;应从农地市场培育和农地整理两方面减轻细碎化程度,提高耕地生产规模效益和技术效率。
- 李鑫欧名豪肖长江高扬
- 关键词:景观指数技术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