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L2011198)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王敏刘洋宋志国宋吉磊杨忠勇更多>>
相关机构:渤海大学中国石油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理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一锅法
  • 2篇一锅法合成
  • 2篇水相
  • 2篇萘酚
  • 2篇唑啉
  • 2篇啉酮
  • 2篇喹唑啉
  • 2篇喹唑啉酮
  • 2篇多组分
  • 2篇多组分反应
  • 2篇
  • 2篇催化
  • 1篇研磨
  • 1篇研磨技术
  • 1篇衍生物
  • 1篇溶剂
  • 1篇三氯
  • 1篇三氯甲苯
  • 1篇水相合成
  • 1篇取代衍生物

机构

  • 5篇渤海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4篇王敏
  • 3篇宋志国
  • 3篇刘洋
  • 1篇王洋
  • 1篇孙啸虎
  • 1篇杨忠勇
  • 1篇刘连利
  • 1篇高晶晶
  • 1篇张婷婷
  • 1篇宋吉磊

传媒

  • 4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石油化工高等...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5,5-二苯基-2-硫代海因及其S-取代衍生物的绿色合成
2013年
以苯偶酰和硫脲为起始原料,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合成了5,5-二苯基-2-硫代海因;再以5,5-二苯基-2-硫代海因为起始原料,与氯乙酸钠反应,在水相中合成了S-羧甲基-5,5-二苯基-2-硫代海因,考察了硫脲、氢氧化钠和水用量对合成5,5-二苯基-2-硫代海因产率的影响。考察了5,5-二苯基-2-硫代海因用量对合成S-羧甲基-5,5-二苯基-2-硫代海因产率的影响。确定了较佳工艺路线。产品结构经IR、1H NMR、13C NMR及质谱进行了表征。
王敏刘洋宋志国
关键词:苯偶酰硫脲水相合成
非催化条件下合成1-苯甲酰基-2-萘酚
2014年
以2-萘酚和三氯甲苯为起始原料,异丙醇水溶液作溶剂,非催化条件下合成了1-苯甲酰基-2-萘酚。考察了三氯甲苯用量、醇、水和异丙醇的体积比、溶剂用量及回流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确定较佳工艺条件为:2-萘酚50 mmol,三氯甲苯60 mmol,异丙醇水溶液18 mL(V水∶V异丙醇=1∶5),回流反应时间2 h,1-苯甲酰基-2-萘酚收率达74%。异丙醇经回收后可重复利用。产品结构经IR,1H NMR,13C NMR及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
王敏宋志国刘洋袁德成
关键词:2-萘酚三氯甲苯非催化
水相研磨技术合成2-取代-2,3-二氢-4(1H)-喹唑啉酮(英文)
2012年
以2-氨基苯甲酰胺和醛或酮为原料,苯磺酸亚铁为催化剂,采用研磨技术在水相进行反应,高效合成了2,3-二氢-4(1H)-喹唑啉酮。产品结构通过IR,1H NMR,质谱和元素分析进行表征。提出了可能的催化作用机理。该方法具有产率高、操作和后处理过程简便、催化剂能循环使用等优点。
王敏向刚伟高晶晶
关键词:研磨技术
氯化亚锡催化“一锅法”合成1-氨甲酸酯基烷基-2-萘酚衍生物的研究(英文)被引量:2
2013年
无溶剂、60℃条件下,氯化亚锡可有效催化2-萘酚、芳香醛和氨基甲酸酯三组分"一锅法"合成氨甲酸酯基烷基萘酚衍生物。与已报道的催化剂相比,氯化亚锡催化活性较好。该方法具有产率高、反应时间短、节约原料、反应过程简单、清洁,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王敏宋吉磊刘洋杨忠勇
关键词:氯化亚锡多组分反应一锅法合成无溶剂条件
“一锅法”合成2,3-二氢-4(1H)-喹唑啉酮衍生物
2011年
在醇水溶液中,氯化铝可有效催化靛红酸酐、芳香醛和铵盐/伯胺三组分"一锅法"合成单取代和双取代2,3-二氢-4(1H)-喹唑啉酮衍生物。产品结构经IR,1 H-NMR,13 C-NMR,质谱和元素分析进行表征。与已报道的合成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收率高、实验操作和后处理步骤简单、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宋志国王洋孙啸虎刘连利张婷婷
关键词:氯化铝一锅法多组分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