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08181)
- 作品数:17 被引量:172H指数:9
- 相关作者:蔡铭刘永红余志徐伟嘉毕索阳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广东省公安厅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理学更多>>
- 城市空气污染分布不均匀特征分析被引量:17
- 2011年
- 运用空气质量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广东省城市间空气污染的分布特征,同时以广州和佛山为例,根据主要工业污染源分布、常规监测站点监测数据及路边空气质量监测实验分析了城市内部空气污染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间与城市内部的空气污染分布存在不均匀性,空气污染分布不均匀的特点使得少数监测站点的空气质量监测结果难以全面代表整个城市的空气质量。
- 刘永红余志黄艳玲蔡铭徐伟嘉李璐
- 关键词:空气污染空气污染指数
- 基于状态判别的单点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方法被引量:10
- 2010年
- 为更好地根据交通流的变化状态实行相应的控制策略,提出一种针对不同交通状态采用不同控制目标函数的单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方法。该法基于交叉口的占有率和流量比关系,把交通状态划分为空闲、畅顺、繁忙和拥堵4个状态。在不同状态下根据其不同的交通流特点,选用不同的控制策略和控制目标,设定不同目标函数进行配时优化。优化目标函数采用相对指标的3目标函数形式,把车辆平均延误、平均停车次数以及通行能力3个指标作为交叉口效益评价指标,可通过调整各个指标权重系数来满足不同交通状态下的配时需求。最后通过深圳市实际交叉口的例子进行计算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比经典配时方法在结合所提出的目标函数各指标上都优胜,目标函数更合理。
- 何兆成招玉华赵建明曾伟良
- 关键词:交通工程目标函数交通状态判别
- 综合成本下城市公交出行方式与线路选择被引量:9
- 2011年
- 提出了综合考虑换乘次数、出行时间、出行距离、步行距离、等待时间等公交出行因素的广义时间计算方法,给出了基于广义时间和出行费用的公交出行效用函数,构建了考虑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的巢式Logit公交线路选择模型。以广州为例,给出了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参数估计的方法,模型计算结果和二次调查数据的比较表明文中的方法可准确计算公交乘客对出行方式和线路的选择。
- 李玲李军
- 关键词:巢式LOGIT模型问卷调查
- 一种室外声屏障过渡区域绕射衰减测量方法被引量:2
- 2012年
- 提出了一种声屏障声影区与声亮区过渡区域的绕射衰减室外测量方法。方法采用5ms的正弦波作为测试信号,利用声波到达时间的差异有效地排除地面反射和有限长声屏障两侧绕射的影响,并通过背景噪声频谱分析选取测试声以及对接受信号FIR滤波以最大限度降低背景噪声的影响,同时考虑了气象条件变化导致的大气衰减修正。为进一步验证方法有效性,选取直立声屏障作为试验案例。结果表明,与室内全消声室试验结果、几何绕射理论结果接近,试验精度高。
- 罗威力蔡铭李锋张辉刘济科
- 关键词:声屏障
- 街道峡谷内不同车道污染物扩散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6
- 2010年
- 为掌握不同位置车道污染物的扩散规律,提出降低街道峡谷内居民与行人交通源暴露水平的可能途径,采用二维k-ε两方程模型和组分输运方程对典型结构双车道街谷内的流场与不同车道污染物的扩散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相符合.研究发现:迎风车道的污染物更易于向街道峡谷外部扩散;不同位置车道的污染物均在背风侧堆积,可使两侧人行道暴露水平相差5倍.街道峡谷底部污染物分布对车道位置较敏感,车道位置向街道峡谷中部靠拢,将使得背风建筑物底部及人行道的污染物浓度明显降低;迎风侧污染物浓度对车道位置不敏感,但当车道位置处于迎风侧次级旋涡内时,将导致迎风建筑物底部及人行道的污染物浓度近乎成倍增长.将车道位于街道峡谷中部,优先采用道路两侧绿化,是增加行人舒适度和减少行人交通源暴露水平,并改善大楼低层住宅及底部出入口、临街商铺等人群活动区空气质量的可行途径之一.
- 徐伟嘉余志蔡铭刘永红
- 关键词:街道峡谷数值模拟
- 广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特征研究被引量:38
- 2012年
- 文章利用COPERT IV模型计算广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因子,结合机动车保有量和构成,获得2008年广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总量并对排放因子的速度敏感性,以及不同车型、不同排放标准、不同燃料类型机动车排放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广州市机动车CO、NOX、VOC和PM的排放总量分别为138 772.42 t、80 868.69 t、24 907.26 t和3 171.97 t。摩托车和小客车是CO和VOC的主要贡献车型,贡献率总和分别达到78.31%和70.52%;而作为NOX和PM的主要贡献车型,大客车和重型货车的贡献率总和分别达到78.94%和83.72%。国0标准机动车排放水平高于其他排放标准的车型,CO和VOC的排放分担率接近于保有量比例的2倍。汽油车是CO和VOC的主要贡献车型,其排放贡献率超过80%;而PM排放主要以柴油车为主;柴油车的NOX排放总量高,接近于汽油车的2倍。
- 廖瀚博余志周兵刘永红毕索阳蔡铭罗威力
- 关键词:机动车尾气排放特征排放因子贡献率
- 基于重现定量分析法的交通流量时间序列周期特性被引量:10
- 2010年
- 为了提高交通流量的预测精度,用重现图和重现定量分析法,定量分析了交通流量时间序列的周期特性,并利用BP神经网络法和K近邻法,对短时交通流量进行了预测.实例分析表明:不同统计时间间隔和不同时段的交通流量时间序列的周期特性不同.统计时间间隔为5 min的交通流量时间序列有较好的实时性和较强的周期性.交通流量时间序列的周期特性与预测精度正相关,夜间交通流周期性弱,预测精度为87.41%;日间交通流周期性强,预测精度为92.16%.
- 何兆成黎志涛赵建明
- 关键词:交通流量
- 街道峡谷型道路交叉口交通噪声模拟
- 分析了声波传播过程中的直射、反射和绕射三种传播路径,并以此建立了街道峡谷型十字道路交叉口交通噪声计算模型。利用微观交通仿真软件为交通噪声的模拟提供实时交通流数据,对街道峡谷型十字道路交叉口交通噪声进行了模拟,并用实测的交...
- 李锋蔡铭刘济科余志
- 关键词:交叉口街道峡谷交通仿真
- 文献传递
- 基于Pc-Crash软件的人-车碰撞事故仿真规律研究被引量:21
- 2010年
- 以Pc-Crash软件为平台,仿真分析两例实际的人-车碰撞试验。通过对比仿真结果与试验的吻合情况,并结合其他学者所提及的现象,总结了仿真中人-车接触部位、行人终止点位置及抛距、行人被车辆抛出后的运动情况等与实际情况的耦合程度的规律。发现利用Pc-Crash软件实现对人-车碰撞事故仿真时,人-车接触部位与实际情况可以耦合得很好,行人终止点位置一般总体抛距与实际情况差不多,而行人被车辆抛出后的运动情况则与实际不符,针对这些现象提出一些建议。对更好地利用Pc-Crash软件实现对人-车碰撞事故的仿真分析有一定的意义。
- 邹铁方余志蔡铭
- 关键词:交通工程仿真
- 佛山禅城区机动车尾气排放特征及分布被引量:8
- 2010年
- 通过对禅城区不同道路类型交通流进行调查分析,运用COPERT模式计算出2008年佛山地区机动车排放因子,分析出禅城区机动车尾气排放的主要来源及主要特征,得到了禅城区机动车尾气排放总量及排放分担率。根据佛山市辖区区间出行车辆较多的特点,采用源强估算总量的方法计算区内机动车污染排放。结果表明,禅城区2008年CO、NO_x、VOC、PM的排放量分别为72 356.86 t、7 288.38 t、9 991.68 t和366.80 t。不同车型对不同污染物的排放贡献率差别明显,尤以摩托车的CO、VOC排放贡献较高,分别占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总量的85%和77%。道路局部污染最严重的道路类型为国道,整体污染最为严重的为主干路。区内机动车劣化严重,占机动车总量37%的国0车的CO、NO_x、VOC、PM排放分担率分别占机动车排放总量的68%、45%、58%、63 %。不同车型、不同排放标准的排放因子存在较大差别,轻型车的CO、VOC较高而重型车的NOx、PM排放因子较高。
- 毕索阳刘永红蔡铭谢敏
- 关键词:环境学机动车污染排放因子排放分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