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4CB954302)

作品数:15 被引量:718H指数:9
相关作者:匡文慧刘纪远崔耀平迟文峰杜国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4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篇遥感
  • 4篇土地利用
  • 4篇城市
  • 3篇土地利用变化
  • 2篇雨林
  • 2篇生态系统
  • 2篇热带雨林
  • 2篇功能区
  • 1篇地表覆盖
  • 1篇冬小麦
  • 1篇遥感分类
  • 1篇增温
  • 1篇植被
  • 1篇植被覆盖
  • 1篇生长期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功能区
  • 1篇生态敏感性
  • 1篇生态系统服务
  • 1篇生态系统服务...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河南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新...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国家基础地理...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密歇根州立大...
  • 1篇俄克拉荷马大...
  • 1篇亚利桑那州立...
  • 1篇河南省城乡规...

作者

  • 7篇匡文慧
  • 4篇刘纪远
  • 4篇崔耀平
  • 3篇迟文峰
  • 3篇杜国明
  • 3篇刘爱琳
  • 2篇孟凡浩
  • 2篇宁静
  • 2篇秦耀辰
  • 2篇潘涛
  • 2篇张帅帅
  • 2篇杨天荣
  • 1篇刘志锋
  • 1篇吕可文
  • 1篇胡云锋
  • 1篇张树文
  • 1篇颜长珍
  • 1篇黄庆旭
  • 1篇鲁丰先
  • 1篇闫慧敏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地理学报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地理研究
  • 1篇计算机时代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测绘科学
  • 1篇Chines...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Geogra...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0-2015年城市和工矿用地扩张对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中国近15 a来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对陆地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影响是关系到碳循环和全球变化效应的重要问题。首先,本文基于VPM(Vegetation Photosynthesis Model)模型得到NPP数据,基于中国土地利用数据集(National Land Use Datasets of China(NLUD-China))获取2000-2015年城市和工矿用地数据,然后通过邻域替代法模拟2000-2015年间因中国城市和工矿用地扩张损失的陆地NPP。结果表明:2015年城市和工矿用地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1.2%,在2000-2015年间面积增加了70×10~3km^2。城市和工矿用地扩张导致陆地NPP损失1.24 TgC·a^(-1)到3.14 TgC·a^(-1),在2005-2010年损失NPP最多(3.14 TgC·a^(-1))。耕地被建设用地占用是造成中国陆地NPP损失的重要原因,在2010-2015年共有13×10~3km^2的耕地被城市和工矿用地占用,因此损失的NPP达1.51 TgC·a^(-1),占中国城市和工矿用地扩张损失NPP总量的82%。从时空分布特征来看,21世纪初剧烈的城市扩张造成沿海和中部地区NPP损失严重(2000-2005年沿海地区主要因城市扩张损失NPP高达0.82 TgC·a^(-1)),而2010-2015年主要因工矿用地扩张使西部地区NPP损失升高(在2010-2015年因工矿用地扩张损失NPP 0.46 TgC·a^(-1),占中国NPP损失总量的30.81%),NPP损失量呈现出从东高西低逐渐过渡到东西平衡的时空格局。从影响上分析,城市和工矿用地不透水地表比例(0.59±0.19)高于自然植被的不透水地表比例(0.29±0.14),并且城市内部透水地表的平均标准化NPP(0.9)低于自然植被的平均标准化NPP(1.1),是造成城市和工矿用地损失NPP的主要原因。
刘爱琳匡文慧闫慧敏丁方宇杨天荣
关键词:遥感
京津唐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增温效应模拟被引量:24
2015年
土地利用变化与大气相互作用,影响区域气候,而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受人类活动影响很大,成为土地利用变化最为强烈的区域。利用耦合了城市冠层模型的中尺度大气模式(WRF/UCM),在2008年的初始大气条件和边界条件下,用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2008年两期京津唐地区土地利用资料替换WRF/UCM模式推荐的地表覆盖数据,模拟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变化对应的气候差异情况。在此过程中,利用插值方法(ANUSPLIN)得到京津唐及其周边26个气象站点观测气温的插值数据,并以此在时空尺度上对比验证了模式的模拟结果。结果表明:WRF/UCM较好地模拟出了近地表2 m的气温,无论在空间上还是在时间上都表现良好;由城市扩展主导的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研究区大部分区域的增温幅度大于0.05℃,且最大的增温区域出现在城市扩展区,可达1.31℃。此外本研究初步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的增温贡献率,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导致增温0.08℃,整体贡献率为9.88%,城市扩展区增温0.29℃,表示出了城市扩展导致的增温贡献率达到32.75%。
崔耀平刘纪远张学珍秦耀辰董金玮
关键词:LUCC城市热岛
1990-2010年中国土地利用变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域的扰动被引量:75
2014年
基于人类土地利用活动对不同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服务的影响,构建生态系统综合人类扰动指数,结合不同级别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一般重要、中等重要、重要、极重要四个级别)从全国尺度及区域尺度分析了中国199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域的扰动。结果表明:就2010年现状而言,我国中东部地区人类扰动程度较大,西部地区人类扰动程度较低,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等重要、重要、极重要区域的人类扰动程度低于全国整体(包括所有级别)均值。就20年来人类扰动程度变化态势而言,全国中东部人类扰动程度变化幅度总体高于西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等重要、重要、极重要区域人类扰动程度均呈轻微上升趋势,但增加幅度低于全国整体增加幅度。随着东部地区的快速城市化以及东北、新疆等地区的农田开垦等土地利用活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等重要、重要、极重要区域等重点区域人类扰动程度呈现上升趋势,应引起重视;而随着黄土高原等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人类扰动程度整体则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青藏高原区扰动变化幅度很小,几乎没有变化。总体而言,中国目前陆地国土开发利用的空间格局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重要区域的空间分布是相互匹配的,这有利于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整体布局。同时,20年来生态系统综合人类扰动指数变幅的区域分异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空间格局相吻合,说明20年来针对生态保护的各项政策与措施在减少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域人类扰动方面产生了积极的成效。
赵国松刘纪远匡文慧欧阳志云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物多样性
嵌入CDIO和MOOC的“环境信息系统”教学模式被引量:4
2015年
环境信息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环境信息系统"也日渐成为环境科学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该课程侧重环境、时空分析等。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课程,如何在系统教学中,更高效地带领学生掌握先进的知识和技能成为了教学改革的重点。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载体,结合MOOC式网络教学,针对该课程的自身特点和教学现状,探讨教学新方法,并尝试构建环境信息系统的教学新模式,以期能为该课程的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崔耀平秦耀辰闫卫阳鲁丰先
关键词: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环境信息
气候变化下水肥及CO_2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模拟被引量:5
2015年
从机理上研究冬小麦最优水肥管理措施及其对大气CO2浓度变化的适应性,对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DSSATv4.5模型中的CERES-Wheat模块,模拟开封市冬小麦2001—2010年气象条件变化对冬小麦开花期、成熟期的影响;设定42种水肥组合方式,分析水肥因素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同时选取出最优水肥组合方式;在最优水肥组合方式支持下,模拟不同大气CO2浓度水平下冬小麦的生长状况,分析CO2的施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冬小麦开花期、成熟期随降水量的增加有所提前;生长期平均温增加能够明显促进冬小麦开花期、成熟期提前;灌溉量、施肥量的增加对冬小麦产量带来先快速增长后趋于稳定的增产效果,但过量施肥或灌溉均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减产;大气CO2浓度增高对冬小麦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同时其各项生产指标也随CO2浓度增高而表现出平稳增长的趋势。可得出结论:冬小麦开花期、成熟期较晚的年份其生长期平均温均在11.0℃以下;控制施肥量300 kg/hm2、灌溉量200 mm左右的水肥组合能够达到理想的冬小麦高产节约种植效果;未来40年的大气CO2浓度增高会对冬小麦种植带来明显的增产效应。
路婧琦崔耀平张帅帅闵敏冯天伟
关键词:DSSAT冬小麦生长期CO2浓度
城市绿地可达性和居民福祉关系研究综述被引量:82
2019年
城市绿地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生态系统服务,有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居民身心健康,因此对居民人类福祉和城市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内外围绕绿地可达性及其与居民福祉的关系开展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总结了绿地可达性的常用计算方法,梳理了绿地可达性与居民使用绿地、居民健康以及居民社会经济水平的关系研究,归纳了绿地供给和居民需求评价研究。综述发现,绿地可达性估算的主要方法包括行政或统计单元计算法、最小邻近距离法、服务区法和引力模型法;绿地可达性对居民健康的正面影响已得到广泛证实;但是在多数城市中绿地在空间上(尤其是城区-郊区梯度上)的分布都存在较大差异;一些研究发现社会经济水平低的居民绿地可达性更低,但这种关系在其他地区不一定成立。对未来的绿地可达性相关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包括:更全面地量化绿地内部生物多样性、景观格局等特征,并分析其对居民福祉的影响;对公园以外其他类型的绿地与健康以外的人类福祉的关系进行更广泛的探讨,并在不同地区开展实证研究,以便对比不同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绿地与居民福祉关系的差异;进一步开展基于多时相绿地格局和人群队列的纵向研究,探讨绿地与居民福祉的动态关系,以及社会经济过程对其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城市规划和管理。
屠星月黄甘霖邬建国
关键词:城市绿地可达性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Disturbance of Land Use Change on Major Ecosystem Function Zones in China被引量:8
2015年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of increasing human activities, ecosystems have been substantially disturbed and their service functions have been greatly compromised. Based on the effect of land use changes on the major ecosystem services, we estimated the ecosystem comprehensive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 index(ECADI) and analyzed the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changes in the ECADI in China from 1990 to 2010. The average ECADI of the major ecosystem function zones in China in 2010 is approximately 0.382. The ECADI of Northeast China and North China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of Northwest China and Southwest China. Most zones have slight changes in the ECADI. The average increases of ECADI in the major ecosystem function zones in China from 1990 to 2000 and from 2000 to 2010 are 0.0024 and 0.0002, respectively. The increase is mainly due to reclamation and urbanization, whereas the decrease is du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ecosystem protection policies. During the last 20 years, the ECADI of water resources conservation zones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stopped. The ECADI of soil conservation zones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lined. The ECADI of sandstorm prevention zones,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zones and flooding mitigation zones increased continuously. Our results may provide proposals to the government regarding land use planning and ecosystem protection plans in the major ecosystem zones. The major ecosystem function zones in the western part of China have been protected effectively. However, the major ecosystem function zones in the eastern part of China require more protection in the future.
NING JiaLIU JiyuanZHAO Guosong
关键词: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水资源保护区
2010-2015年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格局与新特征被引量:443
2018年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及全球变化影响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Landsat 8 OLI、GF-2等遥感图像和人机交互解译方法,获取的土地利用数据实现了中国2010-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遥感动态监测。应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年变化率等指标,从全国和分区角度揭示了2010-2015年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2010-2015年中国建设用地面积共增加24.6×10~3km^2,耕地面积共减少4.9×10~3km^2,林草用地面积共减少16.4×10~3km^2。2010-2015年与2000-2010年相比,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空间格局基本一致,但分区变化呈现新的特征。东部建设用地持续扩张和耕地面积减少,变化速率有所下降;中部建设用地扩张和耕地面积减少速度增加;西部建设用地扩张明显加速,耕地面积增速进一步加快,林草面积减少速率增加;东北地区建设用地扩展持续缓慢,耕地面积稳中有升,水旱田转换突出,林草面积略有下降。从"十二五"期间国家实施的主体功能区布局来看,东部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与优化和重点开发区的国土空间格局管控要求基本吻合;中部和西部地区则面临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相关土地利用类型实现有效保护的严峻挑战,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有效管控。
刘纪远宁佳匡文慧徐新良张树文颜长珍李仁东吴世新胡云锋杜国明迟文峰潘涛宁静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卫星遥感主体功能区
生态敏感性限制下的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被引量:10
2016年
针对当前城市规划中对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框架的不尽合理问题,以河南省西峡县为例构建了包含主导性和限制性逻辑的综合评价方案。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将生态敏感性作为限制性因素进行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研究。研究区的分析结果显示:西峡县整体新增城镇建设区呈现南北区域不适宜而中间适宜的特征,而适宜和较适宜城市建设的用地主要分布在鹳河及其支流形成的河谷地带。但在中心城区外缘某些区域生态敏感性强,应禁止开发活动。研究结果有效体现出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的空间格局,对城市总体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崔耀平吕可文何春玲路婧琦张帅帅黄向球冯永杰麻永健
关键词:遥感城乡规划
1990-2015年中国工矿用地扩张及其对粮食安全的潜在影响被引量:12
2017年
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所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中国近25年来快速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导致耕地资源减少和环境污染加剧,对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基于中国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最新解译结果和中国分县粮食产量数据,重建了中国1 km分辨率的粮食产量空间数据,分析了中国1990-2015年工矿用地扩张及其对粮食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工矿用地面积在1990-2015年间增长了326%,扩张速率从1990-2000年的288 km^2/a增加到2000-2010年的1482 km^2/a,近5年(2010-2015年)扩张速率最快,达2600 km^2/a。过去25年间工矿用地扩张导致耕地面积减少1.7×104km2,直接导致粮食产能损失约6.49Mt(106t),因工矿用地扩张可能会对周边耕地污染等间接影响的粮食产量达83.20 Mt。经评估,国家工矿用地扩张对粮食产能潜在影响总体上是当前粮食总产能的17%。在空间分布特征方面,工矿用地扩张对粮食产能的直接影响呈现由东部沿海地区向西北地区逐渐减小趋势;间接影响在中部和西部地区相对较大。
刘爱琳匡文慧张弛
关键词:耕地资源粮食安全遥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