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2007)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2
相关作者:赵春燕王海河李凡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信号放大
  • 2篇结核
  • 2篇结核分枝杆菌
  • 2篇分枝杆菌
  • 2篇杆菌
  • 1篇信号
  • 1篇杂交
  • 1篇生物素
  • 1篇生物素-亲和...
  • 1篇亲和
  • 1篇DNA

机构

  • 3篇吉林大学

作者

  • 3篇李凡
  • 3篇王海河
  • 3篇赵春燕

传媒

  • 2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年份

  • 3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杂交信号放大方法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确定杂交信号放大方法(HSAM)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而探讨该方法用于检测临床标本的可行性。方法HSAM法检测合成的IS6110靶基因、结核分枝杆菌标准菌株、大肠埃希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确定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并与PCR法进行比较。结果HSAM最少能检测到10合成的靶基因和结核分枝杆菌,与PCR方法灵敏度相近,标准菌株检测结果阳性,大肠埃希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均为阴性,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结论HSAM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及操作简便快速等特点,可作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标本检测方法。
王海河赵春燕李凡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
生物素-亲和素-DNA纳米颗粒信号放大检测载体的构建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构建用于检测细菌、病毒等病原体DNA的生物素-亲和素纳米颗粒信号放大载体。方法设计并合成两端和一端标记生物素的寡核苷酸探针(2B/1B-DNA),与抗生蛋白链菌素葡聚糖(Poly-STV)通过生物素与亲和素作用,偶联形成大分子纳米网状颗粒,并筛选最佳探针类型及其长度、2B-DNA和Poly-STV的浓度及比例和反应条件。结果2B-DNA和Poly-STV形成纳米颗粒信号放大载体的最佳浓度分别为1μmol/L和5μmol/L,最佳浓度比为1∶5,2B-DNA长度为60bp,缓冲液为Buffer B,反应条件为55℃,800r/min,20min。结论已成功构建了生物素-亲和素大分子纳米颗粒,可作为DNA检测信号放大技术的备选载体。
王海河赵春燕李凡
关键词:生物素信号放大
结核分枝杆菌杂交信号放大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建立结核分枝杆菌杂交信号放大检测方法。方法构建纳米颗粒信号放大载体,建立杂交信号放大方法,检测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的插入序列IS6110。应用该方法检测124份临床结核患者标本,并与细菌培养和生化鉴定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确定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杂交信号放大方法检测临床标本的灵敏度为87.7%,特异性为92.2%,假阳性率为7.8%,假阴性率为12.3%。结论已建立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杂交信号放大检测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可作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标本的检测方法。
王海河赵春燕李凡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