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2003207008)
-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 相关作者:尚福强崔建国更多>>
- 相关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不同产地红松苗期生长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为探讨不同种源在辽东山区的生长表现,对17个产地红松子代在辽宁省草河口镇的苗期生长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红松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在产地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辽宁地区种源普遍优于吉林、黑龙江地区种源;红松苗期生长性状的基本变异模式是海拔垂直梯度为主,纬向渐变为辅的连续型变异。
- 尚福强王行轩张利民
- 关键词:苗期生长性状
- 不同产地红松的早期生长表现与初步选择被引量:7
- 2012年
- 对来自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17个产地的红松生长性状的早期表现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产地间的树高变异系数最大,为0.73%~17.39%,平均值为9.96%,辽宁省本溪县人工林变异性最小。Duncan法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树高生长较快的前7个产地为辽宁省草河口、本溪县清河城的种子园,本溪县、宽甸县、东港市、草河口、桓仁县的人工林,树高均值为61.64 cm,超过总体均值21.31%,超过辽宁省凤城市人工林对照20.72%,超过吉林、黑龙江地区人工林均值48.06%,超过生长较慢的8个产地林分均值48.96%,而地径生长的排序情况同树高生长的排序基本一致。前7个产地的树高、地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10.73%和7.75%。利用多性状综合评定法初步筛选出辽宁省本溪县人工林和辽宁省草河口种子园为入选产地林分。
- 尚福强崔建国王行轩张利民
- 关键词:生长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