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4-0907)

作品数:9 被引量:54H指数:6
相关作者:李仕贵王玉平陈德西马炳田赵正武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8篇水稻
  • 4篇性状
  • 4篇农艺
  • 4篇农艺性
  • 4篇农艺性状
  • 3篇稻瘟
  • 3篇稻瘟病
  • 3篇突变体
  • 3篇主要农艺性状
  • 3篇转基因
  • 3篇瘟病
  • 3篇米质
  • 3篇抗性
  • 3篇基因
  • 2篇稻瘟病抗性
  • 2篇稻瘟病抗性基...
  • 2篇冬性
  • 2篇性基因
  • 2篇颖花
  • 2篇越冬性

机构

  • 9篇四川农业大学
  • 5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乐山市农牧科...

作者

  • 9篇李仕贵
  • 5篇陈德西
  • 5篇王玉平
  • 3篇马炳田
  • 2篇李婷
  • 2篇赵正武
  • 2篇马玉清
  • 2篇黄文娟
  • 2篇曲广林
  • 1篇雷财林
  • 1篇陈家彬
  • 1篇陈学伟
  • 1篇夏九成
  • 1篇周勇
  • 1篇龙美西
  • 1篇石军

传媒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水稻科学
  • 2篇Agricu...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水稻条斑和颖花异常双突变体的生理生化特性检测
2009年
[目的]探究突变后植株叶片的生理生化变化。[方法]以1份条斑和颍花异常的水稻突变体为材料,研究该突变体生长阶段的几个不同时期几种酶活性变化和稻米的氨基酸含量变化。[结果]在条斑颖花突变体生长过程中,分蘖中期SOD的活性高于野生型,在开花前和开花末期的活性又低于野生型;突变体POD活性在3个时期中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开花前期最高,野生型植株POD活性变化趋势与之相反;CAT在突变体的3个生长时期活性呈递减趋势,在分蘖中期活性很高,在野生型中活性变化趋势相反;MDA的活性在3个时期活性变化递增,野生型的活性相对较高;突变体中可溶性糖含量低;总氨基酸含量上升。[结论]突变体性状的表达与SOD、POD、CAT和MDA活性变化有一定关系,这些变化使突变体免于死亡,最终导致米质改变。
陈德西马炳田王玉平马玉清李仕贵
关键词:水稻生理生化特性米质
一个水稻半矮秆突变体的鉴定与遗传分析被引量:9
2007年
高黄矮材料是由黄矮与高秆材料杂交后代F2群体中分离得到的一个半矮秆突变体材料,株高在95cm左右,比黄矮高约40cm。该材料在苗期倒2叶叶尖开始出现黄化,分蘖期倒2叶叶尖仍然黄化,倒3叶近1/3叶面黄化干枯、破损现象比较明显。将该突变材料与不同高秆材料杂交,杂种F1表现为高亲本,F2群体株高数据符合3:1分离比例,结果表明该矮生性状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因其叶尖黄化性状与半矮秆性状共分离,故暂将该基因命名为dy(t)基因;同时将突变材料与其他不同基因型的半矮秆杂交,F2群体均符合9:3:3:1的分离比例,结果表明dy(t)基因与sd1、sdn、sdg基因均不等位,为一新的半矮秆基因。对不同株高材料的幼苗进行不同浓度外源赤霉素(GA3)叶面喷施处理后,结果表明dy(t)基因对该激素敏感。
龙美西王玉平石军陈家彬李仕贵
关键词:水稻
水稻条斑和颖花异常双突变体的生理生化特性检测被引量:8
2009年
笔者在转基因过程中发现1个条斑和颖花异常水稻双突变体,该突变体一些叶片细胞结构发生改变,叶绿素含量较野生型的减少,光合作用降低。为探究突变体叶片的生理生化变化以及对米质的影响,笔者就突变体生理生化进行研究,以期更清楚地了解突变体的突变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该突变性状提供依据。
陈德西马炳田王玉平马玉清李仕贵
关键词:生理生化变化突变体颖花水稻叶绿素含量细胞结构
转稻瘟病抗性基因Pi-d2水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米质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对农杆菌介导转化获得的稻瘟病抗性基因Pi-d2的水稻植株稳定后代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米质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转基因水稻的生态学和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在田间调查了转Pi-d2基因水稻植株的主要农艺性状,并对转基因水稻稻米理化特性和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外源基因Pi-d2的导入可引起受体植株后代农艺性状可遗传的变异。大部分转基因植株生长正常,整齐一致,与对照相比,一半左右植株株高表现显著差异;分蘖数、穗长、有效穗、结实率和千粒重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少部分表现增加或减少的趋势。稻米的氨基酸测定结果表明转抗病基因水稻改变了原亲本的总氨基酸含量,呈下降趋势,但淀粉含量、胶稠度和糊化温度并未改变。[结论]将Pi-d2基因转入水稻中对植株株高影响明显,但对稻米的理化特性影响不大。
陈德西曲广林黄文娟李婷李仕贵
关键词:转基因水稻农艺性状
一份特异多年生水稻种质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被引量:6
2006年
分析了源自多年生种质糯稻89-1和4个不同材料配制的杂交组合腋芽越冬性的遗传力和其中3个杂交组合F2代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千粒重和株高具有较高的遗传力,正季最大,越冬再生季最小,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再生季的遗传力最大。3个杂交组合F2每穗总粒数、千粒重、株高和穗长的平均值与F1很接近,且均呈正态分布,从F1到F2不存在配子选择;结实率在正季和越冬再生季变幅和变异系数较大,3季的平均结实率均高于F1,再生季最高,结实率呈双峰分布,说明F1到F2存在配子选择,选择的结果总是有利于高结实率的配子。
赵正武李仕贵雷树凡
关键词:水稻腋芽越冬性农艺性状
转稻瘟病抗性基因Pi-d2水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米质研究(英文)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对农杆菌介导转化获得的稻瘟病抗性基因Pi-d2的水稻植株稳定后代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米质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转基因水稻的生态学和安全性评价提供的依据。[方法]在田间调查了转Pi-d2基因水稻植株的主要农艺性状,并对转基因水稻稻米理化特性和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外源基因Pi-d2的导入可引起受体植株后代农艺性状可遗传的变异。大部分转基因植株生长正常,整齐一致,与对照相比,一半左右植株株高变高或矮。分蘖数、穗长、有效穗、结实率和千粒重与对照无明显差异,少部分表现增加或减少的趋势。稻米的氨基酸测定结果表明转抗病基因水稻改变了原亲本的总氨基酸含量,呈下降趋势,但淀粉含量、胶稠度和糊化温度并未改变。[结论]转Pi-d2基因入水稻中对植株株高影响明显,但对稻米的理化特性影响不大。
陈德西曲广林黄文娟李婷李仕贵
关键词:转基因水稻农艺性状
软米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利用引物484/485和CAPs标记PCR-AccⅠ对软米直链淀粉含量进行DNA分子标记检测表明,软米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受一个与Wx基因非等位的基因控制。遗传分析表明,软米低直链淀粉含量对高直链淀粉含量为隐性,表现为单基因遗传。为软米直链淀粉含量基因的定位以及利用奠定了基础。
周勇夏九成黄世君王玉平郑英李仕贵
关键词:软米直链淀粉含量分子标记
糯稻89-1越冬性遗传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分析特异水稻种质糯稻89-1越冬性及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方法】(1)利用不同海拔高度,观察糯稻89-1各节位腋芽和稻秆在冬季的成活率。(2)用糯稻89-1与红芒糯、明恢63、辐恢838、测64杂交建立F1、F1与亲本回交群体和F2群体,分析越冬性及主要农艺性状在不同生长季的遗传变异。【结果】(1)糯稻89-1能通过腋芽休眠,抗御不同海拔高度的低温越冬,下年萌发再生。稻秆成活率和腋芽萌发率分别达82.6%,29%,越冬再生季产量为6291.0kg·ha-1,与正季相当。(2)通过遗传分析和χ2检验表明:糯稻89-1的越冬性由多基因控制,其遗传力在不同杂交组合中表现不尽一致。(3)千粒重和株高具有较高的遗传力,正季最大,越冬再生季最小,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在再生季的遗传力最大。(4)糯89-1/明恢63杂交F2穗平均总粒数、千粒重、株高和穗长呈正态分布,结实率呈双峰分布。【结论】糯稻89-1是一份能通过腋芽休眠抗御低温越冬的可利用特异稻种遗传资源。
赵正武李仕贵雷树凡
关键词:水稻越冬性海拔农艺性状
转Pi-d2基因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对由pCB6.3kb、pCB5.3kb和pZH01-2.72kb三个不同表达载体转化的转稻瘟病抗性基因Pi-d2水稻株系进行稻瘟病抗性分析。结果表明,转Pi-d2基因水稻的9个高代株系对来自四川的39个稻瘟病菌株表现不同的抗性,抗病频率最高达91.7%;4个转基因早代纯合株系对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的58个菌株中的81.48%以上菌株表现抗性,具有广谱抗性特点。稻瘟病菌粗毒素筛选结果表明,来自转基因植株的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随培养基中粗毒素浓度提高而降低,粗毒素浓度达到40%时,幼胚愈伤诱导率为49.33%,受体对照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为5%。田间诱发条件下,转基因株系在大田的穗瘟发病率为0%~50%,抗性较受体对照大幅度提高。
陈德西陈学伟雷财林马炳田王玉平李仕贵
关键词:转基因水稻抗病基因稻瘟病粗毒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