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卫生厅研究基金(010020)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1
相关作者:袁丹何春水周翔宇陈枫何延政更多>>
相关机构:泸州市人民医院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栓
  • 2篇血栓形成
  • 2篇深静脉
  • 2篇深静脉血栓
  • 2篇深静脉血栓形...
  • 2篇下肢深静脉
  • 2篇下肢深静脉血...
  • 2篇下肢深静脉血...
  • 2篇下肢深静脉血...
  • 2篇静脉
  • 2篇静脉血
  • 2篇静脉血栓
  • 2篇静脉血栓形成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中性粒细胞
  • 1篇外周
  • 1篇外周血
  • 1篇外周血中性粒...

机构

  • 2篇泸州医学院附...
  • 2篇泸州市人民医...

作者

  • 2篇陈枫
  • 2篇周翔宇
  • 2篇何春水
  • 2篇袁丹
  • 1篇何延政

传媒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性粒细胞CD11 b/CD18及CD62L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本实验旨在于研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11b/CD18及CD62L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中的表达。
何春水周翔宇袁丹陈枫何延政
关键词: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CD11B/CD18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2L
炎症反应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中性粒细胞黏附分子,炎症因子及抗炎因子水平变化,探讨炎症反应在下肢DVT中的作用。方法抽取40例下肢DVT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分别以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中性粒细胞CD11b/CD18及CD62L表达,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酶免法检测IL-10水平。结果下肢DVT患者中性粒细胞CD11b/CD18平均阳性表达率(53.01±1.81)%高于对照组(20.03±0.54)%(P〈0.05),CD62L平均阳性表达率(59.80±8.97)%低于对照组(73.32±1.28)%(P〈0.05),IL-6水平(141.20±56.73)ng/L与对照组(108.85±41.48)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8、TNF-α及IL-10水平分别为(0.57±0.14)、(2.34±1.04)、(50.42±10.62)μg/L,均高于对照组(0.32±0.06)、(1.14±0.40)、(15.50±8.26)μg/L(P〈0.05)。结论炎症反应与下肢DVT关系密切,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有助于预防和治疗DVT。
何春水周翔宇袁丹陈枫
关键词:静脉血栓炎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