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基础研究基金(JC20110256)
-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4
- 相关作者:张娟白斌刘自强李祚军李晓宇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工业大学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西北工业大学基础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创业种子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理学更多>>
- 基于改进的PID算法的压电柔性机械臂振动主动控制被引量:7
- 2014年
- 针对柔性机械臂的振动抑制问题,将模糊逻辑控制与增量式PID算法结合,通过模糊控制算法对增量式PID的主要参数进行在线最佳整定,从而得到增量式模糊自整定PID控制算法。通过对无反馈控制、增量式PID控制、增量式模糊自整定PID控制的分析及仿真,说明此控制方法可以使机械臂末端振幅衰减80%以上。改变机械臂的末端集中质量的结果表明:当机械臂抓取不同质量重物时,增量式模糊自整定PID控制算法仍然能够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 张娟白斌舒亚峰刘自强
- 关键词:反馈控制模糊控制自适应系统
- 基于晶体取向的镍基单晶叶片可靠性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研究了晶体取向的概率描述模型,收集叶片晶体取向随机数据,分析并给出其分布函数。通过晶体塑性理论对冷却叶片进行有限元强度分析,确定危险区域。在确定性蠕变寿命分析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单晶叶片蠕变寿命进行可靠性研究。利用Monte Carlo法计算冷却叶片蠕变寿命的随机响应,研究了在晶体取向随机因素影响下叶片蠕变寿命的分布。
- 杜鹏飞张娟李祚军白斌
- 关键词:晶体取向蠕变寿命可靠性
- T700/3234碳纤维层合板的拉伸疲劳特性分析被引量:9
- 2013年
- 通过对T700/3234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静力拉伸试验和拉-拉疲劳试验,得到层合板的拉伸性能、疲劳寿命和刚度衰减规律,然后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层合板的拉伸强度进行预测,并对碳纤维层合板的疲劳S-N曲线以及疲劳刚度衰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逐渐累积损伤的数值方法所得到的拉伸强度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根据疲劳理论拟合得到的S-N曲线和刚度衰减曲线很好地描述了材料的疲劳性能,为研究T700碳纤维层合板的疲劳损伤演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 李祚军张娟王佩艳李晓宇
- 关键词:层合板
- 非惯性系下旋转压电层合悬臂梁的动力学建模及控制
- 2014年
- 以压电陶瓷-金属-压电陶瓷对称结构旋转压电层合悬臂梁(RPLCB)为研究对象,在大范围运动规律已知,基于Hamilton原理和有限元法,建立了该层合梁的离散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通过动力学数值仿真,给出了该梁末端的响应规律;然后基于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利用逆动力学控制方法对梁末端位移响应进行开环主动控制,通过仿真计算,在时域上,得到了0.5倍梁末端横向位移振幅下的预想控制电压,回代动力学方程,得到施加控制电压后梁末端位移响应,与预想结果误差为3.3%,从而证明了该逆动力学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另外,这种省去压电传感器,平铺压电层的柔性梁结构,为工程应用提供了一种参考方案.
- 张娟舒亚锋刘自强白斌杨未柱
- 关键词:动力学方程逆动力学控制电压
- 某典型折叠机构的磨损寿命研究及优化
- 2012年
- 针对航空航天柔性机构具有复杂非线性的特点,提出一种在多软件平台下建立柔性机构模型并进行运动学仿真的方法。对某典型折叠机构进行参数化建模及运动学分析,并采用不同可靠性分析方法对折叠机构进行可靠性分析和磨损寿命分析。最后对机构进行磨损寿命优化。优化结果显示机构最大应力水平显著降低,磨损寿命显著提高。
- 张娟张磊温志勋李祚军
- 关键词:参数化建模可靠性分析
- 智能柔性悬臂梁的动力学建模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对带有压电陶瓷作动器和传感器的平面智能柔性梁进行了有限元动力学建模。采用Euler-Bernoulli梁模型,在考虑平面梁压电效应的基础上,考虑了大变形和非线性变形,进行了有限元离散;基于Lagrange方程建立了带压电元件的智能柔性悬臂梁的电-结构耦合动力学有限元精确模型,并将本文模型和一般不考虑压电元件质量和电势能模型的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得到的一阶固有频率最大相差31.8%,响应振幅也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工程动力学建模中,不能忽略压电元件的质量和电势能。本文所建立的电-结构耦合动力学模型能更加精确地反映实际应用中智能柔性悬臂梁的动力学特性。
- 张娟舒亚锋刘自强白斌
- 关键词:压电动力学建模仿真
-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智能柔性机械臂压电片参数优化被引量:5
- 2015年
- 针对压电智能柔性机械臂的挠度形变振动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改进的遗传算法的压电片参数优化方法。由于传统遗传算法在优化到某些代时会丢失优良遗传基因,因此发展了精英交配策略,以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优良基因。本文首先建立了机械臂非线性主动控制模型,然后以平均对数衰减率为优化目标函数,采用改进遗传算法的优化策略,对压电片位置、长度、振动控制参数进行了优化。将优化结果与传统遗传算法及数值仿真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的遗传算法在第18代得到最优值,而传统遗传算法在第25代得到最优值,改进算法比传统遗传算法的收敛速度快,改进遗传算法最优化位置振动控制在1s时使臂2中点振幅降低约为数值仿真实验法的五倍;另外,当优化参数的数量增多时,改进的遗传算法仍然能够快速得到最优结果。
- 张娟舒亚锋刘自强白斌
- 关键词:机械臂压电遗传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