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JA200505270419B)

作品数:3 被引量:23H指数:2
相关作者:樊尚荣刘小平王丽廖秦平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阴道
  • 3篇外阴
  • 3篇外阴阴道
  • 2篇药敏
  • 2篇阴道假丝酵母...
  • 2篇阴道假丝酵母...
  • 2篇体外
  • 2篇体外药敏
  • 2篇外阴阴道假丝...
  • 2篇外阴阴道假丝...
  • 2篇康唑
  • 2篇假丝酵母
  • 2篇假丝酵母菌
  • 2篇假丝酵母菌病
  • 1篇阴道念珠菌
  • 1篇阴道念珠菌病
  • 1篇试验结果
  • 1篇念珠菌
  • 1篇念珠菌病
  • 1篇咪康唑

机构

  • 3篇北京大学深圳...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作者

  • 3篇樊尚荣
  • 2篇王丽
  • 2篇廖秦平
  • 2篇刘小平

传媒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氟康唑治疗复杂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及与体外药敏试验结果的关系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探讨应用氟康唑治疗复杂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效果及其与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2005年6月至2005年9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妇科门诊对复杂型VVC患者应用氟康唑治疗,采用E-test法对检出的假丝酵母菌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从92例复杂型VVC患者分离假丝酵母菌94株,2例患者分离出2株假丝酵母菌,占2.2%。治疗完成后7~14d和30~35d患者的真菌学治愈率分别为85.9%(79/92例)和71.7%(66/92例)。治疗完成后7~14d治愈组和治疗失败组患者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93.8%(76/81株)和61.5%(8/13株),P<0.01。治疗完成后30~35d治愈组和治疗失败组患者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94.1%(64/68株)和76.9%(20/26株),P<0.05。治疗完成后7~14d治愈组和治疗失败组患者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的剂量依赖敏感率分别为4.9%(4/81株)和38.5%(5/13株),P<0.01。治疗完成后30~35d治愈组和治疗失败组患者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的剂量依赖敏感率分别为4.4%(3/68株)和23.1%(6/26株),P<0.05。治疗完成后7~14d和30~35d治愈组和失败组患者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1.3%(1/81株),0(0/13株)和1.5%(1/68株)及0(0/26株),P>0.05。结论体外试验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敏感性降低是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
樊尚荣廖秦平刘小平王丽
关键词: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氟康唑敏感性
硝酸咪康唑栓治疗复杂型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疗效及与体外药敏试验结果的关系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硝酸咪康唑栓治疗复杂型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的效果及其与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复杂型VVC患者应用硝酸咪康唑栓治疗,采用类似琼脂扩散法对检出的念珠菌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从121例复杂型VVC患者分离念珠菌123株,2例患者同时分离出2株念珠菌,占1.7%。完成治疗后7~14d及30~35d患者的真菌学治愈率分别为93.4%(113/121)和81.0%(98/121)。完成治疗后7~14d和30~35d治愈组和失败组患者念珠菌对咪康唑栓的耐药率分别为6.2%(7/113)、1/8和6.1%(6/98)、8.7%(2/2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试验咪康唑栓耐药不是复杂型VVC治疗失败的原因。
樊尚荣刘小平王丽
关键词:咪康唑微生物敏感性实验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发病中的局部超敏反应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09年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发病中存在局部超敏反应现象,假丝酵母菌在一定条件下刺激外阴阴道局部II型辅助性T细胞(Th2)分泌释放IL-4和IL-13,由后者刺激B细胞释放免疫球蛋白E(IgE),导致外阴阴道发生超敏反应,引起临床症状和体征,一些研究显示免疫调节剂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有效。本文对有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樊尚荣廖秦平
关键词: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超敏反应细胞因子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