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1131)

作品数:16 被引量:289H指数:10
相关作者:孟晓晨梁进社杨晓梦蔡安宁李贵才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淮阴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历史地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7篇铁路
  • 6篇高速铁路
  • 5篇高铁
  • 5篇城市
  • 4篇可达性
  • 3篇京沪高铁
  • 2篇地级
  • 2篇地级市
  • 2篇客流
  • 2篇产业结构
  • 2篇城市产业结构
  • 1篇调研数据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优势度
  • 1篇商务
  • 1篇实证
  • 1篇铁路经济
  • 1篇铁路客运
  • 1篇铁路网
  • 1篇铁路网络

机构

  • 12篇北京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淮阴师范学院

作者

  • 11篇孟晓晨
  • 2篇梁进社
  • 2篇李贵才
  • 1篇蒋华雄
  • 1篇李雪
  • 1篇蔡安宁
  • 1篇董瑶
  • 1篇张萌萌
  • 1篇杨晓梦

传媒

  • 3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地域研究与开...
  • 2篇人文地理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经济地理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 1篇国际城市规划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被高铁”现象的理性分析——以京沪高铁为例被引量:11
2016年
近年来,中国高铁步入快速建设期,而高铁建设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客货分流。高铁客运专线的建设大大地提升了客运能力,从而可以释放既有线路的运输能力于货物运输。但是高铁客运的票价也高于既有线路,同时由于普通列车车次的减少,使得居民出行可能要被迫选择票价更高的高铁,这种现象称作"被高铁"。本文对媒体关注的"被高铁"现象进行了理性分析,以京沪高铁沿线城市为例,根据2015年1月1日列车时刻表数据计算出的时间节省的货币成本与小时工资(时间价值)作比较,并结合高铁车次比重,计算了不同城市的居民"被高铁"的可能性。研究发现:1很多"城市对"之间都存在时间节省的货币成本高于小时工资的情况,"被高铁"现象较为普遍;2"被高铁"的可能性在50%左右;3各城市"被高铁"的程度有较大差异,京沪高铁沿线城市的"被高铁程度"整体呈现出"两头低,中段高,长三角相对较低"的特征。研究认为,虽然从目前来看,京沪高铁沿线城市的普通列车班次减少不明显,但如果进行较大幅度调整,很多低收入旅客出行时可能会被迫选择高铁,并将带来负面的社会影响。本文的理性分析可为列车班次的调整方案提供参考。
张凯烊孟晓晨
关键词:京沪高铁
江苏县域交通优势度的空间格局研究被引量:30
2013年
采用《省级主体功能区域划分技术规程》的技术流程和评价方法,基于GIS技术,以交通网络密度Di、交通干线影响度Ci和区位优势度Si为指标,对江苏省62个县域单项指标和集成性指标进行测算,分析了江苏省交通优势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成因。研究发现:(1)交通优势度区域差异明显,南高北低;(2)交通优势度具有空间自相关性,高值区和低值区呈现出相对集聚镶嵌分布的空间格局,形成以沿沪宁线和沿江地区分布的高值区,沿废黄河、沿洪泽湖和沿海分布的低值区;(3)交通优势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耦合性,两者相关系数达到0.798;(4)交通优势度呈现正偏态的特征。12.1%的面积具有突出的交通优势,2.7%的面积处于交通缺乏区域,大约68%的面积处于中等或较低区域。加强低值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各县域与上海和13个省辖市的经济联系,提高江苏交通优势度,为江苏区域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作用。
蔡安宁梁进社李雪
关键词:交通可达性
高速铁路对中国城市市场潜力的影响——基于铁路客运可达性的分析被引量:47
2014年
近10年来中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正逐步显现。本文从市场潜力角度研究这一影响,根据《全国铁路旅客列车时刻表2012.07》统计获得的城市之间平均旅行时间和发车频次数据重新定义市场潜力函数,对比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普通铁路和叠加高速铁路之后的市场潜力特征,探讨高铁对城市市场潜力的提升作用,并从中分离出时间压缩效应和频次效应。研究发现:1普通铁路市场潜力呈现"多中心—廊道"结构,市场潜力高的城市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镇群内,以及京广、京沪、京哈等重要铁路线沿线;2叠加高速铁路之后城市市场潜力整体上仍呈现"多中心—廊道"结构,且多中心结构更为突出;3京沪、沪杭铁路沿线城市和东南沿海宁波—厦门段客运专线沿线城市的高铁效应最大;4高铁连接的109个城市时间压缩效应的平均值为31.3%,频次效应的平均值为68.7%,频次效应是高铁效应的主要形式。
张萌萌孟晓晨
关键词:高速铁路地级市
京沪沿线铁路网络系统职能分工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远程高铁、城际高铁和普通铁路三大系统组成的铁路网络系统将在未来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京沪高铁和京沪铁路近4000份实地调研数据及实际客流,探讨客流流动格局,辨析三大铁路系统的分工。研究发现:1高铁和普铁城市联系职能分工明显,前者主要服务于中心城市间联系,后者兼顾了普通城市间联系,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2城际高铁和远程高铁发生明显分工,城际高铁承担城镇群内城市间联系,释放远程高铁客运能力,从而使远程高铁承担各城镇群间联系;3相比于普通铁路,高铁旅客公费比例更高,商务出行更多,收入水平更高。研究结论可为修建城际高铁提供经验支持,也为分析高铁对区域城镇空间结构影响提供思路。
龙茂乾孟晓晨李贵才
关键词:京沪高铁城际高铁城市客流
基于京津冀城镇群交通成本的北京极化—扩散效应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北京"灯下黑"现象一直是困扰政府的一个难题。通过回顾区域发展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等相关理论,归纳出两条反映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倒"U"型曲线,并从交通成本的角度对京津冀城镇群极化—扩散效应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在京津冀城镇群内部,城镇距离北京越近,就业规模越小。2001—2010年间,京津冀城镇群就业规模极化程度提高了42%,就业人口分布更加不均衡。一个城镇交通可达性的改善对于该城镇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北京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仍是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而且,扩散效应的经济影响还仅仅局限于隶属于北京的城镇,其他的城镇还未从中获益。根据两条倒"U"型曲线初步判断,北京与周边的中心—外围结构正在接近"拐点"。
龙茂乾孟晓晨
关键词:极化效应交通成本可达性
高速铁路对长三角地区陆路可达性的影响被引量:47
2016年
在县级空间尺度下,采用加权平均出行时间、经济潜力和到上海出行时间三种可达性指标,评估高速铁路对长三角地区陆路可达性的影响。并进一步将可达性变化与经济发展水平格局进行比较分析,讨论高铁引起的可达性变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高速铁路提升了长三角地区整体可达性,且能缩小区域间可达性的差异;高速铁路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可达性的提升存在差异。整体上,高铁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区域的加权平均出行时间和到上海的出行时间的提升更为明显,有利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区域接受其他区域尤其是上海的经济辐射和带动效应;但对经济潜力的提升则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更为明显,这一趋势可能会导致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格局的进一步极化。
陶卓霖杨晓梦梁进社
关键词:高速铁路可达性
高速铁路城市联系职能研究——基于京广高铁调研数据的实证被引量:17
2015年
审视与评估现实中高速铁路的城市联系职能,是研究高铁发展与城市发展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基于对京广高速铁路沿线14个城市进行的实地调研和近3000份调查问卷,分析了高铁旅客在城市间的流动方向及特征,发现高铁主要承担着中心城市与普通城市之间、中心城市与中心城市之间的客流联系。通过对不同城市间客流强度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发现高铁旅客在省内城市间的流动强度普遍高于省外流动强度,去往中心城市的客流强度也大于去往普通城市的,且两个城市间的高铁旅客数量与两个城市的经济水平正相关。高铁加强了中心城市与普通城市之间的客流联系,但会带来中心城市进一步的极化发展还是使中心城市更好地带动普通城市的发展,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龙茂乾孟晓晨
关键词:高速铁路客流
境外高速铁路经济、空间影响研究进展综述被引量:5
2019年
自1964年日本新干线开通以来,特别是欧洲法、意、德、西、英等国陆续建设高速铁路以后,国外学者们对高速铁路的经济和空间影响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丰富的成果。本文梳理国外主要的高速铁路经济、空间影响研究,评析了研究内容、方法和视角,归纳了主要结论,最后提出国外高铁经济、空间研究对未来我国高铁研究的启示。
龙茂乾孟晓晨李贵才
关键词:高速铁路经济效应
京沪高铁对沿线城市间空间相互作用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以京沪高铁为例,分析城市规模、距离、发车频次对京沪沿线城市间客流强度的影响,辨析高铁的时间压缩效应及频次效应;同时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控制城市规模变量,分析时间压缩效应及频次效应对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是否显著,得到如下结论:1)京沪高铁开通导致客流在不同规模城市间分流,使得城市规模对沿线城市间空间相互作用影响减弱;2)2014年高铁空间距离变量对客流影响显著,且比2010年的弹性系数绝对值小,客流对空间距离更加不敏感,引起长距离"城市对"的客流比重及客流强度上升,即高铁带来的时间压缩效应使得空间距离对沿线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减弱;3)2014年高铁频次变量对客流强度的影响显著,高铁带来城市间发车总频次的增加,提升了中、中高频次"城市对"客流强度,即高铁的频次效应使得频次对沿线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增强。
蒋华雄孟晓晨
关键词:京沪高铁
高速铁路对中国城市产业市场潜力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交通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力,对城市经济及产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为了探讨高铁对我国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本文修正了市场潜力模型并识别出可能利用高铁的产业,计算2012年基于普铁及基于高铁城市各产业市场潜力及变化值,分析高铁对城市产业市场潜力的规模及空间影响特征。得到:1)高铁对制造业的市场潜力规模影响最大,其次分别为批发零售业、交通邮政业、租赁商服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科研服务业、住宿餐饮业,对金融业市场潜力影响最小;2)城市规模越大,高铁对其产业市场潜力的影响越大;3)高铁使得制造业、交通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信息技术服务业、住宿餐饮业、租赁商服业和科研服务业的空间分布更加极化,使金融业的空间分布更加均衡。高铁对城市不同产业的空间集聚分布影响呈现"多中心廊道"结构,长三角、珠三角、海西沿线、京津沿线成为各产业主要的集聚分布地区。
蒋华雄孟晓晨
关键词:高速铁路城市产业结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