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01265)

作品数:11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王志玉温红玲司鲁莹赵丽王东旭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临沂市人民医院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病毒
  • 11篇肠道
  • 11篇肠道病毒
  • 10篇肠道病毒71...
  • 5篇手足
  • 5篇手足口
  • 5篇手足口病
  • 4篇分离株
  • 4篇EV71
  • 3篇进化分析
  • 2篇遗传进化
  • 2篇遗传进化分析
  • 2篇神经毒
  • 2篇全基因
  • 2篇全基因组序列
  • 2篇全基因组序列...
  • 2篇人肠道病毒7...
  • 1篇滴度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机构

  • 11篇山东大学
  • 5篇临沂市人民医...
  • 1篇教育部

作者

  • 11篇温红玲
  • 11篇王志玉
  • 7篇司鲁莹
  • 6篇赵丽
  • 6篇王东旭
  • 5篇高峰
  • 3篇许洪芝
  • 2篇宋艳艳
  • 1篇崔晓青
  • 1篇孙成玺
  • 1篇褚福禄
  • 1篇董华

传媒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山东大学学报...
  • 2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国际生物制品...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年份

  • 2篇2013
  • 8篇2012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肠道病毒71型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人肠道病毒71型(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HFMD)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自1974年Schmidt等发现,主要引起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部疱疹,少数病例出现伴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目前临床尚无预防和治疗该病毒感染的有效疫苗和药物,有关EV71发病机制,病毒与宿主之间的关系及病毒不同基因型别间的关系等问题尚不明确。供进一步研究的合适的动物模型可以为解决以上问题奠定基础。本文现就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不同类型动物模型的研究进行综述。
崔晓青温红玲王志玉
关键词:人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动物模型
肠道病毒71型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人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71,EV71)属于小RNA病毒科,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最早是于1969—1970年问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婴儿粪便中分离得到,之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继报道了Ev71感染的流行,HFMD与Ev71感染的关系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王东旭温红玲王志玉
关键词: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分离株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了解2009—2010年山东省临沂市肠道病毒71型(EV71)分离株的基因特征,初步探讨VPl区核苷酸或氨基酸变异与不同临床类型的关系。方法从手足口病(HFMD)病例、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粪便标本中分离获得23株EV71病毒株,RT-PCR扩增VP1区,并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23株分离株与A、B基因型同源性较低;与C4亚型的C4a群代表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达到92.8%~93.5%和98.3%~99.3%,明显高于其他亚型代表株的同源性;各分离株间的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无特征性改变。结论 2009—2010年临沂地区流行的EV71是C4亚型的C4a群,HFMD病例、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分离株VP1区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无特征性差异。
司鲁莹高峰温红玲赵丽宋艳艳许洪芝袁晓晶王志玉
关键词:VP1基因基因特征
肠道病毒71型山东临沂分离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自1例死亡患儿的标本中分离EV71,并分析其全基因组序列特点,研究其基因序列的改变是否与其神经毒力有关。方法咽拭子标本采自山东临沂市人民医院1例死亡患儿,在人横纹肌瘤细胞(RD)上分离EV71,分段扩增获得EV71的全序列,用BLAST、Bioedit和MEGA4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获得1株EV71分离株SDLY107,基因组全长7405bp,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与2008年的阜阳株Fuyang.Anhui.P.R.C/17.08/2同源性最高,为98.6%,与原型株BrCr/70的同源性为80.O%,与神经毒型株MS/87的同源性为86.5%。系统进化分析表明,SDLY107与中国大陆的北京株、河南株、广西株、深圳株、兰州株、阜阳株、重庆株、浙江株的亲缘关系较近,按照传统的VP1基因分型方法,可归为C4亚型,是近年来我国大陆流行的主要基因亚型。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SDLY107与其他毒株相比,有2个特有的突变(E947D,K1873R)。结论SDLY107分离株属于C4亚型,氨基酸突变E947D和K1873R可能与EV71的致病性有关。
温红玲郝树彬高峰赵丽司鲁莹袁晓晶王东旭王志玉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
肠道病毒71型山东临沂分离株3D区遗传进化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构建肠道病毒71型(EV71)山东临沂分离株3D区的系统进化树,进行遗传进化分析,探讨3D区与神经毒力的关系。方法于2009—2010年在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采集手足口病(HFMD)患儿的粪便标本和咽拭子标本107份,进行EV71的分离;用Bioedit和MEGA 4对EV71山东临沂分离株SDLY1、SDLY11、SDLY48、SDLY96、SDLY107的3D区进行序列分析,参比序列选自GenBank。结果 3D区的系统发生树分析结果显示,5株临沂分离株在发生树上比较集中,SDLY11、96、107的3D区同源性最高,与CoxA16原型株G-10的系统发生关系较近,与EV71原型株BrCr/70的系统发生关系较远;3D区碱基构成比和氨基酸构成比分析显示,含量最高的碱基为A(29%),含量最高的氨基酸为亮氨酸(>10%);基因序列比对和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碱基突变较多,但大多为静默突变,临沂分离株与CoxA16 G-10之间的氨基酸突变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赖氨酸与精氨酸之间的突变,在SDLY107的3D区发现了3个特有的氨基酸突变:N37S、K142R、G261E。结论 EV71山东临沂分离株3D区的进化可能与CoxA16 G-10有关,突变N37S、K142R、G261E可能与EV71的神经毒力有关。
温红玲郝树彬高峰赵丽袁晓晶司鲁莹王东旭王志玉
关键词:遗传进化分析
山东省肠道病毒71型分离株SDLY11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了解2009年山东省临沂市分离的肠道病毒71型(EV71)分离株SDLY11的基因组序列特征,探讨病毒的神经毒力候选位点。方法自手足口病患者的粪便标本中分离EV71,采用一步法RT-PCR对病毒株基因组进行全序列扩增,运用DNAstar和MEGA 4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SDLY 11基因组全长为7 405nt,其中5′非编码区(UTR)742nt,3′UTR 84nt,中间为6 579nt的开放阅读框架(ORF),编码2 193个氨基酸的多聚蛋白。VP1区及全基因组序列系统进化分析表明SDLY 11位于EV71病毒C4亚型的分支,同源性分析显示SDLY 11与安徽阜阳株同源性最高。序列比对结果发现,CNS累及HFMD患者病毒株在5′UTR区出现了两处核苷酸位点的突变(T40C、C575T),在VP2区第144位出现了氨基酸的突变(T144S)。结论 SDLY 11分离株属EV71病毒C4亚型。5′UTR区的两处突变(T40C、C575T)及VP2区的一处突变(T144S)可能与病毒的致神经毒力作用有关。
袁晓晶温红玲高峰许洪芝司鲁莹王东旭赵丽王志玉
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系统进化分析同源性分析神经毒力
肠道病毒71型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感染多发生于〈5岁幼儿,已成为目前全球范围内取代脊髓灰质炎的最重要的中枢神经毒性病原,严重威胁婴幼儿的健康。近年来,Ev71在亚太地区的流行呈逐年上升趋势,
温红玲王志玉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致病机制
肠道病毒71型基因组5'非编码区序列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了解2009年山东省临沂市分离的肠道病毒71型(EV71)基因组5'非编码区(5'UTR)序列特征,探讨基因组中引起神经毒性作用的候选位点。方法从手足口病患者的粪便标本中分离EV71,运用一步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8个病毒株的5'UTR区,运用DNAstar和MEGA 4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8个病毒株5'UTR区核苷酸为741~745 nt,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介于97.0%~99.9%,8个病毒株的5'UTR区与C4亚型的同源性最高。序列比对发现,在5'UTR区第265 nt及703 nt处出现了核苷酸的突变(G265A,G703T)。遗传进化分析显示,8个病毒株序列与C4亚型的亲缘关系最为密切。结论此8个病毒株为C4亚型,核苷酸突变(G265A,G703T)可能与EV71的致神经毒性作用有关。
袁晓晶温红玲高峰许洪芝司鲁莹王东旭宋艳艳赵丽王志玉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遗传进化分析神经毒性
肠道病毒71型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自1974年首次报道以来,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如保加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法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均报告了EV71的流行。近年来,有研究表明EV71在亚太地区的流行呈上升趋势,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我国,2007年的山东及2008年的安徽、广东的EV71大规模流行,上万名婴幼儿感染,几十名婴幼儿死亡。现在,EV71已取代脊髓灰质炎病毒成为最主要的婴幼儿中枢神经病毒病原。本文主要就EV71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面作一综述,以探索基因变化对EV71流行、致病的影响。
司鲁莹温红玲王志玉
关键词:EV71分子流行病学
不同免疫方案制备肠道病毒71型抗血清的免疫效果比较
2012年
目的比较不同免疫方案制备肠道病毒71型(EV71)抗血清的免疫效果,选择最佳免疫方案。方法制备EV71,并对病毒进行滴定和灭活。将BALB/c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9只。1、2组以灭活病毒免疫,3、4组以活病毒免疫,1、3组的免疫间隔时间为2周,2、4组为3周,第5组为对照组,用磷酸盐缓冲液(PBS)免疫,免疫间隔2周。免疫4次后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抗体滴度。结果 4个实验组均产生阳性抗体(A/A0≥2.1),对照组抗体阴性(A/A0<2.1),1~5组吸光度值依次为1.081 7±0.289 7、1.029 6±0.3719、1.074 8±0.374 9、1.492 9±0.215 9、0.168 7±0.021 8。对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F=23.44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SD-t检验结果,第4组与1、2、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2、3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组抗体滴度不完全相同,其中第4组即活病毒间隔3周免疫组抗体滴度最高,所以活病毒间隔3周免疫方案可作为制得高滴度EV71抗血清的理想选择。
王东旭温红玲董华孙成玺司鲁莹袁晓晶褚福禄赵丽王志玉
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免疫方案抗体滴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