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科技项目(2012AHST0802)

作品数:11 被引量:80H指数:5
相关作者:赵卫东钱家忠马雷周小平赵萍更多>>
相关机构:合肥工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3篇矿业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基于GIS
  • 3篇突水
  • 2篇断裂带
  • 2篇水质
  • 2篇郯庐断裂
  • 2篇郯庐断裂带
  • 2篇裂带
  • 2篇矿井
  • 1篇道路选线
  • 1篇地表
  • 1篇地表水
  • 1篇地表水系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地貌
  • 1篇地貌演化
  • 1篇地温
  • 1篇地形分析
  • 1篇顶板
  • 1篇顶板突水

机构

  • 1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9篇赵卫东
  • 5篇钱家忠
  • 4篇马雷
  • 2篇周小平
  • 2篇陈国旭
  • 2篇赵萍
  • 1篇袁峰
  • 1篇陈陆望
  • 1篇汤国安
  • 1篇周弯
  • 1篇陈靖一
  • 1篇肖瑶
  • 1篇吴坚
  • 1篇郑祺

传媒

  • 3篇煤田地质与勘...
  • 2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地质科学
  • 1篇工程勘察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国土资源遥感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年份

  • 4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多源数据的郯庐断裂带安徽段遥感解译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3
2019年
在以往的郯庐断裂带安徽段研究过程中,普遍认为郯庐断裂带安徽段由五河—合肥断裂、石门山断裂、池河—太湖断裂以及嘉山—庐江断裂4条主干断裂共同构成,但对于该断裂带的准确边界位置缺乏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尤其是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南部大别山区域的边界问题。为此,基于Landsat8、资源3号影像与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等多源数据,综合利用GIS空间分析和空间统计等功能,对郯庐断裂带安徽段进行遥感解译,并对解译成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郯庐断裂带安徽段较准确的边界范围。现有地质资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该边界范围合理可靠。研究结果表明,郯庐断裂带安徽段的南北2段空间分布特征各异,北段平均走向约N23.5°E,平均宽度约25.99 km,南段平均走向约N34.9°E,平均宽度约38.38 km,整个郯庐断裂带安徽段的总体走向约N33.3°E,平均宽度约30.35 km;该断裂带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南短北长”、“南宽北窄”、“由南到北断层带走向逐步向北偏”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成果可为郯庐断裂带安徽段范围内的城市规划、工程建设以及地质灾害防治等提供参考依据。
赵卫东郑勇章浩南姜琼卫佳佳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遥感多源数据
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对地表水系空间分布形态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为了研究郯庐断裂带(安徽段)构造活动对其周边地表水系形态及其发育特征的影响,本文基于DEM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并结合郯庐断裂带构造运动特征,对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周边水系的几何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对区内地表水系产生错动影响。受郯庐断裂三叠纪到白垩纪期间左旋走滑运动影响,两条二级水系在大别山区自西北向东南流经郯庐主干断裂及次级断裂时与断裂呈近似直角相交并发生左旋错动。大别山地区的皖河流域与华阳河流域水系受郯庐断裂第四纪以来逆右行平移运动影响流向由东南向同步大幅度拐向南西,表现为右旋扭错;巢湖流域水系受五河—合肥断裂和石门山断裂影响也出现了右旋位错。此外,受郯庐断裂带构造运动形成的合肥盆地和地堑式嘉山盆地的影响,池河的主河道沿合肥盆地东侧的沉降带和石门山断裂与嘉庐断裂之间的嘉山盆地发育。
钱家忠卫佳佳姜琼郑勇赵卫东
关键词:地表水系位错GIS
基于GIS的矿井水害防治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被引量:13
2014年
为提高矿井水害防治数字化管理水平,辅助矿井防治水决策,从矿区集团公司及其所属煤矿两级防治水管理与决策角度,提出了矿井水害防治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分析了系统信息流程,设计了系统数据库和功能模块,分析了系统的关键技术并给出了在系统中的实现方法,即矿井突水水源判别技术,顶板和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方法。系统C/S部分利用GIS组件开发,较好地实现了图件管理,信息提取与分析和模型计算,并通过B/S模式实现图件与数据的网络发布。
马雷钱家忠赵卫东周小平
关键词:水害防治水突水评价决策支持
TerraSAR-X数据在淮南矿区沉陷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ic SAR,D-InSAR)技术可以快速、精确、大范围地监测地表形变,为矿区开采沉陷的监测和防治提供了有效手段。以安徽淮南淮河以北矿区为研究区,获取了3景高分辨率TerraSAR-X影像,分别利用二轨法、三轨法D-InSAR技术提取2010年11月22日~2011年4月25日的沉陷情况。结果显示:在这期间淮南矿区发生了大量沉陷,最大沉陷量为-71mm,位于丁集矿区;顾桥顾北矿区和潘集矿区的最大沉陷量约为-50和-45mm,两种方法提取出的沉陷区位置、形态与实际情况基本稳合,沉陷速率与相关研究大体一致,表明利用短时空基线的高空间分辨率TerraSAR-X数据能够对淮南矿区的地表形变量和形变范围进行高精度的监测。同时,将两种方法提取的结果对比分析发现,在缺乏精细DEM数据的情况下,三轨法在平原区的应用效果优于二轨法。
肖瑶赵萍范泽琳陈国旭
关键词:淮南矿区TERRASAR-X
基于GRID-TIN混合格网DEM的旱作梯田数值模拟模型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旱梯田地形具有独特的平面和剖面形态特征,现有DEM难以对其地貌形态特征进行准确描述,无法满足构建旱梯田地形数值模拟模型的需求。为此,以黄土高原典型旱梯田地形为切入点,基于Grid-TIN混合格网DEM和面向对象技术构建出水平梯田等典型旱梯田数值模拟模型。根据旱梯田地形的独特地貌形态特征,提出能够对旱梯田地形的高程、坡度进行准确计算的数字地形分析方法。该研究成果是对基于DEM的旱梯田地形数值模拟模型研究的有益尝试,对于探讨利用DEM实现旱梯田地形的有效数字表达与分析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赵卫东周弯汤国安马雷赵纪堂
关键词:梯田地形分析数值模拟
基于GIS的皖南地区道路自动选线指标体系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本文结合当前国家经济发展形势,针对道路选线和人文及环境平衡的关系,在进行针对性的相关社会调研后,提出了纳入人文经济及环境因素的道路选线定线理念。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结合皖南地区人文经济及环境特点优化了能够适应当地经济及环境需求的道路自动选线指标体系。通过分析归纳得出的指标体系在Arc GIS平台上进行最优路径分析并在祁门县—黄山区之间得到一条全新的路径,为今后的相关方面的道路选线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杜欣鹏吴坚陈靖一郑祺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道路选线指标体系人文经济
基于GIS和水质水温的矿井突水水源快速判别被引量:14
2014年
针对淮南潘谢矿区新生界下含松散孔隙水与石炭系太原组石灰岩岩溶裂隙水水质接近的特殊情况,提出了基于GIS和水质水温的矿井突水水源快速判别方法。该法是利用测温钻孔的温度-深度拟合结果,构建基于GIS的利用水温识别突水水源的模型,并将其判别结果与基于水质的模糊综合评判计算的结果相结合,综合判别矿井突水水源。本法应用于潘一煤矿86-1号突水判别,实例结果显示,该法可以较好地适用于水质判别效果不佳,而含水层之间存在较大的地温差(埋深差)情况下的突水水源识别。
马雷钱家忠赵卫东
关键词:突水水源地温水质
基于GIS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环境影响评价被引量:8
2019年
以北京市某垃圾填埋场为研究对象,选择氨氮和硝酸盐氮为该垃圾填埋场的特征污染物,采用有限差分法对研究区浅层地下水中污染物迁移扩散规律进行数值模拟和预测,并利用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空间量测和分析等功能对污染物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水质持续变差,氨氮和硝酸盐氮的污染区域逐步扩散为羽毛状,且主导扩散方向与地下水流向基本一致,预计到2020年氨氮和硝酸盐氮的污染羽分别会对2处和4处周边居民区的地下水水质造成影响。
赵卫东魏超卫佳佳姜琼章浩南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垃圾渗滤液水质模拟
基于GIS和AHP的谢桥煤矿13-1煤顶板突水危险性评价被引量:21
2016年
为解决谢桥矿13-1煤层顶板突水评价难题,利用Arc GIS的空间分析功能,通过对主控因素数据进行采集及归一化处理,建立子专题图层。然后运用AHP方法确定各主控因素的权重比例,在此基础上将各个主控因素进行无量纲处理后按照权重进行复合叠置,提出煤层顶板突水危险性的分区方案。将顶板已有出(突)水数据与分区结果比较,结果表明,线性脆弱性指数法可以客观、定量、准确的评价煤层顶板突水危险性。
于雯琪钱家忠马雷赵卫东周小平
关键词:AHP法谢桥煤矿突水危险性
基于ArcGIS Engine的钻孔三维精细地质模型自动构建方法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针对ArcGIS软件复杂钻孔三维精细地质模型自动构建研究存在的不足,该文在简要分析MultiPatch三维空间数据模型和深入研究复杂钻孔三维空间精确定位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ArcGIS Engine的复杂钻孔三维精细地质模型自动构建工作流程,并从空间精确定位、属性精细表达两个层面对钻孔三维精细地质模型构建算法进行了设计与实现。经软件功能研发及实际应用检验表明,该研究能够有效实现复杂钻孔精细地质属性特征的三维空间精确定位及多尺度精细表达,为应用ArcGIS Engine自动构建复杂钻孔三维精细地质模型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也可为基于ArcGIS Engine的复杂地质体三维可视化建模及精细地质属性表达研究提供应用借鉴。
陈国旭钱家忠袁峰赵卫东陈陆望赵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