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Z10104)

作品数:1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陈绍文王仲奇陈浮郭爽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3篇叶栅
  • 3篇吸气位置
  • 2篇压气机
  • 2篇压气机叶栅
  • 2篇附面层
  • 2篇附面层抽吸
  • 1篇开槽
  • 1篇扩压
  • 1篇扩压叶栅
  • 1篇高负荷
  • 1篇高负荷扩压叶...

机构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3篇陈绍文
  • 2篇王松涛
  • 1篇郭爽
  • 1篇陈浮
  • 1篇王仲奇

传媒

  • 1篇实验流体力学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附面层抽吸对压气机叶栅性能的影响
数值研究了低速条件下附面层吸除对某高负荷压气机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叶栅出口总压损失和二次流矢量的分布,并给出了吸力面及端壁极限流线。结果表明,附面层吸除可有效改善叶栅气动性能,低能流体被吸除使得吸力面及角区的分离减...
陈绍文刘勋王松涛
关键词:压气机叶栅附面层抽吸吸气位置
文献传递
高负荷吸附式压气机叶栅开槽方案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在低速条件下对三种吸气槽方案的高负荷吸附式压气机叶栅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通过墨迹流场显示法对叶栅壁面流场进行了测量,利用五孔气动探针对叶栅出口截面进行了扫掠,并对不同叶高的型面静压进行了采集,详细分析了全叶高吸气方式和两种局部吸气方式对叶栅流场结构和负荷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吸力面两端吸气对抑制角区分离流动、减弱通道涡强度和尺度、提高叶栅内流动性能的效果要优于其它两种方式,积聚在角区的低能流体由于较大的吸气量而被大量吸除是性能改善的关键。
陈绍文郭爽陈浮王仲奇
关键词:高负荷扩压叶栅
附面层抽吸对压气机叶栅性能的影响
数值研究了低速条件下附面层吸除对某高负荷压气机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叶栅出口总压损失和二次流矢量的分布,并给出了吸力面及端壁极限流线。结果表明,附面层吸除可有效改善叶栅气动性能,低能流体被吸除使得吸力面及角区的分离减...
陈绍文刘勋王松涛
关键词:压气机叶栅附面层抽吸吸气位置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