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XZX009)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钟仕伦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学

主题

  • 2篇自然审美
  • 2篇自然审美观
  • 2篇万物
  • 1篇心境
  • 1篇移情
  • 1篇造像
  • 1篇中古
  • 1篇神物
  • 1篇神游
  • 1篇审美
  • 1篇审美移情
  • 1篇自然说
  • 1篇魏晋
  • 1篇物境
  • 1篇晋宋
  • 1篇晋宋之际
  • 1篇佛教
  • 1篇佛教传播
  • 1篇佛教造像
  • 1篇悲秋

机构

  • 4篇四川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钟仕伦

传媒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天府新论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中国古代审美移情理论述略被引量:4
2010年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移情说美学体系,但存在着不少对审美移情现象进行探究的理论。作为汉语母语中的"移情",其概念具有不确定性,一是指改变性情以向善,这个意思又作"移情性";二是指情谊的改变;三是指心境的变化。前两个概念与心理学上的移情较为相似,指称"心境变化"的"移情"则与西方审美中的移情作用比较接近。与西方美学相比,中国古代审美移情更看重自然对自我生命情感的影响以及自我与自然的交流。中国古代审美移情理论成熟于魏晋时期,魏晋玄学在这个成熟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王弼"达自然之性畅万物之情"的说法为中国古代审美移情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钟仕伦
关键词:移情悲秋物境心境
“人是精神物”与晋宋之际自然审美观的形成被引量:5
2010年
宗炳提出的"人是精神物"的思想在晋宋之际自然审美观念的形成中有两个积极的意义。一是在认识论上把主体分为精神主体和物质主体,彰显了主体的二重性。在这个意义上讲,"人是精神物"亦可称为"人是精神我",以相对于作为物质形态的"我"。作为"精神我",在面对自然的时候,他所追求的就不再是自我道德完美的标志和载体,也不再把自然看成是相互往还的依托或人生的归宿,而看成是超越了自我和超越了现实的自立的对象。相对于儒家以"善"为核心的自然审美观和道家以"真"为核心的自然审美观,源于佛陀净土和期往来生理论的"人是精神物"的自然审美观,其核心在"美"。具有"人是精神物"这种主体意识的人所追求的审美的最高境界即是"澄神于泥洹之境",自然在他的眼中才真正成了审美的自然。
钟仕伦
关键词:神游自然审美观
王弼的“自然”说与魏晋自然审美观的发展被引量:2
2011年
王弼的"自然"说是魏晋玄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自然"说不仅有关于自然本质和关于自然道德律的探讨,而且有关于治乱除暴、建立理想社会的分析,涉及到自然哲学、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达自然之性,畅万物之情"是王弼自然哲学思想的精华所在,它终结了以"感应"说为核心的汉代自然审美意识,开启了以"我"为主、主客体相互交融的魏晋自然审美意识。以自然事物为审美对象的时代思潮在魏晋日渐形成,在所有对自然之美的发现中,对人自身之美的发现和"课美"(审美)成了一种自觉意识。
钟仕伦
中古佛教的传播与自然审美观念的形成被引量:2
2013年
中古佛教的传播在改变中国本土文化的同时改变了中古文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般若性空学说与玄学的结合使中古文人发现了自我和自然的二重性,或曰"双重发现"。他们一方面把自然作为"物理的东西"来对待,依据自然界自身的环境、材质和人自身的自然结构来创造审美和膜拜的对象;另一方面又把自然界看成是"自我异化的精神",看成他们一生所追求的极乐世界。作为物质的我在观察自然时与自然有一种异质同构的关系,能够将自然之精微之处描绘出来;作为精神自由的我则能够认识自然的规律,幷将自然规律融冶于社会生活,这是中古文人自然审美观形成的重要原因。而佛教造像的兴起又改变了中国本土造像的传统题材、手法和风格,形成了一种以追求"般若绝境"为最高存在的新的自然审美观念。
钟仕伦
关键词:中古佛教传播佛教造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