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2090)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刘海蓉刘让苏梁永超莫云飞夏磊磊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郑州大学贵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力学
  • 2篇动力学模拟
  • 2篇液态
  • 2篇英文
  • 2篇凝固
  • 2篇凝固过程
  • 2篇微观结构
  • 2篇分子
  • 2篇分子动力学
  • 2篇分子动力学模...
  • 1篇蛋白
  • 1篇生物材料
  • 1篇碳酸钙
  • 1篇陶瓷
  • 1篇陶瓷支架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相容性
  • 1篇纤维连接
  • 1篇纤维连接蛋白
  • 1篇冷速

机构

  • 4篇湖南大学
  • 1篇贵州大学
  • 1篇赣南医学院
  • 1篇长安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4篇刘海蓉
  • 2篇莫云飞
  • 2篇梁永超
  • 2篇刘让苏
  • 2篇戴瑶
  • 2篇夏磊磊
  • 1篇刘洪波
  • 1篇周丽丽
  • 1篇彭平
  • 1篇刘斌斌
  • 1篇田泽安
  • 1篇郑乃超
  • 1篇关绍康
  • 1篇周征
  • 1篇侯兆阳
  • 1篇李永生
  • 1篇黄武

传媒

  • 2篇Transa...
  • 1篇物理学报
  • 1篇硅酸盐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熔体初始温度对液态Mg_7Zn_3合金凝固过程中微观结构非线性影响的模拟研究(英文)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不同熔体初始温度对液态Mg-Zn合金凝固过程中微观结构演变的非线性影响进行了模拟研究,并采用多种方法对微观结构的转变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系统在不同熔体初始温度下以同一冷速1×10^(12) K/s凝固时,均形成非晶态结构,其中1551、1541和1431键型或二十面体基本原子团(12 0 12 0)对凝固微结构的转变起决定性作用;不同熔体初始温度对凝固微结构有显著不同影响,但这种影响只有在玻璃化转变温度T_g以下才能充分地展现出来,非常有意义的是,发现其影响程度的大小是与熔体初始温度的高低呈非线性变化关系,且在一定的范围内涨落。然而,系统的平均原子能量的变化却是与熔体初始温度成线性关系的,即熔体的初始温度越高,形成的非晶态结构越稳定,即非晶形成能力越强。
刘让苏梁永超刘海蓉郑乃超莫云飞侯兆阳周丽丽彭平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模拟
冷速对液态金属Mg凝固过程中微观结构演变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不同冷速下液态金属镁(Mg)快速凝固过程中的微观结构演变进行了模拟研究.并采用能量-温度(E-T)曲线、双体分布函数、Honeycutt-Andersen键型指数法、原子团簇类型指数法(CTIM-3)以及三维可视化等方法系统地考察了凝固过程中微观结构演变与相转变过程.结果发现:在以冷速为1×10^(11)K/s的凝固过程中,亚稳态bcc相优先形成,随后大量解体,其变化规律符合Ostwald规则,系统最终形成以hcp结构为主体与fcc结构共存,中间还夹杂部分bcc结构的致密晶体结构.在1×10^(12)K/s冷速下,结晶过程呈现迟缓现象,形成bcc结构的初始温度降低,系统形成以hcp居多、与bcc和fcc三相共存的结构,且因相互竞争、相互制约而导致不易形成粗大的晶粒结构.而在1×10^(13)K/s冷速下,系统则形成以1551,1541,1431键型为主的多种非晶态基本原子团组成的非晶态结构.此外,在冷速1×10^(12)与1×10^(13)K/s之间的确存在一个形成非晶态结构的临界冷速.
吴博强刘海蓉刘让苏莫云飞田泽安梁永超关绍康黄昌雄
关键词:快速凝固分子动力学模拟
多孔碳酸钙陶瓷支架的制备和表征(英文)被引量:2
2014年
以Ca(HCO3)2为主要材料,NH4HCO3为造孔剂制备多孔碳酸钙陶瓷,并采用X射线射衍、扫描电子显微镜、压汞法和细胞实验研究其物理性能和细胞相容性。研究表明:多孔碳酸钙陶瓷未分解产生氧化钙,其相组成是方解石相。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NH4HCO3分解产生的孔径在200~400μm。压汞法数据表明材料的连接孔孔径分布在50~150μm之间。实验表明MG-63细胞在支架上贴附和增殖状况良好,体现了多孔碳酸钙支架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应用于骨组织工程。
李永生刘海蓉夏磊磊戴瑶黄武
关键词:生物材料陶瓷碳酸钙细胞相容性
表面改性处理钛增强纤维连接蛋白介导的成骨细胞MG-63黏附和增殖(英文)
2014年
采用化学抛光处理钛、阳极氧化和微弧氧化处理钛作为生物材料模型,研究成骨细胞MG-63在其表面的黏附和增殖机理。结果表明,阳极氧化和微弧氧化处理的钛表面通过促进MG-63细胞分泌纤维连接蛋白形成细胞外基质从而使其快速附着和伸展。另外,阳极氧化和微弧氧化处理的钛表面通过Outside-in信号传导通路,上调纤维连接蛋白及与其相关的整合素α5的转录水平,促进成骨细胞MG-63在其表面的增殖。
周征戴瑶刘斌斌夏磊磊刘洪波Pankaj VADGAMA刘海蓉
关键词:表面改性纤维连接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