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200301)

作品数:25 被引量:267H指数:10
相关作者:陈昌和禚玉群佟会玲徐旭常赵博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清华大学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化学工程

主题

  • 7篇脱硝
  • 6篇脱硫
  • 5篇烟气
  • 5篇脱除
  • 4篇钙基
  • 4篇催化
  • 3篇同时脱除
  • 3篇同时脱硫
  • 3篇同时脱硫脱硝
  • 3篇脱硫脱硝
  • 3篇流化
  • 3篇流化床
  • 3篇锅炉
  • 3篇飞灰
  • 3篇钙基脱硫
  • 3篇NH
  • 2篇循环灰
  • 2篇循环流化床
  • 2篇气脱
  • 2篇燃煤

机构

  • 24篇清华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17篇陈昌和
  • 13篇禚玉群
  • 9篇佟会玲
  • 7篇徐旭常
  • 6篇赵博
  • 5篇张海
  • 3篇吕俊复
  • 3篇李彦
  • 3篇侯祥松
  • 3篇岳光溪
  • 2篇田思达
  • 2篇李定凯
  • 2篇徐伟
  • 2篇张晓闻
  • 2篇高阳
  • 2篇张虎
  • 1篇徐雪
  • 1篇刘青
  • 1篇孟素丽
  • 1篇常东武

传媒

  • 8篇清华大学学报...
  • 3篇环境科学与技...
  • 3篇中国电机工程...
  • 2篇工程热物理学...
  • 2篇化工学报
  • 2篇锅炉技术
  • 1篇煤炭转化
  • 1篇中国电力
  • 1篇动力工程
  • 1篇热力发电
  • 1篇环境化学

年份

  • 4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8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燃煤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机理概述被引量:32
2006年
按机理的不同,将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分为两大类。较全面的介绍了目前有代表性的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的机理和特点。认为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相比于单独脱硫脱硝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灵活的技术选择性。其中以钙基吸附剂为主体的常温干法/半干法同时脱硫脱硝技术,有低成本、脱除产物易处置、不用水或少用水等特点,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燃煤污染防治技术。
张虎佟会玲陈昌和
关键词:同时脱硫脱硝脱除机理钙基吸附剂
CFB锅炉循环灰对NO和N_2O排放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在循环流化床(CFB)锅炉中,NOx和N2O的排放浓度由NOx和N2O在炉膛内生成和降解的相对速度决定。该文利用小型流化床实验台研究了循环灰对NO和N2O浓度的影响。实验温度控制在850℃,反应时间为25ms。结果表明:在实验台反应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循环灰以后,NO的排放浓度降低,而N2O的排放浓度先增加然后略有降低;循环灰中的C以及C反应生成的CO能还原NO,并促进N2O的生成,而循环灰中的CaO、Fe2O3等活性组分能促进N2O的热分解。
侯祥松杨石吕俊复张海岳光溪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循环灰
亚硫酸盐溶液中氧气泡吸收过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采用CCD对单个氧气泡在亚硫酸钠溶液中的吸收过程进行拍照,并用软件进行图像边界识别来研究单个纯氧气泡同亚硫酸钠溶液发生的强制氧化反应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反应速度与气泡半径有关。在动力学控制阶段,反应速率与气泡的半径成0阶关系;在扩散控制阶段,反应速率与气泡的半径成-1阶关系。
赵博张晓闻李彦佟会玲禚玉群陈昌和
关键词:传质图像识别
γ-Al_2O_3催化C_xH_yO_z还原NO_x的研究进展
2009年
概述了γ-Al2O3催化CxHyOz还原NOX的发展情况。着重分析了脱硝反应机理、NO2生成问题及各种CxHyOz还原剂的脱硝活性。并探讨了O2、水蒸汽和SO2对脱硝反应的影响。
徐伟佟会玲陈昌和
关键词:Γ-AL2O3
烟气酸露点计算方法比较和分析被引量:73
2009年
酸露点是锅炉设计和运行中重要参数之一,目前国内外计算烟气酸露点方法很多,但是不同方法计算结果差异较大。结合有关文献对几种计算烟气酸露点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SO_3浓度和水蒸气含量对烟气酸露点变化趋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荷兰的A.G.Okkes公式和И.A.Bapahoba公式比较精确,前苏联热力计算酸露点经验公式、日本电力研究所经验公式和Haase & Borgmann公式的误差比较大。此外,对前苏联热力计算酸露点经验公式进行了修正。
李鹏飞佟会玲
关键词:酸露点
电厂飞灰对烟气中汞吸附性能的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采用美国环保署(EPA)推荐的Ontario Hydro方法,在小型模拟燃煤烟气Hg吸附和形态转化试验台上研究了几种典型燃煤电厂灰样对模拟烟气中Hg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袋式除尘器(FF)灰和消石灰只能吸附氧化态汞,在135℃时,SO2的存在能促进它们对Hg的吸附;电除尘器(ESP)灰由于残碳含量较高,对零价汞也有一定的吸附能力;消石灰对Hg吸附能力的主要因素是比表面积,其吸附能力随着比表面积的增大而增强;在含有SO2的烟气体系中,ESP灰和FF灰的吸附能力基本相当,SO2的存在大大提高了FF灰的吸附能力。
黄治军段钰锋王运军杨立国孟素丽
关键词:模拟烟气飞灰
焦炉煤气再燃降低NO_x排放技术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焦炉煤气是炼焦工业的副产品,通常未得到有效利用.利用Chemkin软件柱塞流模型研究了利用焦炉煤气作为再燃气体脱硝的可行性.NOx脱除率主要受再燃区温度、氧气浓度、再燃燃料比等因素的影响.在适当的操作参数下,利用焦炉煤气再燃脱硝,NOx脱除率能达到60%以上,具有工业实用价值.焦炉煤气再燃脱硝会引起炉膛内局部还原性气氛增强、炉膛温度分布改变、燃烧效率下降等影响,需采取相应措施消除.
侯祥松张海
关键词:焦炉煤气再燃脱硝
亚硫酸盐强制氧化传递与化学反应动力学被引量:12
2005年
在湿法烟气脱硫的过程中,吸收塔底部发生的反应主要是亚硫酸钙和空气或氧气之间的气液传递与化学反应过程,根据双膜理论模型,分析了该反应的吸收机理,用一种图像边界识别的方法分析亚硫酸盐强制氧化气液反应.在没有催化剂或固定钴离子催化剂浓度时,SO_3^(2-)存在临界浓度0·328mol·L-1.当SO_3^(2-)的浓度低于0·328mol·L-1时,过程为双膜控制,SO_3^(2-)的反应级数为1;当SO_3^(2-)的浓度大于0·328mol·L-1时,过程逐渐变为气膜控制,SO_3^(2-)反应级数为0.当固定SO_3^(2-)浓度时,催化剂钴离子的反应级数则受到气液传质的影响,分为几个阶段,且反应级数不同.
赵博李彦佟会玲张晓闻禚玉群金刚善陈昌和
关键词:传质动力学氧化速率
非碳基改性吸附剂汞脱除性能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使用固定床反应器对6种非碳基载体担载多种活性物质后在N2气氛下140℃时的汞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非碳基载体本身具有较差的汞物理吸附性能,但经改性后部分吸附剂的汞脱除率高于美国商用活性炭NoritDarcoLH的汞脱除率。非碳基改性吸附剂的汞吸附性能是载体和活性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经NaI、CuCl2、CuBr2和FeCl3改性后的吸附剂具有较高的汞脱除率。皂土载体具有较好的离子交换性和层间吸附性能,使大部分皂土改性吸附剂具有一定的汞脱除率。氧化铝载体在担载CuCl2和CuBr2后达到了接近100%的汞脱除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张亮禚玉群杜雯陶叶陈昌和徐旭常
关键词:担载吸附剂脱除
煤粉燃烧器设计中的若干误区被引量:4
2008年
总结了在煤粉燃烧器设计理论和设计实践方面存在的若干误区,如偏异体热源轻自身热源,过分强调入炉前一次风浓淡分离效果,过度依赖低NOx燃烧器等。讨论分析了产生这些误区的原因,并对一些问题进行了澄清,其结果可为我国煤粉燃烧器及其燃烧系统相关技术的开发提供借鉴。
张海吕俊复徐秀请曾瑞良岳光溪
关键词:煤粉锅炉燃烧器NOX排放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