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20014909002)
- 作品数:5 被引量:46H指数:4
- 相关作者:林矫矫李浩蔡幼民程国锋孙军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东方田鼠血清被动转移抗日本血吸虫的保护力研究被引量:1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被动转移东方田鼠血清抗日本血吸虫感染力及其作用机理。 方法 将东方田鼠血清通过尾静脉注射途径被动转移至小鼠 ,观察攻击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的减虫率、减卵率 ,并采用ELISA分别检测抗日本血吸虫童虫、成虫和虫卵的 8种抗体。 结果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 ,东方田鼠血清受体小鼠获得的减虫率为 3 6.2 % ,减卵率为 5 4.0 % ;血清IgE、IgM、IgG及其亚类抗体均有升高 ,其中抗童虫抗原的IgG1抗体水平增幅最大。各试验组小鼠血清抗体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天然抵抗力可通过血清被动转移至小鼠 ,使之获得部分抗血吸虫感染的保护力 。
- 蒋守富魏梅雄林矫矫潘彩娥李浩曹琳何艳燕傅志强
- 关键词:东方田鼠血吸虫
- 东方田鼠血清IgG抗体的快速纯化法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索快速、高效纯化东方田鼠血清IgG抗体的方法。 方法 采用G蛋白或A蛋白亲和层析法 ,对 3种东方田鼠血清IgG抗体进行纯化 ,比较抗体纯度和回收率。 结果 获得的IgG抗体纯度和回收率均以G蛋白亲和层析法为高。纯化的抗体活性高 ,与酶标二抗的吸附力分别为非IgG洗脱物的 8.5倍和未纯化血清IgG的 3 .1倍。 结论 G蛋白亲和层析法纯化东方田鼠血清IgG快速、活性高 ,具有实用价值。
- 蒋守富潘彩娥何艳燕朱民李浩石耀军魏梅雄
- 关键词:东方田鼠血清IGG抗体
- 利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东方田鼠和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前后基因的差异性表达被引量:21
- 2004年
- 利用大、小鼠基因表达谱芯片分别研究了Balb c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 7d时肺组织、东方田鼠感染日本血吸虫 7d时肺组织、1 2d时的肺和肝组织基因差异表达方式。结果表明 ,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 7d时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Serineproteaseinhibitor)基因表达上调 ,同时没有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与之相反 ,东方田鼠感染日本血吸虫 7d时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没有表达变化 ,非特异性免疫相关基因 ,如溶菌酶 (Lysozyme)和各类组织蛋白酶 (Cathepsin)基因表达上调 ,而且肺内特异性免疫相关基因如CD74、MHCⅡ和MHCⅠ等表达上调。这一现象得到东方田鼠感染日本血吸虫 1 2d时肺和肝中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相关基因的上调表达的进一步证实。而且 ,东方田鼠感染日本血吸虫 1 2d时肺中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表达下调 ,肝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Insulin likegrowthfactor 1 ,IGF 1 )基因表达下调。提示日本血吸虫适宜性宿主小鼠和非适宜性宿主东方田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前后两者有相反的基因表达方式。
- 孙军林矫矫程国锋李浩石耀军陆珂蔡幼民江洪波
- 关键词:东方田鼠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组织蛋白酶CD74MHCMHC
- 东方田鼠和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血清NO的变化以及肝、肺病变的比较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了解日本血吸虫适宜宿主和非适宜宿主在感染后血清NO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肝、肺组织感染后的病变情况,以比较不同宿主对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反应。方法东方田鼠和小鼠分别感染尾蚴1000条和40条,每2d分别剖杀2只,观察两宿主肝、肺变化,同时分别检测各宿主血清中NO的含量。结果小鼠和东方田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肺部出现程度不同的出血现象。感染10d后出血现象均自行消失。其中,小鼠肝表观正常,但30d后肝中出现卵引起的内芽肿。东方田鼠在感染后6d肝中开始出现童虫所致病变,感染后第12~14d时逐渐减少,20d后病变消失。其间,小鼠和东方田鼠血清NO水平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东方田鼠感染后血清NO水平由正常的100μmol/L降到16μmol/L,18~20d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完成一个完整和规律的循环。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NO水平变化较大,第36d后,血清NO水平基本上维持在0~10μmol/L之间较低的、非正常水平。结论日本血吸虫非适宜宿主东方田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肝、肺病变特征以及NO水平变化与日本血吸虫适宜宿主小鼠不同,提示东方田鼠感染后体内存在一个敏感和系统的抗感染过程。
- 孙军李浩王喜乐陆珂石耀军程国锋沈阳
- 关键词:东方田鼠一氧化氮日本血吸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