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0387)

作品数:8 被引量:46H指数:3
相关作者:邓道贵葛茜张晓莉杨威刘飞更多>>
相关机构:淮北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巢湖
  • 2篇雄体
  • 2篇群落
  • 2篇种群
  • 2篇种群动态
  • 2篇两性生殖
  • 2篇环境因子
  • 1篇动物群
  • 1篇动物群落
  • 1篇休眠卵
  • 1篇叶绿素A
  • 1篇有机碳
  • 1篇栅藻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群
  • 1篇植物群落
  • 1篇生物有效
  • 1篇生物有效性
  • 1篇生殖
  • 1篇同步提取金属

机构

  • 7篇淮北师范大学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邓道贵
  • 4篇葛茜
  • 3篇张晓莉
  • 2篇刘飞
  • 2篇李玉颖
  • 2篇杨威
  • 1篇祝鹏飞
  • 1篇宫政
  • 1篇邵元启
  • 1篇胡振东
  • 1篇金显文
  • 1篇孟小丽
  • 1篇席贻龙
  • 1篇纪磊
  • 1篇王文平
  • 1篇戴海奇
  • 1篇雷娟
  • 1篇张坤
  • 1篇尤春
  • 1篇李芳

传媒

  • 4篇淮北师范大学...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Seasonal dynamics of crustacean zo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in Erhai Lake, a plateau lake, with reference to phytoplankton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被引量:9
2014年
The seasonal dynamics of a crustacean zooplankton community in Erhai Lake was investigated from May 2010 to April 2011. In total, 11 species were recorded, including six(6 genera) cladoceran and five(5 genera) copepod species. The crustacean zooplankton densities ranged from 24.3 to 155.4 ind./L. In winter and spring, the large-bodied cladoceran Daphnia galeata dominated the crustacean plankton community. In summer and autumn, when the colonial or filamentous algae dominated the phytoplankton communities, the small-bodied species(e.g. B osmina fatalis, Ceriodaphnia quadrangular, and Mesocyclops leuckarti) replaced the large-bodied ones. One-way ANOVA and redundancy analysis revealed that community structure was dependent upon total nitrogen, total phosphorus, water temperature, transparency, and the biomass of small algae. The variation in both phytoplankton 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were important factors in the seasonal succession of crustacean zooplankton structure in Erhai Lake.
杨威邓道贵张赛胡翠林
关键词:浮游动物群落浮游植物群落甲壳类
巢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生物有效性被引量:12
2012年
为分析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相互关系及其可能来源,以安徽巢湖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测定5种重金属(铅、铜、镍、锌、镉)总量和同步浸提重金属(SEM)含量,同时测定酸可挥发性硫化物、总氮、总磷、总有机碳等多种指标,利用低影响程度(ER-L)和中影响程度(ER-M)基准值,[∑SEM]/[AVS]模型和[∑SEM]-[AVS]模型,判断预测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结果显示:重金属总量在全湖的空间分布不均匀,具有入湖口大于湖心的特征,共8个指标超过ER-L基准值,西湖区各金属总量大于东湖区,两者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全湖[∑SEM]/[AVS]的值在1.097~2.076之间,但[∑SEM]-[AVS]的变化范围为0.127~0.996μmol/g;表明重金属Cu、Cd污染较严重,人为输入影响大,AVS对重金属的束缚作用有重要影响,大部分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生物有效性低。
刘飞邓道贵杨威邵元启祝鹏飞宫政葛茜
关键词:重金属同步提取金属表层沉积物生物有效性巢湖
淮河中游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动态被引量:19
2013年
2007年1—12月对淮河中游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动态进行研究。共记录浮游甲壳动物24种,其中枝角类8属13种、桡足类9属11种。枝角类在4月和9月形成两个峰值,即(28.2±21.6)ind/L和(40.8±10.1)ind/L,其优势种分别为僧帽溞Daphnia cucullata和脆弱象鼻溞Bosmina fatalis。捕食性桡足类—近邻剑水蚤Cyclops vicinus vicinus、广布中剑水蚤Mesocyclops leuckarti和台湾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 taihokuensis分别在4月、5月和6月形成较大的密度。汤匙华哲水蚤Sinocalanus dorrii和中华窄腹剑水蚤Limnoithona sinensis分别在5月和8月占优势。小型浮游植物(≤20μm)生物量在4月达到最大值,之后快速下降,而较大型浮游植物(>20μm)生物量从4月上升,到7月达到最大值。典型冗余分析(RDA)显示,溞属Daphnia的仲春下降与捕食性桡足类(尤其是近邻剑水蚤)的摄食压力、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季节变化密切相关。
邓道贵杨威孟小丽葛茜金显文胡振东
关键词: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
温度和食用藻密度对发头裸腹溞种群动态和两性生殖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研究了不同温度和食用藻密度对发头裸腹溞种群动态和两性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食用藻密度对发头裸腹溞的种群密度、雄体密度和卵鞍数均有显著影响.高食用藻密度组的发头裸腹溞种群密度明显高于中、低食用藻密度组,其最大种群密度出现在20℃下的高食用藻密度组.在相同的温度下,发头裸腹溞的首次产幼溞数随食用藻密度的降低而减少,平均每个母溞首次产出的最大幼溞数出现在25℃下的高食用藻密度组.高食用藻密度组发头裸腹溞产生的雄体密度明显高于中、低食用藻密度组.发头裸腹溞的雄体密度与其种群密度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发头裸腹溞所产的卵鞍数随食用藻密度的下降而下降,且25℃下发头裸腹溞所产的卵鞍数明显高于其他温度组.与温度相比,食用藻密度对发头裸腹溞的种群动态和两性生殖的影响更大.
李玉颖邓道贵雷娟席贻龙
关键词:发头裸腹溞种群动态雄体卵鞍
酵母浓度对发头裸腹(氵蚤)种群动态和两性生殖的影响
2011年
在25℃下,研究4种酵母浓度(A:1×104 cells/mL,B:1×105 cells/mL,C:4×105 cells/mL,D:8×105 cells/mL)对发头裸腹(氵蚤)种群动态和两性生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头裸腹(氵蚤)在高酵母浓度组下的种群密度明显高于低酵母浓度组.A、B、C、D组下,发头裸腹(氵蚤)的平均最大种群密度分别是197 ind./200mL、2 311 ind./200mL、4 545ind./200mL和8 985 ind./200mL.在高酵母浓度下,发头裸腹(氵蚤)的雄体密度明显大于低酵母浓度组.A、B、C、D组下,发头裸腹(氵蚤)的累计卵鞍数分别为45 ind.、741 ind.、1 282 ind.和897 ind.,含有2个休眠卵的比例分别为24.4%、80.2%、55.2%和39.0%.One-way ANOVA分析显示,酵母浓度对发头裸腹(氵蚤)的种群密度、雄体密度均具有极显著性影响(p<0.001);但对发头裸腹(氵蚤)所产的卵鞍数影响不显著(p=0.085).
李玉颖邓道贵尤春葛茜
关键词:酵母种群密度雄体休眠卵
巢湖夏季叶绿素a浓度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的围隔实验被引量:2
2015年
为研究巢湖夏季叶绿素a浓度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于2013年5月22日至8月7日(共12周)在巢湖进行围隔实验.共设置4个实验组(即B组:巢湖底泥;C组:巢湖底泥+30g/L鳙鱼;D组:巢湖底泥+60g/L鳙鱼;E组;巢湖底泥+90g/L鳙鱼)和一个对照组(即A组:不加巢湖底泥和鳙鱼).结果表明:研究期间5组围隔内叶绿素a浓度均呈现下降趋势.A^E组的叶绿素a最大值均出现在实验初期,分别是54.9μg/L、38.0μg/L、35.9μg/L、37.4μg/L和35.8μg/L.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5组围隔中叶绿素a浓度与透明度呈负相关关系,与总磷(TP)和浮游甲壳动物密度均呈正相关.另外,围隔D和E中叶绿素a均与总氮(TN)成正相关.围隔A、C、D和E中的叶绿素a浓度与水温呈负相关关系,而围隔B的叶绿素a浓度与水温无相关性.
张坤邓道贵王文平张晓莉纪磊刘飞张绮
关键词:巢湖围隔
巢湖总有机碳的春夏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3
2014年
文章分析2012年2月至7月对巢湖总有机碳(TOC)的春夏季节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探讨TOC与环境因子(包括水温(WT)、透明度(SD)、溶解氧(DO)、pH值、总氮(TN)、总磷(TP)、叶绿素a(Chl a)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12年2月~7月间巢湖TOC的浓度呈逐月递增趋势,7月份达到最大值,浓度范围为37.27~60.98 mg/L. Perason相关分析显示(n=59):巢湖TOC与WT(r=0.617,p〈0.01)、pH值(r=0.589,p〈0.01)、TP(r=0.653,p〈0.01)、Chl a(r=0.659,p〈0.01)之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与SD(r=-0.462,p〈0.01)呈显著负相关,与DO和TN没有相关性。
葛茜邓道贵张晓莉戴海奇
关键词:巢湖总有机碳环境因子
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组合对拟同形溞生长生殖的影响
2014年
文章研究单细胞的产毒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组合对拟同形溞生长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拟同形溞不能在纯铜绿微囊藻下生长生殖.随着斜生栅藻浓度的升高,拟同形溞的首次怀卵时间逐渐减少,而成熟体长逐渐增大.拟同形溞的首次产幼溞数、最大种群密度及最大种群增长率随着斜生栅藻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最大种群密度和最大种群增长率均出现在2×10^6 cells/mL的斜生栅藻浓度组,分别为302.7 ind.(200 mL)^-1和0.213 d^-1.在低的斜生栅藻浓度(1×10^5 cells/mL)下,拟同形溞不产生卵鞍.在2×10^5~2×10^6 cells/mL的斜生栅藻浓度下,拟同形溞产出较多的卵鞍,最大值(77.3 ind.)出现在1×10^6 cells/mL的斜生栅藻浓度组.在较高的斜生栅藻浓度(1×10^6 cells/mL和2×10^6 cells/mL)下,含休眠卵的卵鞍数占总休眠卵数的比例明显高于较低的斜生栅藻浓度组(2×10^5 cells/mL和4×10^5 cells/mL).研究暗示,斜生栅藻浓度的增大可以减缓产毒单细胞铜绿微囊藻对拟同形溞的生长生殖的抑制作用,而卵鞍的产生和休眠卵的形成受其种群密度和铜绿微囊藻的共同影响.
李芳邓道贵张晓莉黄青飞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斜生栅藻生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