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ZD044)
- 作品数:20 被引量:569H指数:12
- 相关作者:魏后凯张燕单菁菁郭叶波时慧娜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财经大学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论城市全面转型与空间秩序规范被引量:4
- 2010年
- 城市转型是一种多领域、多方面、多层次、多视角的综合转型。当前,中国城市发展正处于加速转型和全面转型的新阶段,必须尽快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全面转型,建立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和谐有序的新型科学发展模式,走集约、创新、融合、和谐、绿色、特色发展之路。
- 魏后凯
- 关键词:城市发展
- 关于“双刘易斯二元模型”假说的理论与实证分析被引量:25
- 2015年
- 长期以来,在"共同共有"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时无法对集体资产进行有效处置,只能以劳动力身份转移到城市,难以跨越市民化的高成本门槛。加之城乡二元土地制度下,对农村集体土地利用的歧视导致集体土地利用低效,集体资产规模不能得到快速增长。本文认为,加快农民市民化进,完成农村社会结构转型的历史任务,当务之急是让农民"带资进城"。为此,本文把农村集体土地要素纳入刘易斯二元模型,在一般均衡框架下同时研究劳动力市场与土地市场的变化,提出—般均衡框架下的"双刘易斯二元模型"假说。本文分析发现,在转型经济中,不仅劳动力供给存在刘易斯转折点,农村集体土地供给也存在一个由充裕到稀缺的转折性变化。最后,本文通过一个典型案例的分析,提出了让农民"带资进城"的可能路径设计与制度安排。
- 陈雪原
- 关键词:土地制度改革
-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问题与对策被引量:4
- 2013年
- 30多年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历经环境整治、生态示范、生态环境综合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4个发展阶段并取得丰硕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重表面轻内涵、标准僵化以及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正面临着3大重要转型:一是由以往的生态环境建设转向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等在内的全面的、系统性的生态文明建设;二是从单纯注重资金投入和硬件设施建设转向更加注重生态文明体制机制的建设,强调要通过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三是生态环境建设由重城市轻农村转向城乡并重、城乡一体、城乡联动。在这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从我国的客观实际出发、从多方面着手系统有序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 单菁菁
- 关键词:生态文明
- 全面推进中国城镇化绿色转型的思路与举措被引量:70
- 2011年
- 长期以来,我国基本上走的是一条非绿色的粗放型城镇化道路,这种城镇化模式是以高消耗、高排放、高扩张为基本特征的外延式粗放发展模式。当前,在全球发展面临能源、环境、气候变化等多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污染减排、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等任务艰巨。为此,急需全面推进我国城镇化的绿色转型,切实走一条城镇集约开发与绿色发展相结合,城镇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资源节约、低碳减排、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的绿色城镇化道路。
- 魏后凯张燕
- 关键词:城镇化
- 中国城市化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被引量:19
- 2012年
- 本文利用1990-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估计了中国城市化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我国城市化产生正向人力资本积累效应,然而,当城市化水平低于49.6%时,城市化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边际递减,反之,边际递增。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收入水平、外资的交互作用无助于人力资本积累,原因在于,我国产业结构落后,城市化滞后;相比收入水平,人力资本投资门槛较高;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外资驱动下的城市化模式等。因此,转变城市化推进方式、加大教育投入、降低人力资本投资成本并提高其预期收益是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
- 时慧娜
- 关键词:城市化人力资本
- 我国镇域经济科学发展研究被引量:33
- 2010年
- 镇域经济是我国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建制镇发展大体经历了过渡调整、萎缩停滞、快速扩张和稳定发展四个阶段。近年来,我国镇域经济虽然获得了较快发展,但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如镇区人口规模小、产业布局分散、公共服务水平低、人才和技术短缺、东西发展差距大等。为此,应设立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推行"镇改市"设市模式,开展小城镇科学发展示范,编制小城镇建设技术规范,以推动镇域经济逐步走上特色化、品牌化、专业化、集约化和生态化的发展道路。
- 魏后凯
- 关键词:建制镇镇域经济
- 中国特色和谐型城镇化战略与路径被引量:1
- 2012年
- 中国正处于现代城市化与全球城市化并行的压缩型城市化阶段,在城市化率超过50%进入城市型社会的同时,城市社会不和谐问题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城市体制之外的外来人口的市民化、城市体制内低收入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大规模房地产开发为特征的城市化过程中的强拆问题等方面。和谐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应当包括生存权、共用权、环境权、参与权以及城乡均衡发展等5个方面。确立以社会发展带动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由经济发展主导型向社会建设主导型转变,把社会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和创新发展的新突破口,是实现和谐型城镇化的基本战略与实现路径。
- 李国庆
-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城市拆迁
- 城镇化的技术创新效应——基于1990~2010年中国区域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被引量:69
- 2013年
- 城镇化不仅是现代经济生产率的重要推动力,而且是促进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文章在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的方法,探讨城镇化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与影响程度。通过对1990~2010年中国总体数据时间序列与区域面板数据的分析发现,无论从全国层面还是七大区域来看,中国城镇化进程与技术创新水平总体上趋于一致;中国城镇化与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现高度的正相关;城镇化有助于技术创新,且通过创新效应显著地驱动一国的技术进步即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城镇化的技术创新效应在区域之间存在差异。
- 仇怡
- 关键词:城镇化技术创新生产率
- 中国城镇化趋势预测研究被引量:90
- 2013年
- 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已越过50%的转折点。国际经验表明,城镇化率50%-70%的区间是城镇化减速时期,因此未来中国城镇化将由加速向减速转变,这种转变将对中国城镇化趋势、城镇发展和城镇体系结构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回顾了城镇化速度相关研究成果,简要描述了中国城镇化历史,运用多种方法预测城镇化率。研究结果表明,2011-2050年中国城镇化增速趋缓,按三种预测方法平均计算,年均提高0.793个百分点,2020、2030、2040和2050年城镇化率分别为60.34%、68.38%、75.37%和81.63%。
- 高春亮魏后凯
- 关键词:城镇化
- 论中国城市转型战略被引量:54
- 2011年
- 城市转型是指城市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发生重大的变化和转折,它是一种多领域、多方面、多层次、多视角的综合转型。过去,中国城市大多走的是一条以高增长、高消耗、高排放、高扩张为特征的粗放型发展道路。在这种粗放型发展模式下,中国城市发展出现了无序和低效开发、城乡区域发展失调、社会发展失衡等诸多弊端,显然这是不可持续的。当前,中国城市发展正处于加速转型和全面转型的新阶段,必须尽快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全面转型,建立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和谐有序的新型科学发展模式,走集约、创新、融合、和谐、绿色、特色发展之路。
- 魏后凯
- 关键词:城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