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无)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相关作者:董广涛孙国武梁萍周伟东汪佳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上海市城市环境气象中心上海市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带
  • 2篇气温
  • 2篇最低气温
  • 2篇环流
  • 2篇环流分析
  • 2篇环流特征
  • 1篇数值模拟
  • 1篇全球变暖
  • 1篇变暖
  • 1篇CO
  • 1篇值模拟

机构

  • 2篇中国气象局兰...
  • 2篇上海市气候中...
  • 2篇上海市城市环...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上海市气象局
  • 1篇上海气候中心

作者

  • 2篇周伟东
  • 2篇孙国武
  • 2篇董广涛
  • 1篇汤绪
  • 1篇梁萍
  • 1篇陈葆德
  • 1篇彭玉萍
  • 1篇汪佳伟

传媒

  • 2篇高原气象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全球变暖与亚洲夏季风北边缘带:CO_2增倍的数值模拟被引量:5
2012年
利用NCAR CAM3全球大气环流模式(包含CLM陆面模式)进行了20年(1998-2017年)CO2增倍的数值试验,并通过计算海陆热力差异,分析了环流形势、雨带分布和云量特征等物理量,研究了全球变暖对东亚夏季风北边缘带的影响。结果表明,CAM3大气环流模式能较好地描述东亚地区大尺度环流的季节变化特征,当CO2含量成倍增长后,将对亚洲经度范围内的夏季风北边缘的位置产生不同的影响,具体表现为100°~123°E地区北边缘位置偏北明显,100°E以西略偏北,123°~132°E略偏北幅度很小,132°E以东呈现出一定的偏北趋势。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陆地增温有利于青藏高原低层气旋性环流的加强以及北半球纬向海陆热力差异的增加,从而导致我国西南和东南方向向北的水汽输送明显增加。研究表明,南北半球的海陆热力差异无明显变化,南北半球间的相互作用与北半球夏季风增强无明显的联系,两者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汪佳伟汤绪陈葆德彭玉萍
关键词:全球变暖
中国东部不同气候带冬季最低气温变化特征及环流分析
本文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图集,把我国东部划分为热带地区、副热带地区和温带地区。使用不同气候带1951~2007年冬季最低气温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利用Mann-Kendall(M-K)方法、百分位法等数理...
周伟东孙国武董广涛梁萍
关键词:气候带最低气温环流特征
文献传递
中国东部不同气候带近60年冬季最低气温变化特征及环流分析被引量:13
2010年
使用中国东部1951—2007年冬季最低气温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中国东部热带、副热带、温带地区冬季最低气温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及其大气环流特征。结果表明:中国东部热带、副热带、温带地区冬季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温带最显著,趋势倾向率为0.62℃.(10a)-1。3个气候带冬季最低气温在1980年代中期和1990年代初发生了突变,突变后热带、副热带、温带地区最低气温分别比突变前上升了0.99,1.37和2.29℃。3个气候带冬季极端低温日出现频率均呈显著的下降趋势,其中温带下降趋势最为明显,趋势倾向率为2.3%.(10a)-1。500 hPa环流形势、海平面气压场以及青藏高原地面风特征表明,冷年东亚大槽比暖年深,西伯利亚高压比暖年强,高原偏北风比暖年频次高、风速大。700 hPa风场上,中高纬北风风速及低纬南风风速变化存在差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3个气候带冬季最低气温的变化特征。
周伟东孙国武董广涛梁萍
关键词:气候带最低气温环流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