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0293)

作品数:31 被引量:333H指数:10
相关作者:顾蔚卫海燕郭彦龙高蓓毛亚娟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农业遥感信息中心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 11篇生物学
  • 8篇医药卫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5篇五味子
  • 11篇华中五味子
  • 6篇地理分布
  • 6篇生境
  • 6篇气候
  • 6篇气候变化
  • 6篇潜在地理分布
  • 5篇最大熵
  • 5篇最大熵模型
  • 5篇GIS
  • 4篇生境适宜性
  • 4篇物元
  • 4篇物元模型
  • 4篇隶属函数
  • 3篇模糊物元模型
  • 3篇ARCGIS
  • 2篇野生
  • 2篇遗传多样性分...
  • 2篇正交
  • 2篇植物

机构

  • 31篇陕西师范大学
  • 9篇陕西省农业遥...
  • 5篇西北濒危药材...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教育部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兰州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陕西省气象局
  • 1篇陕西省安康市...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6篇顾蔚
  • 18篇卫海燕
  • 10篇郭彦龙
  • 8篇高蓓
  • 5篇熊宇婷
  • 5篇徐敏
  • 5篇刘小霞
  • 5篇毛亚娟
  • 3篇王喆之
  • 3篇吴生
  • 2篇高茂盛
  • 2篇张维
  • 2篇刘芳
  • 2篇胡凝
  • 2篇董金芳
  • 2篇路春燕
  • 2篇王小蕊
  • 2篇张海龙
  • 2篇罗成
  • 2篇杨洋

传媒

  • 6篇中药材
  • 3篇生态学报
  • 3篇第33届中国...
  • 2篇山东农业科学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植物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中国沙漠
  • 1篇中草药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 1篇植物科学学报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9篇2016
  • 10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连翘潜在地理分布预测模型的比较被引量:7
2016年
连翘(Forsythia suspense (Thunb.) Vahl.)为大宗药材,也是常见观赏植物和水土保持植物。本文基于连翘的119个地理分布点数据和气候、土壤、地形共12个指标,利用BioMod2程序包提供的广义线性模型(GLM)、随机森林模型(RF)、推进式回归树模型(GBM/BRT)及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NN)对连翘的潜在地理分布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4种模型预测均成功,效果最好的是RF模型,AUC(0.95)、TSS(0.81)、KAPPA(0.68)值均较高,温度对连翘生长的敏感程度高于降水,连翘的潜在地理分布区位于陕西、山西、湖北、河南、辽宁的山地与河流沿岸区域。综合4种模型得出,连翘适宜生境为海拔250~2200 m,年均温12.1~17.3 ℃、年降水量400~1000 mm。研究结果为连翘的人工栽培提供指导。
杨洋卫海燕王丹尚忠慧毛亚娟杨贺雨顾蔚
关键词:连翘潜在地理分布
华中五味子中木脂素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优选华中五味子中木脂素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超声处理法提取华中五味子木脂素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通过正交实验考察溶剂、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结果:华中五味子木脂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5(三氯甲烷)g/mL,超声提取1次30 min。结论:该工艺简单可行,是提取木脂素的有效方法,为综合开发华中五味子药材提供了实验依据。
顾蔚李宗霖王喆之
关键词:华中五味子木脂素正交实验
秦岭地区华中五味子SSR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分析秦岭地区野生华中五味子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应用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9对SSR引物共检测到61条条带,每对引物扩增出5~11条,平均每对引物可扩增出6.8条,多态性比率为86.88%。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3524,表明秦岭地区华中五味子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基因流(Nm)为1.1850,说明居群间存在一定基因流。通过遗传多样性参数比较,洋县居群遗传多样性最高。聚类分析可划分为2大类,第1类包括平利县、山阳县和宁强县居群;第Ⅱ类包括太白县和洋县居群。结论:秦岭地区华中五味子遗传多样性丰富,应优先选择陕西汉中市、宝鸡市和商洛市地区华中五味子居群实行就地保护与扩繁,以保证野生华中五味子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徐敏吴生刘小霞张维顾蔚
关键词:华中五味子SSR基因流
秦岭地区四种五味子果实木脂素检测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测定秦岭地区华中五味子、大花五味子、红花五味子、铁箍散果实4种木脂素含量。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木脂素,HPLC检测,Diamonsil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在4种五味子果实中均存在,华中五味子中五味子酯甲含量达到201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大花五味子、红花五味子中五味子甲素含量较高,而铁箍散中五味子乙素含量较高。结论:秦岭五味子属4种五味子果实中木脂素含量差异较大,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刘小霞刘芳顾蔚
关键词:华中五味子铁箍散木脂素HPLC
基于GIS与模糊物元模型的东北地区五味子生境适宜性评价被引量:4
2016年
为评价东北地区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生境状况,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最优值、阈值以及高适宜生境面积和该生境中各评价因子的范围,结合资源调查报告、文献报道以及标本馆记录,获得集中于东北地区的87个分布点,依据Fuzzy建立五味子果实中总木脂素含量与18个评价因子之间的模糊隶属函数,采用最大信息熵模型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确定五味子在研究区的生境适宜性空间分布.结果显示:五味子高适宜生境占研究区面积的20.85%,主要集中于黑龙江西南部、吉林中部以及辽宁大部,年平均气温6.6-8.5℃,年降水量899-943.57 mm,生长期平均气温18.69-20.99℃,生长期降水162.88-172.01 mm,海拔457-700 m,土壤pH值6.38-6.51,有机质含量1.91%-2.24%,气候湿润,土层深厚,呈微酸性,且有机质含量较丰富,无积水的杂木林及阔叶林混交林.本研究表明基于Fuzzy及最大信息熵的模糊物元模型与GIS技术相结合可以准确对我国东北地区五味子生境适宜性作出科学评价,可量化适宜生境面积及空间分布,为五味子药材道地性研究、药材标准化种植与质量评价以及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数据和参考.
毛亚娟卫海燕尚忠慧朱俐南桑满杰顾蔚
关键词:五味子GISFUZZY生境适宜性评价
基于遥感实现物种和环境变量时间同步性的生境适宜性建模
2021年
遥感是一种有效获取大规模现实数据的技术方法。我们旨在生境适宜性建模中基于遥感实现物种与环境变量之间的时间同步性,并提取与物种实际生长相关的变量,为物种管理提供更有效的参考。本研究以入侵中国的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为例,开展生境适宜性建模,温度和降水变量分别依据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提供的地表温度和气象站点数据计算;此外,本研究还包括直接影响豚草生长或繁殖的其他变量,如前一年花期的相对湿度和有效紫外辐射。选择随机森林模型开展生境适宜性建模,根据采样时间,把环境变量和样本分为4个时间段(1990–2000、2001–2005、2006–2010和2011–2016),同时对基于RS(1990–2016)和WorldClim(1960–1990)的长时间序列的变量也进行建模。结果显示,从遥感提取环境变量开展生境适宜性建模是可行的,而且比基于WorldClim变量预测结果更准确。1990–2000年和2006–2010年豚草的潜在分布面积小于2001–2005年和2011–2016年,影响豚草生长和繁殖的重要环境变量包括最干旱月降水量(bio14)、降水变异系数(bio15)、前一年花期的相对湿度和有效紫外辐射。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实现物种与环境变量的时间同步性提高了豚草潜在分布的预测精度,在生境适宜性建模(尤其为一年生物种)中应予以考虑。本研究为管理和预防豚草入侵扩散提供了重要参考。
Da-Ju WangHai-Yan WeiXu-Hui ZhangYa-Qin FangWei Gu
关键词:遥感生境适宜性豚草
基于熵权物元模型的黄芩适宜生境区划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是中国3级野生保护药材物种。利用生境适宜性评价模型对黄芩的适宜生境进行区划,并计算各适宜生境面积,为保护和实现黄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熵权物元模型,建立黄芩标志性药用成分黄芩苷(C21H18O11)含量与15个环境评价因子之间的模糊隶属函数,采用熵值法确定各评价因子权重,结合GIS空间分析模拟中国黄芩生境适宜区地理空间分布。[结果]中国黄芩不适宜生境、低适宜生境、中适宜生境和高适宜生境的面积分别为5.07×106,1.65×106,1.88×106和1.00×106 km2,其中高适宜生境主要集中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以河南、山东、辽宁、陕西中南部、河北、吉林、黑龙江南部、山西南部等地区为显著代表,此外云南、安徽等省也有少量分布,与实际分布范围极为吻合。[结论]评价因子中平均日较差、降水季节性变化、最湿月降水量以及坡向基本控制了黄芩的地理空间分布。
朱俐南卫海燕郭彦龙桑满杰崔晋亮顾蔚
关键词:黄芩熵权物元隶属函数
华中五味子性别鉴定的RAPD标记研究
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ls.)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雌雄异株,极少同株,常以干燥成熟果实入药,雌株药用经济价值明显优于雄株,但幼苗期较长,且在没有开花挂果时,雌雄...
熊宇婷徐敏刘小霞顾蔚
文献传递
近50年秦岭南北≥0℃热量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被引量:2
2015年
为向全球变暖背景下的陕西省秦岭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区域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采集1961—2010年该区域71个气象台站的资料,采用气象数据小网格推算、Mann-kendall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法,分析了秦岭南北近50年来稳定通过≥0℃的热量资源的积温、初日、终日和持续日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秦岭南北≥0℃的积温增加、初日提前、终日推迟和持续日数延长,除秦岭北部≥0℃初日变化速度慢于秦岭南部外,秦岭北部≥0℃的积温、终日和持续时间变化速度快于秦岭南部;秦岭南北≥0℃的积温和持续日数发生由少到多突变的年份分别为2003和1997年,秦岭南北≥0℃初日发生由推迟到提前的突变年份为1997年,秦岭南北≥0℃终日发生由提前到推迟的突变年份为1972和1976年。秦岭地区≥0℃积温的空间变化相似,整体呈增加趋势。秦岭南北初日和持续日数具有相同的周期,秦岭南北的终日具有相同的短周期,而秦岭南北的积温具有相同的长周期。
高蓓卫海燕郭彦龙董金芳
关键词:统计分析ARCGIS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GIS的秦岭地区魔芋潜在分布研究被引量:18
2015年
魔芋(Amorphophallusrivieri)为我国传统的食用与药用植物,主产于秦岭以南地区。依据陕西秦岭地区28个魔芋分布点信息,利用秦岭地区45个气象台站1961—2010年气候资料、土壤数据(分辨率1 km)和DEM高程数据(分辨率30 m),结合前人研究,通过魔芋产量与环境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获取相关性显著的20个评价指标,包括气候指标13个、土壤指标4个和地形指标3个,运用GIS技术和多元回归模型对气候指标进行栅格化处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加权平均法获得评价指标权重,建立陕西秦岭地区魔芋潜在种植分布模型,确定魔芋潜在种植的空间分布。结果显示:陕西秦岭地区魔芋最适宜种植区面积1 214.42 km2,占可种植区面积的10.18%;适宜种植区面积2 015.60 km2,占可种植区面积的16.90%;次适宜种植区面积3 115.03 km2,占可种植区面积的26.12%;不适宜种植区面积5 580.02 km2占可种植区面积的46.80%。适宜魔芋潜在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陕西汉中中南部、安康中南部以及商洛东南部。
高蓓卫海燕郭彦龙顾蔚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GIS魔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