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201101013)

作品数:21 被引量:267H指数:12
相关作者:李胜利文华轩陈秀兰官勇毕静茹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胎儿
  • 13篇产前
  • 12篇超声
  • 8篇畸形
  • 7篇产前超声
  • 5篇孕期
  • 5篇先天
  • 4篇先天畸形
  • 4篇超声检查
  • 3篇血管
  • 3篇早孕
  • 3篇早孕期
  • 3篇腭裂
  • 3篇产前超声诊断
  • 3篇超声诊断
  • 3篇唇腭裂
  • 2篇动脉
  • 2篇颜面
  • 2篇颜面部
  • 2篇肢体

机构

  • 21篇南方医科大学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作者

  • 21篇李胜利
  • 13篇文华轩
  • 6篇陈秀兰
  • 3篇姚远
  • 3篇官勇
  • 3篇毕静茹
  • 3篇顾莉莉
  • 3篇欧阳淑媛
  • 2篇付倩
  • 2篇陈琮瑛
  • 2篇涂新枝
  • 2篇袁鹰
  • 2篇郑琼
  • 2篇余蓉
  • 1篇余艳红
  • 1篇夏珣
  • 1篇陈曦
  • 1篇王晨虹
  • 1篇颜璨
  • 1篇廖伊梅

传媒

  • 19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年份

  • 4篇2015
  • 7篇2014
  • 10篇201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胎儿硬脑膜窦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胎儿硬脑膜窦畸形(DSM)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对产前疑诊胎儿脑部异常由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超声会诊的3例胎儿进行颅脑超声及MRI影像检查,并与临床及引产胎儿尸检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总结硬脑膜窦畸形产前诊断特点。结果 3例胎儿产前超声均表现为颅内枕骨窦汇区扩大、内可见细密回声流动、伴上矢状窦扩张,其中1例伴窦汇内血栓形成,于扩大的窦汇内可见类圆形高回声团,周边密集点状回声区环绕,彩色多普勒超声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超声均诊断为硬脑膜窦畸形(其中1例伴血栓形成)。MRI检查2例,胎儿颅内枕骨窦汇区扩张呈扇状,内呈稍短T1稍短T2信号影,其中1例上矢状窦扩张伴血栓形成,T2WI血栓较脑实质呈中低信号,伴局灶性偏心性稍高信号,诊断为硬脑膜窦畸形伴血栓形成。3例中1例引产尸检显示颅内枕骨窦汇区及上矢状窦后部瘤样扩张,其内血肿形成;2例未尸检。结论胎儿硬脑膜窦畸形典型超声声像图特征为颅内窦汇区扩大,内见密集点状回声,常伴上矢状窦扩张,无明显血流信号,在检出脑中线后方无回声区时应注意识别是否为硬脑膜窦畸形所致。
顾莉莉李胜利文华轩欧阳淑媛
关键词:胎儿血管畸形
胎儿肺动脉超声多普勒流速曲线收缩期加速时间/射血时间比值产前预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价值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探讨胎儿肺动脉超声多普勒流速曲线收缩期加速时间/射血时间(AT/ET)比值产前预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价值。方法对49例早产单胎孕妇应用超声多普勒测量胎儿主肺动脉中段、左(或右)肺动脉中段和肺内动脉近段AT/ET比值。根据新生儿结局,将49例研究对象分为NRDS组和非NRDS组,比较两组胎儿AT/ET比值在3个不同多普勒取样位置间的差异和产前预测NRDS的效率。结果多普勒取样框分别放置在胎儿主肺动脉中段、左(或右)肺动脉中段和肺内动脉近段,获得满意多普勒流速曲线的胎儿分别为49例(49/49,100%)、45例(45/49,91.8%)和14例(14/49,28.6%)。NRDS组胎儿主肺动脉中段AT/ET比值低于非NRDS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97±0.015 vs 0.232±0.018,t=-5.659,P<0.001),两组胎儿左(或右)肺动脉中段、肺内动脉近段AT/ET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胎儿主肺动脉中段AT/ET比值以0.215为切割值,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下面积为0.958,产前预测NRDS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0和0.897。结论胎儿主肺动脉多普勒AT/ET比值可能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产前无创性预测NRDS的参数。
官勇涂新枝王晨虹付倩李胜利
帆状脐带入口的产前超声检查与诊断被引量:16
2013年
帆状脐带人口(velamentous umbilical cord insertion,VCI)是指脐带插入口不位于胎盘,而是位于与胎盘有一定距离的胎膜下,无Wharton胶保护的脐带血管,沿着胎膜走行一段距离后,再进入胎盘。
李胜利陈秀兰
关键词:脐带血管产前超声检查胎盘胎膜
脑钠肽联合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估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心功能的临床价值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羊水脑钠肽(BNP)联合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评估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ELISA方法测定正常对照组304例胎儿与先天性心脏病组47例胎儿羊水中BNP浓度,分析两组胎儿羊水中BNP浓度的差异及其与孕周的关系,同时联合运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对胎儿心功能进行评估。结果先天性心脏病组胎儿羊水中BNP浓度值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胎儿羊水中BNP浓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32,P<0.05),且先天性心脏病组胎儿羊水中BNP浓度值随着羊水穿刺孕周增加而升高(r=0.289,P<0.05),同时先天性心脏病组胎儿左心室心肌整体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较正常对照组胎儿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组胎儿左心室心肌整体运动参数下降,羊水中BNP浓度增高,且与孕周呈正相关性,羊水BNP浓度测定值可作为产前评价胎儿心功能潜在损害的一个生物学指标。
颜璨李胜利李胜利余艳红夏珣欧阳淑媛姚远陈琮瑛
关键词:多肽类胎儿心脏病心脏功能
11~13^(+6)周早孕期胎儿超声规范化扫查技术及判断标准被引量:57
2014年
妊娠是指胚胎(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生长、发育的过程,自卵子受精开始,至胎儿及其附属物由母体排出为止,全过程平均约38周(相当于月经龄40周)。临床上以月经龄计算,早期妊娠为孕13周末前。受精后8周(月经龄10周)内的孕体称为胚胎(embryo),
李胜利文华轩
关键词:胎儿早孕期超声卵子受精早期妊娠月经
孕11~13^(+6)周胎儿开放性脊柱裂产前筛查与诊断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14年
胎儿脊柱裂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为1/1000,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神经管的后神经孔未能闭合所致,其主要特征是背侧的两个椎弓未能成功融合而引起的脊柱畸形,脊膜和(或)脊髓通过未完全闭合的脊柱疝出或向外露出。脊柱裂分为两类:开放性脊柱裂(open spine bifida,OSB)和闭合性脊柱裂(closed spinal dysraphism,CSD),
秦凤真李胜利
关键词:胎儿脊柱裂产前筛查胚胎发育过程脊柱畸形神经孔
经前囟侧脑室横切面尾侧偏斜法在11~13^(+6)周胎儿颜面部筛查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总结早孕期(11~13+6周)胎儿颜面部异常超声声像图特征,分析颈项透明层(NT)增厚与颜面部异常相关性。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12年12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产前检查的10 518例胎儿行早孕期常规NT测量和经前囟侧脑室横切面尾侧偏斜法颜面部扫查,与活产儿产后检查或引产胎儿尸检结果对照,对早孕期颜面部异常胎儿的超声图像特征、NT增厚与颜面异常相关性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10 518例胎儿产前超声检查结果:运用经前囟侧脑室横切面尾侧偏斜法早孕期超声检出颜面部结构正常胎儿10 343例(98.3%,10 343/10 518),颜面部异常28例(唇腭裂8例、鼻骨缺失14例,全前脑面容5例,不规则面裂1例);引产或出生后检查及随访证实胎儿颜面部异常49例(发生率0.47%,49/10 518),早孕期超声漏诊21例(唇腭裂11例,耳异常7例,小下颌2例,不规则面裂1例);中孕期超声补充检出颜面部异常11例(唇腭裂10例,不规则面裂1例);产前超声共检出颜面部异常39例(79.6%,39/49);超声检查后失访126例。49例颜面部异常胎儿合并NT增厚和其他超声软指标异常34例(69.4%,34/49),其中合并NT增厚23例(46.9%,23/49),合并其他结构异常22例,合并染色体异常2例。颜面部异常与NT增厚相关性:本组超声检出颜面部异常合并其他结构异常的胎儿NT平均测值[(4.7±3.1)mm]>单纯颜面部异常胎儿[(2.0±1.6)mm]>正常胎儿[(1.8±0.4)mm],表明颜面部异常与NT增厚有一定相关性。结论经前囟侧脑室横切面尾侧偏斜法是早孕期诊断胎儿颜面部异常准确、可靠的检查方法,早孕期发现胎儿全前脑、心脏异常、结构畸形伴NT增厚,应仔细检查有无颜面部异常,并于中孕期补充检查以减少漏诊。唇腭裂表现为鼻后三角形态改变,侧脑室横切面、正中矢状切面及双眼球冠状切面的改变则为全前脑面容的表现。
顾莉莉顾莉莉李胜利文华轩
关键词:胎儿先天畸形唇裂
胎儿豆纹动脉血管病的产前超声诊断
2013年
目的探讨胎儿豆纹动脉血管病的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意义。方法对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行产前血清学抗体检查、超声及磁共振检查诊断的3例双侧大脑豆纹动脉血管病胎儿的超声影像学特征进行总结,结合新生儿临床及致畸病原体感染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诊断分析。结果产前与产后超声及临床检查结果:(1)产前超声检查:3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心包积液;其中2例(例1和2)侧脑室轻度扩张和室管膜下少量出血;1例(例3)双侧脑室扩张,左侧脑室内出血,伴二、三尖瓣反流和双眼白内障,产前超声均诊断为胎儿豆纹动脉血管病。(2)孕妇血清抗体检测:3例中2例(例1和3)孕妇致畸病原体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未见异常,1例孕妇(例2)致畸病原体血清抗体检测阳性。(3)新生儿相关检查:1例(例3)新生儿致畸病原体血清抗体检测呈阳性,双眼晶状体混浊,听力损伤;1例(例3)新生儿致畸病原体血清抗体检测呈阳性,双侧视网膜出血,高胆红素血症,窦性心率过缓。(4)引产胎儿未进行尸检。结论产前超声声像图可清楚显示胎儿豆纹动脉血管病,产前超声提示豆纹动脉血管病而无其他异常超声表现,孕妇致畸病原体血清抗体检测阴性的胎儿其宫内感染的可能性较大。
黄怡李胜利文华轩
关键词:胎儿
胎儿脊髓圆锥末端定位的超声应用研究被引量:19
2013年
脊髓圆锥(conus medullaris)是脊髓末端的圆锥状结构,主要包括S3~5及尾节。正常成人脊髓圆锥末端位于L1~2水平。当脊髓因先天性或后天性原因造成脊髓纵向牵拉,脊髓发生病理改变时,脊髓圆锥末端位置下降,由此引起的神经损害症候群称为脊髓栓系综合征。
黄怡陈秀兰李胜利田晓先
关键词:脊髓圆锥孕周胎儿磁共振检查脊柱裂脊柱畸形
胎儿硬脑膜窦畸形的产前诊断与预后被引量:6
2013年
胎儿硬脑膜窦畸形( dural sinus malformation , DSM)是一种罕见的先天脑血管畸形,属于硬脑膜动静脉分流血管病变,发生率不详,有学者认为在男性胎儿中发病率较高[1]。 Baily于1931年首次报道这种畸形。因胎儿硬脑膜窦畸形发生率低且易与颅内其他病变相混淆,该畸形产前诊断较困难。为使超声医师及产科医师对本病有较全面的认识,本文对产前诊断及预后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李胜利顾莉莉文华轩
关键词:畸形胎儿期产前诊断预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