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JL007)

作品数:26 被引量:64H指数:4
相关作者:张明之杜人淮毛丰付周峰丁世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南京政治学院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333工程”科研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经济管理
  • 5篇政治法律
  • 3篇历史地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主义
  • 3篇文化
  • 3篇经济危机
  • 3篇经济周期
  • 3篇经济周期性
  • 3篇经济周期性波...
  • 3篇朝贡
  • 3篇朝贡体系
  • 2篇定价权
  • 2篇战争
  • 2篇中国经济
  • 2篇社会主义
  • 2篇文化产业
  • 2篇文化消费
  • 2篇跨国
  • 2篇跨国并购
  • 2篇后危机时代
  • 2篇并购
  • 2篇城市
  • 1篇新自由主义

机构

  • 15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南京大学
  • 4篇南京政治学院
  • 3篇浙江工商大学
  • 2篇中山火炬职业...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云南财经大学

作者

  • 7篇张明之
  • 7篇杜人淮
  • 3篇周峰
  • 3篇毛丰付
  • 2篇丁世勋
  • 1篇黄旭平
  • 1篇徐增文
  • 1篇胡磊
  • 1篇马燕坤
  • 1篇孙建波
  • 1篇黄娟
  • 1篇黄莹莹
  • 1篇张军
  • 1篇傅新

传媒

  • 8篇南京政治学院...
  • 3篇世界经济与政...
  • 2篇中国市场
  • 2篇河南社会科学
  • 1篇经济研究参考
  • 1篇东南学术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齐鲁学刊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商业经济与管...
  • 1篇烟台大学学报...
  • 1篇南京财经大学...
  • 1篇井冈山大学学...
  • 1篇民国研究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8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路径与策略被引量:3
2012年
经济周期性波动虽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规律和常态现象,但可通过合理的方式和举措加以防范和化解,可一定程度上避免或减少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破坏力。二战结束以来,世界先后发生过多次经济危机,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尽管直接诱发危机的原因较复杂,但经济发展模式内在缺陷已成为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选择的经济发展模式,虽较好地利用了国际有利条件和发挥了自身比较优势,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但一定程度上潜伏着产生当代世界面临的以"滞涨"、"泡沫经济"和"中等收入陷阱"等为特征的经济周期性波动风险。为了有效防范或应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需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不断创新经济发展理念、经济增长驱动力及政府和市场关系等。
杜人淮
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周期性波动
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被引量:3
2013年
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若能客观反映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和要求,就能更好地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特殊的关键时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采取有效应对策略。总的来讲,进入全球化矛盾激荡期,经济发展外部环境更加复杂;进入工业化艰难跨越期,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更加紧迫;进入城镇化加速推进期,深度发展支撑条件更加脆弱;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增长乏力问题更加突出。
杜人淮
关键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探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后发优势被引量:3
2013年
党的十八大确立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和国家未来一个时期的工作重心。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等实力的进一步增强,虽然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等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效应呈现递减趋势,劳动力和资源等成本优势也在不断减弱,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仍具有较明显的后发优势。充分发挥和利用后发优势,有助于我国以较低成本和资源代价实现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全面进步与和谐发展。
杜人淮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发优势社会全面进步
中国开放型经济面临的全球化挑战及其应对被引量:3
2013年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开放型经济和全球化红利。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孕育和凸显,我国开放型经济乃至国家经济安全正面临着日趋严峻的挑战。为推动我国开放型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更好地保障我国经济安全,需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变化,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推动经济的对外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杜人淮
关键词:开放型经济经济安全
论主体的消费与人的发展的统一性——兼论马克思的主体消费理论对发展文化产业的启示
2012年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里面将生产的消费分为主体的和客体的双重消费,主体的消费包括两个方面,即个人在生产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能力与在生产行为中支出、消耗这种能力。这里的人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个人,而是作为社会生产关系之下的个人,具有认识论和存在论意义上的两个维度。在存在论意义上,它将生产实践与人的发展互相统一起来。所以,在生产视域下来看待人的发展以及在人的发展视域下来研究主体的消费问题,对于发展消费文化和促进人的发展是一个启发,从而具有了时代的意义。
安顺张明之
关键词:文化消费文化产业
理性实践与神话生产:近现代非洲与西方的撞击被引量:1
2013年
西方以标榜的理性实践大旗去"援助"、"改造"落后民族的结果,却制造了虚幻神话的事实。近代非洲被迫与全球扩张的西方相碰撞,既是历史文化意义中的非洲自我价值观的被动剥夺,也是发展愿景意义上的西方势力的刻意宣扬。总体上,在非洲与西方的遭遇过程中,理性实践与神话生产的际会,在摧毁非洲原本较为稳固的传统社会结构和价值取向的同时,也促动了西方主列强导下所谓"现代国家"的萌生。事实表明,西方列强无视非洲的历史文化传统和自我积累、自我进步的逻辑,通过强行植入西方价值观与发展模式,并不是非洲摆脱困境的出路。非洲具有的传统性比西方的理性实践更具"历史性",非洲发展道路,取决于非洲自身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是否能够得到应有的尊重。
马燕坤
关键词:价值观
跨国并购与海外能源投资被引量:3
2011年
跨国并购与投资是当代经济全球化的核心。中国企业跨国投资主要面临着大国关系的博弈、附加的经济条件、不确定的政治风险和不安定的运输线路等风险。海外能源投资与跨国并购,有利于获取战略资源,尽快融入全球生产体系,谋求战略性资源的定价权,实现国家产业安全。
丁世勋傅新
关键词:跨国并购定价权
从朝贡体系到条约通商: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形态的变迁——鸦片战争170周年反思被引量:12
2010年
鸦片战争前,存在着一种近代意义上的非对称的"世界体系"。中英两国分别在不同的区域体系中控制着体系内部的平衡,但两国的对外战略构想不同,各自支配的体系的性质也不同。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审视,东亚的朝贡体系有其自然的渐进式变迁的逻辑和进程。进入近代,在组织严密、实力雄厚的西方商业资本的冲击下,朝贡贸易体系逐渐逊位,终以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为标志走向解体。作为世界历史进程的一个缩影,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解体无疑是劳动方式变革的结果。中国被迫开放贸易并按自由贸易帝国主义的原则开放通商口岸、租界和建立海关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了朝贡贸易体系的制度框架,为条约通商贸易体制的确立提供了条件。条约通商贸易体制在很大程度上侵害了中国的主权独立,使中国的商品市场被纳入由英国构建的西方世界经济体系。客观而言,这一体制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以口岸为中心的近代区域市场的发展和近代市场关系的形成。
张明之
关键词:朝贡贸易自由贸易
城市住房问题的空间政治经济学解读
2013年
城市住房问题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重要的经济社会现象,但是目前仍然缺少富含理论性的解读。文章从空间政治经济学的视角,首先梳理了住房问题的研究维度,然后讨论空间政治经济学中可以用于分析城市住房问题的主要概念,最后结合空间政治经济学理论对中国城市住房问题的现实进行剖析。
毛丰付张明之
关键词:城市住房问题
经济危机视角下的产能扩张与产能过剩被引量:10
2010年
上一轮经济周期推动的扩张性投资,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表现为较严重的产能过剩,进而导致不断增多的贸易争端。产能过剩主要源于高价格和高需求的产能投资。变革传统的产能扩张模式,建立基于低价格和高需求的产能扩张模式,有助于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缓和国际贸易争端。利用经济危机契机,鼓励有实力的民族企业引进高端商品生产技术,有利于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和联合重组,实现产业升级。
丁世勋黄旭平
关键词:经济危机产能过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