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E2005000333)

作品数:4 被引量:101H指数:4
相关作者:高殿荣梁瑛娜李岩范卓立郭明杰更多>>
相关机构:燕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机械工程

主题

  • 4篇搅拌槽
  • 3篇流场
  • 2篇三维流
  • 2篇三维流场
  • 2篇数值模拟
  • 2篇值模拟
  • 1篇示踪
  • 1篇示踪剂
  • 1篇双层桨
  • 1篇组合桨
  • 1篇涡轮桨
  • 1篇流体力学
  • 1篇计算流体力学
  • 1篇PIV
  • 1篇CFD
  • 1篇FLUID
  • 1篇变速
  • 1篇COMPUT...

机构

  • 4篇燕山大学

作者

  • 4篇高殿荣
  • 3篇梁瑛娜
  • 1篇温茂森
  • 1篇郭明杰
  • 1篇范卓立
  • 1篇李岩

传媒

  • 3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双层桨搅拌槽内层流流场与混合时间的数值模拟被引量:36
2015年
采用Laminar模型、多重参考系法(Multiple reference frame,MRF)和示踪剂浓度法对双层六直叶桨搅拌槽内高黏非牛顿流体层流流场和混合时间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其流动特性、示踪剂扩散过程、示踪剂浓度响应曲线和混合时间;采用示踪粒子法和酸碱指示剂变色法对透明有机玻璃搅拌槽内流动场和混合过程进行试验测定。结果表明,双层桨中间面将示踪剂先控制在加料的半层内随主体介质流动扩散,当浓度差增大后再向另外半层扩散;在搅拌剧烈的桨叶区或在中间面加入示踪剂,可获得更短的混合时间;不同位置混合完成的时间不同,根据搅拌要求合理选择监测点,可避免资源浪费或搅拌不充分;提高搅拌转速,可使搅拌槽内介质混合过程加快,混合时间减小;试验结果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为非牛顿流体层流搅拌槽的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梁瑛娜高殿荣拜亮
关键词:搅拌槽FLUID示踪剂
双层组合桨中心及偏心搅拌三维流场的数值模拟被引量:4
2010年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采用Laminar层流模型对双层六直斜叶交替组合桨在甘油与水的混合物中进行中心及偏心搅拌的三维流场进行数值计算,得到了组合桨以恒转速200r/min在搅拌槽内转动时所产生的3种不同流场结构,对比分析了速度矢量图、速度云图以及轴向、径向和周向速度分布曲线,为层流搅拌槽的设计和实际应用提供了依据。
梁瑛娜温茂森高殿荣
关键词:搅拌槽数值模拟
变速搅拌混沌混合的PIV试验研究被引量:21
2006年
针对搅拌槽内部的流体混合在湍流状态不成问题,但当流体处于层流状态下如何提高混合效率的实际问题,为提高层流状态下搅拌槽内流体的混合效率,采用混沌混合使叶轮以变转速做周期性运动。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层流搅拌槽变速混沌混合流场进行试验研究,对所测得的粒子图像采用相应图像处理软件处理。得到了六个不同角度处流体径向速度分布云图,并对比分析变速搅拌与常速搅拌混合流场速度分布曲线的不同。试验结果表明,叶轮变转速运动时,搅拌槽内径向速度范围宽,扰动区域大,说明变转速运动比常转速运动的搅拌混合效果好、搅拌效率高。所做研究对充分认识变速层流搅拌诱发混沌混合的机理,为大型层流混沌混合搅拌槽的设计提供指导性建议,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及实际应用价值。
高殿荣郭明杰李岩范卓立
关键词:变速搅拌槽流场
双层直斜叶及其组合桨搅拌槽三维流场数值模拟被引量:46
2008年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双层六直叶涡轮桨、双层六斜叶涡轮桨以及双层六直斜叶交替涡轮桨搅拌槽流场进行研究。利用Laminar层流模型对其在甘油与水的混合物中产生的流场进行数值计算,得到三种不同结构形式的双层桨以恒转速200 r/min在搅拌槽内转动时所产生的流场结构,对比分析轴向、径向和周向的速度矢量图、速度云图以及速度分布曲线,为层流搅拌槽的设计和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梁瑛娜高殿荣
关键词:搅拌槽双层桨数值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