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BS2009HZ012)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3
相关作者:张思峰李艳梅庄培芝宋修广李英勇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道路工程
  • 2篇岩土
  • 2篇路工
  • 1篇地基
  • 1篇地基处理
  • 1篇岩土锚固
  • 1篇应力
  • 1篇应力腐蚀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预应力
  • 1篇预应力锚
  • 1篇预应力锚索
  • 1篇软土
  • 1篇软土地基
  • 1篇软土地基处理
  • 1篇失效特性
  • 1篇寿命研究
  • 1篇土地基
  • 1篇土锚
  • 1篇锚固效应

机构

  • 4篇山东建筑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2篇山东省环境保...
  • 1篇山东省交通厅

作者

  • 4篇张思峰
  • 2篇李艳梅
  • 1篇庄培芝
  • 1篇李英勇
  • 1篇宋修广
  • 1篇韩锐

传媒

  • 2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岩土力学
  • 1篇山东建筑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数字图像变形量测技术的岩土锚固效应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对岩土锚固机理的分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材料细观层面力学特性的研究。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及数字图像变形量测技术对岩土锚固结构在分级张拉荷载作用下的全断面位移及破坏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从细观角度分析了单锚、群锚及不同锚间距工况下内锚固段岩土体的位移发展机理及破坏模式。试验结果表明:荷载作用下杆体周围岩土体位移呈以锚杆轴向为渐近线的指数形式分布,按其变形模式可划分为三个区域,而群锚作用使得中部拉伸区得以加强,锚间距足够小时该区域出现群锚效应的"单锚化";而周围岩土体的破坏以近似锥体的形式发生。
张思峰李艳梅韩锐张海忠
关键词:岩土锚固模型试验锚固效应
边坡预应力单锚索耐久性分析及其失效特性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岩土预应力锚索被广泛应用于高边坡加固工程中,作为一种深埋于地下的高应力结构,其工作环境中存在着一些以水为载体的腐蚀性介质,加之张拉力的波动变化等因素影响,其自由段及内锚固段均存在着长期耐久性问题。基于实际边坡锚固工程预应力监测数据及室内试验成果,深入分析了影响预应力锚固结构长期耐久性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可能影响其服役寿命的决定性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单根锚索失效特性的现场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单锚失效对岩土体位移场、应力场及邻近锚索张拉力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在役锚固工程长期安全性控制对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张思峰宋修广李艳梅李英勇
关键词:道路工程耐久性失效特性预应力锚索
基于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法的公路软土地基处理决策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在引入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理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公路软土地基处治工程的全寿命周期费用组成及其计算方法,建立了包括加固处理费、维修费及加固节省费用的时间价值三项费用在内的公路软土地基处治全寿命周期费用比较简化公式。以此为基础并结合具体工程进行了某高速公路软土地基高填土路段处治技术方案的选择,结果表明采用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法在保证道路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前提下最多可节省费用181%。最后提出了基于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法的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案选择流程,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公路软土地基处治工程的设计方案制定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
张思峰李贻武庄培芝
关键词:道路工程公路软土地基
岩土预应力锚固结构服役寿命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岩土预应力锚固技术在交通、水利和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工程实践表明,预应力索(杆)体由于使用环境和条件的特殊性,如长期埋置于潮湿的环境中和承受张拉作用力,存在着失效破坏现象。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影响预应力锚固结构服役寿命的主要因素,确定杆体材料应力腐蚀是决定正常使用条件下预应力锚固结构服役寿命的根本因素。在利用流变力学理论和实际监测数据建立预应力长期变化模型、依据室内快速腐蚀试验和现场腐蚀监测数据建立杆体材料应力腐蚀发展模型基础上,以杆体材料变化的极限承载能力为判据,提出岩土预应力锚固结构服役寿命预测方法,可为岩土预应力锚固结构失效风险预防和处置提供指导作用。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预测了实际工程的服役寿命。
李英勇张思峰
关键词:服役寿命影响因素应力腐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