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ZD054)
- 作品数:18 被引量:193H指数:6
- 相关作者:张汉林魏磊李杨李计广蔡春林更多>>
- 相关机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回顾与展望被引量:24
- 2008年
- "出口导向"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在中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对该战略及其理论基础进行了文献综述。本文认为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出口导向"战略面临着诸多的问题,需要不断转型。为此,本文提出并详细分析了"中性的"贸易战略。
- 李计广张汉林桑百川
- 关键词:贸易战略
- 美国主导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谈判的意图及中国对策被引量:31
- 2010年
- 魏磊张汉林
- 关键词:美国贸易政策区域贸易协议伙伴关系谈判区域经济合作意图
- 中国服务贸易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被引量:6
- 2009年
- 李杨张汉林
- 关键词:中国国民经济服务贸易经济政策计划经济体制近代经济史
- 对克鲁格曼独得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探析被引量:1
- 2009年
- 克鲁格曼开创的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是近三十年来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主流。众多的经济学家与克鲁格曼一起投入到了这些理论的建设中。本文以一个比较独特的视角,即通过比较克鲁格曼与其他学者的工作,指出了不同学者的学说之间的联系,梳理了近三十年来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认为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贸易理论是近三十年来国际贸易理论发展中的核心理论,其影响是深远的。
- 崔凡
- 关键词: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规模经济新经济地理
- 互利共赢的博弈论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博弈论是研究互利共赢问题的有力工具。国际关系中囚徒困境博弈的大量存在提出了互利共赢的必要性;无限重复囚徒困境博弈中合作均衡的实现表明互利共赢是可能的;在现实中合作的实现表明互利共赢是可行的;全球化为互利共赢的实现提供了现实基础;"一报还一报"是实现互利共赢的基本策略。
- 张永胜
- 关键词:互利共赢博弈论囚徒困境
- 美国实施“五年出口倍增”计划的政策措施评析被引量:7
- 2010年
- 奥巴马提出"五年出口倍增"计划,将扩大出口提升到关乎美国未来命运的战略高度。该计划预示着美国经贸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将会影响中美经贸关系的互动模式。中国可以在多边、区域和双边层次采取对称性调整方式,实现中美经贸关系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 张汉林魏磊
- 关键词:贸易政策
- 跨国并购的新发展及中国对策被引量:3
- 2010年
- 文章对全球跨国并购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发现全球跨国并购规模持续扩大,周期性波动明显增强。服务业仍然是跨国并购的主导行业。中国跨国并购规模较小,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尤其是在加入WTO以后,中国企业"走出去"进程明显加快。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推动作用明显。中国企业更多的是被国外企业并购,作为买方的对外跨国并购较少。在对全球和中国的并购形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文章重点研究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需要跨越的常规和非常规障碍,剖析了企业的市场身份认同问题、并购的动机和动力问题。对跨国并购有可能演变为某些官员和企业高层转移资产工具的可能性进行了提醒式分析。
- 张汉林魏磊
- 关键词:跨国并购互利共赢绩效评估
- IMF和WB世界经济预测准确性的经验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本文首先考察1999~2007年期间IMF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预测数据,结果发现,IMF对世界经济的预测存在偏低倾向,对中国经济预测的悲观倾向更明显。其次,本文考察了世界银行的预测数据,结果发现,世界银行对世界经济的预测也存在偏低倾向,对中国经济的预测过于悲观。最后,本文比较了IMF和世界银行的预测,结果发现,二者在对世界经济的预测准确性上差别不大,IMF稍微优于世界银行的预测;二者对中国经济的预测均存在严重偏低倾向,世界银行对中国经济预测的悲观倾向更大。
- 张汉林魏磊
- 关键词:IMF
- 近期中欧经贸摩擦的国际政治经济分析--基于三层次决策博弈分析框架被引量:3
- 2008年
- 2007年欧盟对华贸易政策转向强硬,中欧经贸摩擦突增。近期频发的中欧经贸摩擦有其复杂的政治经济背景,既有长期的因素也有短期的考虑在内。本文借助三层次博弈分析框架,分别从欧盟层次政治、成员国政治、国际层次政治三个层次,以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问题背后的各种因素。
- 李计广
- 关键词:经贸摩擦国际政治经济
- 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战略选择:风险及其规避被引量:5
- 2008年
- 国际服务外包有较高的失败率。失败率是与服务外包过程中所面临各种风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国服务外包市场有其特殊的风险因素,重点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服务外包人力资源风险,主要表现为高离职率、文化障碍和沟通效率低、企业人才结构风险;服务外包知识产权保护风险,包括对软件的保护存在不足、执法力度不够、国外企业缺乏信任、海外媒体存在误解;服务外包企业的信息安全风险;发展服务外包的政策风险,包括税收、认证制度、公共服务等。
- 李计广
- 关键词:服务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