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27111)

作品数:4 被引量:48H指数:4
相关作者:魏鸣蒋璐璐魏炜周伟灿张文刚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通量
  • 2篇阈值
  • 2篇卫星监测
  • 2篇雾水
  • 2篇亮温
  • 2篇亮温差
  • 2篇辐射雾
  • 2篇FY-2
  • 2篇沉降
  • 1篇大雾
  • 1篇大雾过程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天气
  • 1篇多普勒天气雷...
  • 1篇遥感
  • 1篇天气雷达
  • 1篇湍流
  • 1篇逆温
  • 1篇逆温层
  • 1篇阈值法

机构

  • 5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湖北省气象局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泰州市气象局

作者

  • 4篇魏鸣
  • 1篇周伟灿
  • 1篇魏炜
  • 1篇蒋璐璐
  • 1篇刘端阳
  • 1篇郑炜
  • 1篇杨军
  • 1篇张文刚
  • 1篇滕华超
  • 1篇郑炜
  • 1篇徐姝

传媒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干旱气象
  • 1篇气象与环境学...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FY-3A卫星资料在雾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1
2011年
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严重影响交通运输等人类活动,因此雾的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云、雾与下垫面在可见光、中红外和热红外波段的反射及辐射特性存在差异,这为利用卫星遥感手段监测大雾天气提供了重要依据。依据FY-3A卫星的VIRR数据,利用多波段阈值法对2010年4月5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日间雾进行了遥感监测,并估算了雾的垂直厚度、光学厚度以及能见度等特征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利用FY-3A卫星资料监测雾具有可行性,适于在雾的监测预报业务中推广应用。
蒋璐璐魏鸣
关键词:FY-3A遥感阈值法
南京冬季辐射雾雾水沉降特征研究
利用2007年11月15日至12月29日在南京市郊开展的雾外场观测试验所获取的雾滴谱、三维风资料,利用涡度协方差法,主要分析了南京冬季辐射雾雾过程中的雾水沉降特征,并探讨了一次辐射雾与辐射—平流雾雾水沉降特征的差异。结果...
郑炜
文献传递
南京地区一次大雾过程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研究
为探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雾的回波特征和形成机制,以南京地区2007年12月18日一次大雾过程中的多普勒雷达回波为例,利用实际的气象观测资料,对比了折射指数、地面温度、露点温度、水汽压、气压差与回波强度之间的相关性,...
徐姝魏鸣
关键词:多普勒天气雷达湍流超折射逆温层
文献传递
FY-2静止卫星监测雾的方法研究
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具有出现几率高、发生范围广、危害性大等特点,经常造成高速公路封闭、航运中断,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严重灾情,雾对人体健康、供电线路、农业生产等也有严重影响。雾的监测方法有两种,常规监测方法和利...
张文刚魏鸣
关键词:亮温差反射率
文献传递
FY-2静止卫星监测雾的方法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云、雾与下垫面在可见光、中红外和长波红外波段的反射及辐射特性存在差异。FY-2静止卫星资料的时间分辨率高,有助于实时监测雾的形成与演变。根据雾在可见光及红外波段的反射和辐射特性,其与云、地表、水体等之间的差异,通过分析对比分别提取了日出前后雾的监测阈值和监测流程,并利用该方法对2007年12月19-20日华东、华北地区的一次大雾天气进行了监测,准确率达到76.6%。
张文刚魏鸣
关键词:FY-2亮温差阈值
基于灰色关联度法的雾灾损失评估模型研究被引量:16
2010年
根据大雾灾害的实际情况和数据的可得性,选取了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受灾面积、大雾持续时间和直接经济损失作为评价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度法来建立雾灾损失评估模型,并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建立的雾灾损失评估模型进行雾灾的灾害等级划分,是较为合理的,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周伟灿魏炜
南京冬季辐射雾雾水沉降特征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利用2007年11月15日至12月29日在南京市郊开展的雾外场观测试验所获取的雾滴谱、三维风资料,利用涡度协方差法,主要分析了南京冬季辐射雾雾过程中的雾水沉降特征,并探讨了一次辐射雾与辐射—平流雾雾水沉降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辐射雾成熟阶段的雾水沉降量占总沉降量的90%以上;发现20μm以上的大雾滴对沉降起主要贡献,而大雾滴主要受重力沉降机制影响,重力沉降量约占总沉降量的82%,而雾水的湍流沉降量相对较小;直径7μm以下与40μm以上的雾滴对总沉降量几乎无贡献;雾的液态水含量与雾水沉降量之间线性相关,说明雾液态水含量对雾水沉降量有直接的影响,雾水沉降集中在能见度50 m以下的强浓雾阶段;辐射雾发展阶段近地面小雾滴在湍流扩散作用下以一定的周期向雾层上方输送,使得雾水通量谱具有明显的振荡特征,而辐射—平流雾的雾水通量谱不具有振荡特征。
郑炜杨军刘端阳滕华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