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20071D0503100294)

作品数:5 被引量:68H指数:4
相关作者:滕彦国王金生张琢冯丹郭敏丽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理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地下水
  • 1篇有机物
  • 1篇渗滤
  • 1篇渗滤液
  • 1篇生物地球
  • 1篇生物地球化学
  • 1篇示踪
  • 1篇示踪剂
  • 1篇内污染
  • 1篇污染
  • 1篇节水型社会
  • 1篇节水型社会建...
  • 1篇孔隙
  • 1篇孔隙介质
  • 1篇垃圾
  • 1篇垃圾渗滤
  • 1篇垃圾渗滤液
  • 1篇化学演化

机构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辐射防护...
  • 1篇北京市水科学...

作者

  • 5篇滕彦国
  • 3篇王金生
  • 2篇冯丹
  • 2篇郭敏丽
  • 2篇张琢
  • 1篇左锐
  • 1篇刘春立
  • 1篇李书绅
  • 1篇杨志兵
  • 1篇林学钰

传媒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生态环境
  • 1篇南水北调与水...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河水-地下水交互带内污染物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及其探测技术被引量:7
2009年
交互带是河水和地下水相互作用的界面;是河水和地下水耦合的中心;在河水和地下水发生动态交换的过程中,交互带发生着强烈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本文在介绍河水-地下水交互带定义和特征的基础上,综述了河水-地下水交互带内污染物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详细介绍了交互带的探测技术方法,包括原位和非原位探测的技术和设备;并提出了目前交互带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河水和地下水交互带边界的确定、交互带野外采样和原位探测的方法、交互带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以及交互带对河流水质影响的机制等.
滕彦国张琢冯丹
关键词:生物地球化学
我国西北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现状、问题及建议被引量:4
2010年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干旱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措施。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形势严峻,节水型社会建设势在必行。通过对节水型社会建设调查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总结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及一些典型城市的节水型社会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了实际可行的建议。
冯丹滕彦国张琢
关键词:节水型社会建设
垃圾渗滤液有机组分和氨氮在孔隙介质中的迁移特征被引量:6
2008年
通过室内土柱淋滤模拟实验研究了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组分(用CODCr表示)和氨氮在不同含水介质中的迁移规律和特征,并通过实验数据计算了延迟因子、CODCr衰减率和氨氮的单位质量介质吸附量等参数。结果显示,CODCr在中砂、细砂和粉土中迁移的延迟因子分别为1.13、1.23和1.24,表明有机物在三种实验介质中只发生轻微的延迟作用;CODCr在三种介质中的自然衰减率分别为50.8%、55.2%和64.8%;氨氮的迁移由于吸附作用发生明显的延迟,其在上述三种介质中迁移的延迟因子和单位质量介质吸附量分别为3.30和194mg·kg-1、3.91和223mg·kg-1,以及5.12和280mg·kg-1;饱和条件下渗滤液中的氨氮较难发生硝化作用。上述结果可为评价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提供技术参数。
杨志兵王金生滕彦国郭敏丽
关键词:渗滤液有机物氨氮含水介质
区域地下水演化的地球化学研究进展被引量:50
2010年
由于区域地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气候影响和人类活动的差异性,导致区域地下水演化的地球化学过程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在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区域地下水化学演化研究大量成果的基础上,综述了地下水演化的地球化学系统分析方法,地下水演化研究的水文地球化学方法、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元素地球化学方法和技术以及地下水演化的地球化学模拟方法和技术及常用软件。指出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区域地下水自然演化与人类活动的复合作用、地下水与地表水的相互作用、微生物-水-岩相互作用将是区域地下水地球化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其中物理、化学、生物的耦合作用将是区域地下水演化的地球化学研究的重点领域。
滕彦国左锐王金生林学钰
关键词:地下水地球化学化学演化
示踪剂在饱和黄土中的滞留特征比较被引量:1
2009年
3H和Br-、3H和I-在饱和黄土中的迁移实验表明:3H的迁移速度均滞后于Br-和I-。以3H为基准核素,应用GROUND程序分别对Br-和I-在饱和黄土中的迁移进行了模拟,获得了各示踪剂在饱和黄土中的阻滞因子。结果显示,示踪剂3H、Br-和I-在饱和黄土中迁移时均存在滞留现象,其中Br-的滞留现象表现的最不明显,其次为I-,3H的滞留特性表现的最明显。核素的滞留特征直接影响到研究结果精度,在选择同位素作为示踪剂时,建议首先考虑选择Br-。
郭敏丽王金生李书绅刘春立滕彦国
关键词:饱和黄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