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8032012)
- 作品数:19 被引量:600H指数:13
- 相关作者:刘大锰董雪玲车瑞俊袁杨森高少鹏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气颗粒物中的杂环胺被引量:16
- 2009年
- 建立了大气颗粒物中杂环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采用ODS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乙腈-0.01mol/L三乙胺缓冲溶液(pH4.0)为流动相,非线性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30℃,紫外检测波长263nm,并优化荧光激发和发射波长条件,实现了6种杂环胺的基线分离和4种杂环胺的高灵敏度荧光检测。本方法中荧光和紫外检测器的检出限分别为0.0018~0.0084mg/L和0.093~0.609mg/L(S/N=3),相关系数在0.9920~0.9999之间,RSD小于5.9%,平均回收率为75.3%~111.6%,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为1.7%~2.3%,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准确度。
- 董雪玲刘大锰高少鹏
- 关键词:杂环胺高效液相色谱法大气颗粒物
- 北京市冬季大气PM_(2.5)中多氯联苯的污染水平与分布被引量:15
- 2009年
- 2008年1月同时采集了北京市市区/交通干道(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东门及测试楼顶)、工业区(首钢集团焦化厂、高井热电厂)和背景点(十三陵)大气颗粒物PM2.5样品。依据US EPA1668A方法,采用同位素稀释、高分辨率气相色谱/高分辨率质谱(HRGC/MS)联用技术,对比分析了PM2.5中19种多氯联苯(PCBs)的质量浓度、分布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5个采样点PM2.5的质量浓度范围为101.85-145.57μg/m3,日均值为119μg/m3,比美国1997年制定的日均标准(65μg/m3)高83%,属严重污染。PM2.5中∑PCBs的质量浓度和毒性当量(TEQ)分别为7.2~16.2 pg/m3(平均值10.9 pg/m^3)、8.29-17.81 fgWHO-TEQ/m^3(平均值13.58 fgWHO-TEQ/m^3),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比较,北京市大气PCBs的污染处于较低水平。PCBs最高浓度出现在工业区,其次是市区,背景点最低,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是北京市PCBs的主要来源。研究成果将为北京市大气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 孙俊玲刘大锰张庆华杨雪
- 关键词:同位素稀释
-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被引量:159
- 2004年
- 简要介绍了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 (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 10 (μm )的基本特性及污染现状。从能见度、温度、酸雨等方面 ,阐述了可吸入颗粒物对环境产生的严重影响 ;依据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 ,概述了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等造成的较为广泛的损害。同时 ,也指出了我国进行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研究的意义。
- 董雪玲
- 关键词:可吸入颗粒物
- 大气颗粒物致突变性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被引量:13
- 2006年
- 论文简述了不同分类条件下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系统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大气颗粒物致突变性的研究进展和常用的致突变性研究的试验方法。展望了当前大气颗粒物致突变性研究工作中的发展趋势,以期对日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 车瑞俊袁杨森
-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致突变性
- 北京市夏季大气颗粒物中有机污染源的生物标志物示踪
- 大气颗粒物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并已经成为我国北京等大中城市空气污染中的首要污染。为了分析北京市大气细颗粒物中有机质的污染水平及其来源,作者对2005年夏季北京市9个采样点 PM和 PM 中有机物的浓度和族组...
- 袁杨森刘大锰车瑞俊董雪玲张林炎
- 关键词:甾烷萜类化合物稳定碳同位素示踪研究
- 文献传递
- 北京市海淀区大气颗粒物污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4
- 2009年
- 于2008年3月5日—14日在北京市海淀区同时采集了大气PM2.5、PM10样品,并对其污染水平、日变化趋势、PM2.5/PM10比值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M10日均值为220.0μg/m3,超过国家二级标准(150μg/m3)的46.7%。PM2.5日均值为132.5μg/m3,超过美国标准(65μg/m3)的103.8%。说明该地区颗粒物污染非常严重。对人体危害更大的PM2.5是PM10的主要组成部分,平均占63.6%。PM2.5和PM10浓度与相对湿度、风速呈现出很好的相关性,随相对湿度的增加和风速的减小颗粒物浓度明显增加。温度与颗粒物浓度呈正相关性。气象条件是颗粒物浓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成果力求为北京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和控制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 孙俊玲刘大锰扬雪
- 关键词:PM2.5PM10污染水平影响因素
- 北京市大气PM10和PM2.5中多环芳烃组分的致突变性被引量:13
- 2008年
- 目的研究北京市大气颗粒物中提取的多环芳烃组分的致突变性,并探讨采样点、粒径、季节对多环芳烃致突变活性的影响。方法于2005年7和12月从北京市工业区和商业区冬夏两季采集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PM2.5)样本中提取出多环芳烃。采用Ames试验检测该多环芳烃的致突变性。每个多环芳烃样本各设125、250和500μg/皿3个剂量,在加S9和不加S9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受试多环芳烃组分在加S9和不加S9条件下均可引起TA98菌株发生回复突变增加,而且在加入活化系统S9后工业区样本的突变活性明显增加。随剂量增加,突变率升高,除部分低、中浓度组外,其他组的每皿回变菌落数为阴性对照的2倍或2倍以上;各组均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P<0.01,P<0.05)。工业区多环芳烃样本的回变菌落数均高于商业区。冬季多环芳烃样本诱导的回变菌落数高于夏季样本。同剂量的PM2.5的多环芳烃样本诱导TA98菌株产生的回变菌落数大于PM10的多环芳烃样本。结论多环芳烃样本具有较强的致突变性并且以移码型突变为主。工业区多环芳烃样本主要是间接致突变物。工业区空气样本的多环芳烃组分的致突变性明显高于商业区。同剂量的PM2.5的多环芳烃组分的致突变性大于PM10。冬季颗粒物的多环芳烃组分的致突变性均比夏季组分致突变性强,并且商业区冬夏两季致突变性差异较工业区明显。
- 车瑞俊刘大锰董雪玲袁杨森李京孙俊玲
- 关键词:致突变性AMES试验多环芳烃
- 北京市秋季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研究被引量:87
- 2007年
- 大气颗粒物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并已经成为我国北京等大中城市空气污染中的首要污染。为了分析北京市大气细颗粒物的污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以大气中的PM10和PM2.5为研究对象,于2005年秋季在北京市设立了9个采样点进行采样监测,通过对所采集到的PM10和PM2.5质量浓度的对比来分析大气颗粒物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并建立起PM10和PM2.5质量浓度与风力、温度、湿度等气象条件的对应关系来分析各种气象因素对大气细颗粒物污染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北京市不同区域的PM10和PM2.5的质量浓度差异较大,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对同一地点同一采样时间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对比发现PM2.5质量浓度的空间分布并不完全同于PM10,这主要是与采样点所处的环境中不同污染源影响的强弱有关;气象条件稳定时,PM10和PM2.5质量浓度的日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这种时间变化的特征主要取决于所在环境中排放的污染物变化情况;气象条件是影响PM10和PM2.5污染程度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的范围内,颗粒物质量浓度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下降,随着相对湿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风力的增强而减小。
- 袁杨森刘大锰车瑞俊董雪玲
- 关键词:PM10PM2.5污染水平影响因素秋季
- 燃煤产物中多环芳烃赋存规律及环境意义被引量:5
- 2009年
- 利用GC—MS(色-质谱)对华北4个矿区燃煤电厂的炉前煤、飞灰和底灰的氯仿抽提液中多环芳烃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燃煤产物中所含多环芳烃种类以烷基芳烃居多,母核芳烃相对较少,其中飞灰中低环(2~3环)芳烃含量高,而底灰中4—5环的芳烃含量相对较高。煤中的多环芳烃在其燃烧过程中,一部分直接以气态方式释放到大气中,一部分残留在飞灰和底灰中,其余则经高温热裂解分解为其他种类的多环芳烃。飞灰和底灰中具有致癌、致突变作用的多环芳烃种类较多,其对人类的危害及环境的污染不容忽视。
- 刘志华刘大锰姚艳斌
- 关键词:燃煤飞灰底灰多环芳烃赋存规律环境意义
- 北京冬季大气颗粒物污染水平和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54
- 2007年
- 北京市大气颗粒物造成的城市空气污染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了分析北京市大气颗粒物的污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以大气中的PM10和PM2.5为研究对象,于2005年冬季在北京市范围内设立了5个功能区(9个采样点)进行采样监测.结果表明,北京市PM10和PM2.5污染比较严重,不同区域的PM10和PM2.5的污染程度为:交通干道区>工业区,郊区>商业区>居民区,且PM2.5质量浓度的空间分布并不完全同于PM10;气象条件稳定时,PM10和PM2.5质量浓度日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这种时间变化的特征主要取决于所在环境中排放的污染物变化情况;PM10和PM2.5的污染程度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颗粒物质量浓度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下降,随着相对湿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风力的增强而降低,随逆温层的生成及增强而增高.
- 车瑞俊刘大锰袁杨森
- 关键词:PM10和PM2.5污染水平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