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RAS-35)
-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英俊孙娟娟赵金梅刘洪林于林清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新疆畜牧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植物对盐分空间不均匀分布的形态和生理响应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7年
- 盐胁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灌溉土地主要的非生物胁迫,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环境因子之一。随集约化灌溉农业的发展、水资源的缺乏、气候干旱带来的蒸发量的增加,土壤及地下水盐渍化程度不断增加。自然界中,土壤盐分在时空上呈不均匀分布。关于植物对均匀盐胁迫的响应研究报到较多,然而植物对不均匀盐胁迫的响应研究报道较少。分析了国内外植物适应不均匀盐胁迫的研究案例,从植物地上部分生长、地下部分生长、水分调节、光合作用以及离子调控等方面阐述植物适应盐分不均匀分布的生理机制,并提出展望。
- 孙娟娟张英俊
- 关键词:水分吸收
- 转录组测序在牧草抗逆基因挖掘方面的应用前景
- 2018年
- 本文系统阐述了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的原理和技术流程。查阅近五年国内外的文献,梳理了植物在干旱、盐胁迫及温度胁迫等逆境下的转录组表达方面的研究情况,发现有关牧草方面的转录组研究相对较少且不够深入。RNA-seq在牧草优良种质资源抗逆基因挖掘方面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 朱昊张博张荟荟王玉祥柯梅李学森
- 关键词:转录组测序牧草基因挖掘
- 盐分不均匀分布对紫花苜蓿生长和离子特征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土壤盐分浓度在空间上呈不均匀分布,研究不均匀盐胁迫对紫花苜蓿生长、水分吸收、光合作用以及根叶部位K^+和Na^+的影响,探讨紫花苜蓿适应根部不均匀盐胁迫的生理机制,为紫花苜蓿耐盐品种培育及改良盐碱地紫花苜蓿种植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水培法,将紫花苜蓿幼苗的根均匀分成两部分置于分根装置中,给予两侧根部相同或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设置对照(0/0)、低盐胁迫根部分别为0 mmol·L^(-1)NaCl(0/400)和100 mmol·L^(-1)NaCl(100/300)的不均匀盐胁迫处理和均匀的200 mmol·L^(-1)NaCl胁迫处理(200/200),处理7 d后取样分析。【结果】不均匀盐胁迫与均匀盐胁迫均抑制了紫花苜蓿生长,导致水分吸收减少、叶片Na^+浓度增加和叶片K^+浓度减少。然而,0/400处理紫花苜蓿地上部分鲜重、水分吸收分别比200/200处理提高了24.3%和44.2%,其叶片Na^+浓度比200/200处理降低了53.6%、叶片K^+浓度与200/200处理无显著差异。0/400处理0侧根部水分吸收比对照提高12.3%、Na^+浓度是对照的10.5倍、K^+浓度与对照无显著差异。100/300处理紫花苜蓿地上部分鲜重、整株水分吸收、叶片K^+浓度均与200/200处理无显著差异。100/300处理叶片Na^+浓度比200/200处理提高了31.0%。100/300处理100侧根部水分吸收比对照降低了33.9%、Na^+浓度是对照的39.5倍、K^+浓度比对照降低了31.3%。0/400、100/300与200/200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无显著差异且均显著低于对照,而0/400的净光合速率与200/200无显著差异,均显著高于对照,100/300的净光合速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结论】紫花苜蓿根部平均盐分浓度为200 mmol·L^(-1)NaCl时,一侧根部NaCl浓度等于或高于其半致死浓度,另一侧根部NaCl浓度为0 mmol·L^(-1)时,不均匀盐胁迫缓解了根部高浓度盐胁迫对紫花苜蓿生长的抑制,当低盐胁迫根部NaCl浓度为100 mmol·L
- 孙娟娟于林清赵金梅刘洪林张英俊
- 关键词:水分吸收光合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