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2009C14G2010086)
- 作品数:3 被引量:19H指数:3
- 相关作者:陈琳相兴伟郭爱芹曹翠平吴小锋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利用BmNPV多角体包埋外源蛋白的观察被引量:11
- 2009年
-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在感染晚期大量表达产生多角体蛋白,并形成结构致密的超大分子蛋白质晶体,以有效保护内部包埋的病毒粒子,保证子代病毒的传播。借鉴多角体包埋病毒粒子的原理,观察到多角体也能将外源蛋白质固定入多角体内部。利用能形成多角体的BmNPV Polh+Bac-to-Bac表达系统构建的含有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重组病毒能在表达、产生正常多角体的同时也表达EGFP蛋白。共聚焦分析表明,该重组病毒感染后形成的多角体能够发射绿色荧光。被包埋的EGFP蛋白放置1个月后仍能检测到绿色荧光,干燥处理30min后仍能检测到荧光。由此说明将多角体与外源基因同时表达,多角体中会包埋外源蛋白,且能较长时间保存外源蛋白的生物活性。这一现象为解决蛋白质长期保存提供了新思路,对于开发含有毒素蛋白的新型生物杀虫剂也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 曹翠平郭爱芹相兴伟陈琳何芳青姚慧鹏吴小锋
- 关键词: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
- 拮抗放线菌BS-112的鉴定及抗菌物质粗提物对家蚕主要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被引量:5
- 2009年
- 以绿僵菌(Nomuraea rileyi)和黑胸败血病菌(Bacillus sp.)为靶标,从泰山林地土壤中分离获得一株对多种家蚕病原菌具有强烈拮抗作用的放线菌BS-112。根据该菌株的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理化性质、细胞壁组分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将其鉴定为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该菌株抗菌谱广,抗菌物质耐高温,在酸、碱环境比较稳定,抗菌物质粗提物对黑胸败血病菌和绿僵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9.53μg/mL和78.13μg/mL,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78.13μg/mL和156.25μg/mL,表明在较低浓度下即可达到杀菌效果。
- 张楠刘训理周启升曹宁宁张莎莎国辉
- 关键词:抑菌活性
- BmNPV多角体蛋白片段引导外源蛋白固定入多角体的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晚期产生大量多角体,其主要作用是包埋病毒粒子免受外部恶劣环境的影响,为次代感染提供保障。将BmNPV多角体基因分段克隆并与报告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融合,利用BmNPVPolh+Bac-to-Bac表达系统构建重组病毒,使多角体蛋白与融合蛋白在BmN细胞内共表达。分析感染细胞和形成的多角体中融合蛋白的含量,研究不同的多角体蛋白片段引导EGFP固定入多角体的效果,结果表明构建的5种重组病毒都能大量表达融合蛋白,每种多角体蛋白片段都能引导EGFP固定入多角体内部,且外源融合蛋白在多角体总蛋白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其中,以多角体蛋白N末端100个氨基酸和完整多角体蛋白序列作为信号固定EGFP的效率最高。这一现象为解决活性蛋白长期保存提供了新思路,同时对于开发含有毒素蛋白的新型生物杀虫剂和新型疫苗的转运载体也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 曹翠平于少芳郭爱芹杨锐相兴伟陈琳吴小锋
- 关键词: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